文/雒宏军
学校开展“推门听课”,我听了一位中年骨干教师的语文课,教学内容是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先是解决字词,老师将一些生僻的字词写到了黑板上,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是学生读课文,教师讲解段落大意,最后进行了归纳,整个一节课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没有任何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当然,教师也没有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听课教师和学生都是昏昏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好几年,教师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都已进行,各种场合“新课程改革”一词已经成为了口头禅,而且教研室和学校对于课堂评价标准早就做了修订,专家讲座,教师示范,这样的引领也进行了不少场次,为什么教师还是我行我素?不光是这位教师,除了一些思想活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青年教师以外,其余的老师几乎都是传统的授课方法,仿佛新课改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和自己以及自己的学生没有任何关系。
回想起学校举行的各种公开课,可并不是这个样子。在公开课上,尽管授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都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尤其是对于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些方法都尽量使用,像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探究学习,还有多媒体的应用等,虽然从本质上把握得不是很到位,很多时候都是形式重于内容,但是授课教师都做了可贵的尝试,并且试图向听课者展现一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而且具有借鉴作用。但是,从随机听课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很明显新课改成了一个招牌,只有在“有用”的时候才打出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是换汤不换药,几乎没有什么改革的迹象,看不到新教材的影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和这位教师座谈的时候,说到了这个问题。这位老师说:“现在评价教师,基本上都是看成绩,所以上课的时候应试心理还是很严重,对于古文来说,基础知识比较重要,而且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如果放手让学生去解决,可能忽视基础导致成绩下降,因为时间所限也会影响其它教学目标的完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好象不太适应新课程的那些教学方法,一放就乱,而且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再者,周围其他老师都是这种教学方法,自己的这种教法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去上公开课,自己也会从新教材的特点出发重新设计的。”这位老师没有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相反却有一大堆的理由,他的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看来,新课程改革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招牌”,成为“门面工程”,确实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通过一些培训学习,究竟能不能解决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人最难改变的就是思想和习惯,集中培训学习,狂风暴雨式的“洗脑”,可能在当时会引发教师的共鸣,思想的狂热,但是持续时间有限,一旦回到旧有的环境,面对熟悉的学生,这时习惯就占了主导地位,旧有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支配了课堂教学,一切又回到了起点。所以,我们不能希望通过一次培训就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教师的新课程理念是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有很多东西需要在实践中一边探索一边形成,就像要解决许多显形问题一样,这种隐性问题也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不能忽视考试机制的导向作用。尽管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学生评价多样化,要求从多维角度对学生形成全程性、连续性、立体化的认识,激励学生成长。但是现在学校还有上级部门对于教师的考核却是“以成绩论成败”,而许多校级、县级的统考试题并没有完全脱离旧有的模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得不考虑“考试”,考虑“试题”,考虑“成绩”,应试的味道浓厚,以至于将学生发展当成了“副业”。如何解决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学生评价问题,教师评价问题,是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探索解决的重点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事关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骨干教师能否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学校中有许多教师都是靠课堂教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而成为骨干教师的,他们是否必然会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坚力量?回答是否定的。从现在学校情况来看,这些骨干教师有他们的优势,教学认真负责,授课功力扎实,但是传统中成为“骨干”的很多因素很可能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桎梏,因为传统经验的束缚而影响对现代课堂教学的建构,因为传统观念而影响对新课改条件下师生关系的定位等等。与此相反,学校中有许多青年教师他们没有什么传统包袱,很愿意在课堂上进行尝试,而且容易和学生形成合作的关系,真正成为课堂上平等的“首席”。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不光是青年教师需要培养,而且所有教师都是培养的对象,教师更要将反思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良好习惯,随着新课改一起成长。
警惕教师生存环境的“副作用”。新课程改革不仅倡导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要求学科整合,提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彼此影响和作用不断加大,一个教师的所作所为很可能成为其它教师的“榜样”,上课的那位语文教师就是认为“其他教师都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也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因此,学校必须要重视新课程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打造“书香校园”“学习性校园”,开展“校本研究”,积极发挥学校环境的正面影响,消除教师生存环境中的“副作用”,形成一种积极学习,不断探索,关注学生发展,关注课堂改革的良好氛围。
新课改缘何成为“招牌”?问题本身反映了新课改的艰难和曲折性,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可能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面对。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失去热情,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师观念以及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逐步向既定目标接近。
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8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