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拂过脸颊,凉意袭来,背着双肩包从教学楼回来,步履轻盈,却也有说不出的满心欢悦。我知道今天这一天是不同寻常的,至少对于一个昨晚还忐忑着一颗心,甚至担惊受怕到要流出眼泪的自己来说是的。可是,此时此刻躺在床上,平心静气,却真的想要对着生活,对着自己,对着孩子们,对着每一个人,恳切的说上几句。我可能不会用用华丽的语言,它们代表不了我内心真实;不想据经引典,因为书读的少也着实不会。就只想这样用最无忌的话语去表述我自己。
夜深人静之时确也不失是心灵最纯净的时候,想想刚刚讲过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读到一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首先我希望长久的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老师。”一个陪伴了海伦凯勒五十多年的老师,让一个盲聋哑的,活在愤怒、苦恼和黑暗当中的孩子,重拾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是一种怎么的魔力才能让海伦凯勒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可能教学生涯还不长,可能体会也不够深刻,可能我还不能完全置身其中的去感受和体会这教育和爱的力量。两天的培训下来,我似乎明白了,但这明白又不是很深刻,所以我赶紧的,也是迫切的希望这“明白”能够储存在脑海里,提醒我自己:你要做一个有“爱”的老师。
这爱是理解。刘毅玮老师以一种调侃的语气说出了很严肃的教育问题,她说:“对话不是对抗”,“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会引起更多的话题,从教师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将导致更多的对抗”是啊!我们总那么的好为人师,也总是那么的敬业,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的希望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每当看到孩子们不能在我们计划的道路上行走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极其负责人的把孩子拉回来,可是这种“拉”的方法才是关键,恰到好处的“拉”一定会让孩子自主的回到学习的道路上来,而且会越走越远!试着以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抓住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点,灵活引导到我们预设的情境中,让他倾吐和表达他自己,我想不失为我们达到交易目的的一个方法吧。
这爱是等待。刘毅玮老师说“智慧的教育是等待而不是迫不及待”她是在说要做一个会等待的家长,想一想我们老师不也更得学会等待吗?一个十几岁的初中生,习惯和行为的养成已经积习很久,一朝一夕不可能完全改变,一个考四五十分的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考到九十分以上,所以亲爱的老师,亲爱的自己,一定要让自己学会等待,不仅如此还要耐心和微笑的等待。对待孩子,不要给他高目标和高标准要求,有时一个“最小努力原则”就会激发孩子无限的成就感和信心,就像刘毅玮老师说的,先“干掉”你前边的两个人,下次再来“干掉”在自己前边的一两个人,这样既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压力,也无形当中给了孩子信心,长此以往,我们一定会等到一个优秀的孩子!
这爱是感受。说到此,你可能会有些疑惑,怎么就成了“感受”了呢?是,没错,就是感受,刘毅玮老师说“智慧的教育是爱的能力,而不是爱的动机”“智慧的教育是锦上添花而不是落井下石”,我们不仅仅要学会表达爱,我们更要让我们的孩子们感受到爱,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都要用敏锐的眼光察觉到,并且恰到好处的和孩子们沟通和交流,了解他的心里,他的想法,他的为难和不安……当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目光在他身上,我们心里在乎着他的时候,他还有什么不愿意表达的呢?
两个下午的培训,不长,却足以让我品读一生。把这些话时时拿来品读一番,会不会也可以“温故而知新”呢?我想这答案一定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