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要用“读”的,诗的关键是韵律,韵律是一种声波,需要用声音来感受。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调性,而读诗的人,要把自己调整到与诗同样的振动状态,才能对诗歌多一份感受。就像是收音机要调整到在特定的频率状态,来接受特定的频率的节目。
蒋勋的《愿》应该是宁静深重而又细腻温暖的,慢慢安静下来,将自己敞开,随着每一个字的韵律,头脑中会自然出现一幅幅画面……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
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我愿是繁星
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
我愿是千万条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愿是那月
为你 再一次的圆满
如果你是岛屿
我愿是环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张起了船帆
我便是轻轻吹拂的风浪
如果你远行
我愿是那路
准备了平坦
随你去到远方
当你走累了
我愿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栈
有乾净的枕席
供你睡眠
眠中有梦
我就是你枕上的泪痕
我愿是手臂
让你依靠
虽然白发苍苍
我仍愿是你脚边的炉火
与你共话回忆的老年
你是笑
我是应和你的歌声
你是泪
我是陪你的星光
当你埋葬土中
我愿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我便成尘
如果啊,如果------
如果你对此生还有眷恋
我就再许一个愿------
与你结来世的因缘
“an”作为韵脚,是一个较开阔的音符,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即使是情诗,也能传达一种开阔豁达之感。
很多情诗用较为闭合的音作为韵脚,比如“i”,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情深绵绵,满满的小心思。
“An”韵脚的现代诗,比较有名的,有徐志摩的《人间四月天》。清晰明快,有点太过美好和欢快,少了一份爱的深沉(科科~所以林徽因没有嫁给徐志摩)。
这首《愿》,用“an”作为韵脚,有一份情深义重却不凄凄婉婉。蒋勋先生推出一个又一个的意象,构成十几幅幅静谧的画面。画面中的意象很单一,通常是紧密联系的两个事物,比如春天开满杜鹃的山坡;布满繁星的夜晚,江河流入海洋,小客栈中安稳入睡的旅人。孤独,却因为一份深深的链接而变得安稳和美好。
爱是共情的管道,也是砸碎自己的工具。最初,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一定是自己深爱的人。因为爱,而敞开自己,理解和共鸣他人,从而走出自我的限定和界限,允许将他人纳入到自己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中。
所有的爱都是有原因的,也许就是刚刚好,TA和我共享着一些同样的DNA;也许就是刚刚好,TA与本我的某一部分同频共振。诗中的爱,也是一份理解和共振,是一个孤独的灵魂深深的理解另一个孤独的灵魂在这个三维世界中的一切体验,而生出一份悲悯。这份共振和悲悯生出的灵魂的链接,超越三维世界虚妄的具象,超越年轻的身体,艳丽的脸庞,房子车子……化作心甘情愿上天入地的陪伴。
在春花秋月,出生入死中,情深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