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公交车上不听课时,我就会留意身边人的沟通,尤其是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对话。和国外不同,我发现只要是上了小学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多半是紧紧跟在大人身后,只有在上车时才会有手牵手的动作。然后就有的对话是这几种:“快点上,别磨蹭”、“小心看着点”和“坐就坐好了”,此时的小孩一般很少做声,听从大人说的话;再大一点是初高中学生和妈妈的对话,很多是一前一后各自上车,说的话也多是是学习方面的,“今天上课怎么样”、“要好好学啊”和“作业做不好是不对的”;还有高中以上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是相互结伴而行,很少有和父母一起的,碰见了几个,他们和爸爸妈妈之间基本没有话语,有的也是:“你现在年纪还小”、“你要懂得大人的心”和“你感觉好就好吧”之类。
后来认真总结了一下,家庭孩子出现叛逆,原因都出在沟通问题上,家长即使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多半都会犯几处致命的沟通方法的错误。原因在于:
一是用命令和胁迫的方式来迫使孩子就范。
二是是用道德评判,来对待孩子。
三是轻易的雾化孩子的人格。
1、什么是命令胁迫?
比如你写不完这个作业,就不准看动画片。
你再乱扔衣服,小心屁股开花。
这家长听上去倒威风十足,可是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时候,小朋友要么哭,要么闹,最好的情况也是一脸不爽的听了你的话,但是却应付了事。就算是最后这种情况,也不是家长们想要的那种听话的样子,这种看似是家庭常态的设定里面,其实隐藏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家长们往往觉得,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损害了我作为父母的权威,以后我就更拦不住孩子做坏事了。其实呢,这无形中就危害到了孩子的自主权,每当人们感到自己不能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抗拒来,这就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了。
而解决这个问题呢,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你们找到双方共同的需要就好了。
举个例子,你需要孩子不乱扔自己的衣服,但是呢,孩子并不知道这对他有什么好处,所以呢,你可以说,你看你平时喜欢乱扔衣服,所以早上必须提前起床二十分钟翻找自己想穿的衣服,如果你每次都能把衣服摆整齐,你每天早上就能多睡二十分钟哦。
通过这样的对话,孩子就能够明白,他做这件事,不是因为你的命令,而是出于他自己的需要,自然就会比较心甘情愿的自己去愿意收拾衣服了。
这就好比我上课时讲的学习方法,如果我命令大家,你必须按照我这么说的去做题,不然你们就会错很多题。他们呢,就会不断的去质疑我的说法,而现在孩子们嘴巴都很厉害,我就会浪费无数时间,去争辩一件其实稍微去实践一下就能搞定的事情。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会说:我讲的这套答题方法,你们可以在下次考试中试试,效果好了再采纳。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还在,所以,这套方法他们就会拿去用。这是第一,尽可能的避免命令胁迫。
2、什么是道德评判?
习惯道德评判的家长,往往还觉得自己挺有耐心,还挺讲道理。比方说他们看到孩子打架,他们会说,哎呀,你打小朋友是不对的。看到孩子乱丢垃圾就会说乱丢垃圾也是不对的,这乍一听,好像是很讲道理的样子,可是,恰恰相反,当你直接将对错好坏的结果告诉小朋友的时候,就等于用道德评判的角度和他们进行沟通,其实,这跟不讲道理,也没什么差别。这个时候该怎么做呢,我们要把评判转化为基于请求的语言表达,你可以说,哎呀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能不能一起保护家人或朋友的安全,不要让弟弟妹妹们受到伤害呢?或者你看到,孩子们把家里面弄的很乱,你可以这么说,我们大家都住在一块,我每天打扫家里觉得很辛苦,可不可以请你帮我维持一下家里的环境整洁,好不好呢?
我们对比一下,服从道德评判的孩子可能会感到委屈和困惑,而满足你请求的孩子,虽然短时间未必能完全理解他这么做的是非对错,可是,他会感受到成就感,他会感受到责任感,而哪一个会感受到更好,哪一个可以引导他们去思考是非对错,这不是一目了然嘛?
或许有些父母从小受的就是道德评判式的这种教育,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突然一下要采用请求式的语言,好像显得有点做作,可是,这种做作恰恰是你帮助孩子思考和判断的第一步!
3、什么是雾化人格?
我认为这是所有沟通中最致命的一个错误,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孩子,真的当成了一个没有个人意识的婴孩,当成是自己的所有物,而不是一个人。
很多年前,非暴力沟通专家,吗啡儿芦僧宝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它收集了很多冲突情景下的对话,却发现很多被访者在沟通中对自己孩子的同情和尊重远少于对自己的邻居。由此,他发现,小孩这个标签,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而这个非人化的过程,或许,就是我们一切沟通错误的根源所在。
你想想,当你工作压力很大,焦头烂额的时候,如果孩子问你说,爸爸,你怎么了,或者妈妈你怎么了。你是不是会本能的回一句,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瞎问;或者说了你也不知道。而同样的询问,放到普通人身上,你的回应可能是:我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麻烦,啊,还是谢谢你的关心。你想想,这差别,有多大。
又比方说,孩子问你爱不爱他,你当他是小孩,就跟他开玩笑说,如果你以后能按时吃饭我就爱你喽。
还有很多父母都喜欢跟孩子胡说的: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你送人,或者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你扔了。这些话都是大错特错的,只有你对孩子表达无条件的尊重和爱,把他,像对一个正常的人类那样去对待,才能和孩子进行真正友好的沟通,才会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最后,想要小朋友真的能听进去你所说的话,也就是要和小朋友进行友好的交流,你呢,应当找到双方共同的需要,而不要用命令去胁迫他。要基于请求的语气,而非进行道德评判。要传达无条件的爱和尊重,而不要雾化他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