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简史》第二章 就业: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概要内容
1.我们完全无从得知2050年的就业市场会是什么样子,人们普遍认为,机器学习和机器人将几乎改变所有的工作,从制作酸奶到教授瑜伽都无法幸免。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每抢走一份旧工作,会至少创造一项新工作,而且人们的平均生活水瓶大幅提高。但我们又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次情况不同,机器学习将会真正让整个情况彻底改变。
2.人类有两种能力: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过去,机器主要在原始的身体能力方面和人类竞争,而人类在认知能力方面享有巨大优势。但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技能上超越人类,也包括理解人类的情绪。我们并不直到人类还有什么第三种能力让人类永远胜过计算机。
3.事实证明,我们从选择事物到选择伴侣,都不是出于什么神秘难解的自由意志,而是数十亿神经元在瞬间计算各种可能性的结果。过去大瘦赞誉的人类直觉,其实知识辨识模式而已。就算那些原本认为依靠直觉的工作,人工只能也能表现得比人类更好。
4.失业的威胁不只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兴起,还因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侵入人类,在以往认为专属于人类的技能上打败人类,更拥有独特的非人类能力,使得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差异不是程度高低的问题,而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人类只能特别重要的两种非人类能力『连续性』『可更新性』,所以,讨论自动化的时候,不该把一位司机的能力拿来和一台自动驾驶汽车比较,而该拿一群人的能力和一套集成网络进行比较。
5.连续性和可更新性可能带来的优势巨大,至少对某些工作来说,就算某些个人的工作效率仍然高于机器,但合理的做法将会是用计算机取代所有人类员工。
6.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少子化,养老产业可能成为人类劳动力市场成长最快的行业类别。
7.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容易受到大数据分析冲击的可能就是音乐。
8.如果艺术的终点真的在于启发(操纵)人类的情绪,那么人类音乐家大概难以再与这样的算法匹敌,因为算法实在对人类更了解它们所拨弄的这个乐器:人类的生化系统。
9.从艺术到医疗保健行业,许多传统工作将小时,但其造成的部分影响可以由新创造出的工作抵消。人类与其想赢过人工智能,不如把重点放在人工智能的维护和运用上。2050的就业市场特点可能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而非竞争。人类+人工智能
10.虽然创造了很多新工作,但『无用阶层』日益庞大,我们可能两面不讨好:一方面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也又许多雇主找不到有技能的雇员。到2050年,无用阶层的出现可能不只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没受过相关教育,还可能因为精神动力不足。
11.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21世纪给人类带来的挑战,会比蒸汽机、铁路和电力在上个时代带来的挑战大得多。由于现代文明的破坏力过于惊人,人类实在禁不起更多的测试失败、世界大战或血腥革命。现代如果测试失败,可能导致的就是核战争、基因工程怪物或生物圈的彻底崩溃。
12.可能的解决方案分为三类:如何避免工作消失;如何创造足够的新工作;就算进了最大努力,但消失的工作还是远远多于新创造的就业机会,该怎么办?
13.事实上,现在已经又计算机和算法不再只是生产者,还同时扮演起了客服的角色。比如,广告业最重要的客户也是算法:谷歌搜索算法,只要抓住了算法的目光,抓住人类的目光也是自然而言的事。
14.保护人类,而不是保护工作。
15.全民基本收入:征服应该对控制算法和机器人的亿万富翁和企业征税,再用这笔税金为每个人提供足以满足其基本需求的慷慨津贴。
全民基本服务:政府不是直接给钱让人花,而是提供免费的教育、医疗保健、交通服务等
16.什么是全民?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某国人民的生计可能完全依赖其他国家的市场。
17.什么是基本?全民基本收入和全民基本服务的用意,就是要照顾基本的人类需求,但基本的人类需求并没有公认的定义。
18.不论选择如何定义『基本的人类需求』,一旦免费提供给所有人,就会被视为理所应当。
19.对人类来说,对于意义、对于社群的追求,将有可能变得比工作的追求更为重要。
读后感
1.老依靠过去经验行事肯定会马失前蹄,人类只有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过去的竞争靠的是认知能力,当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了。更别提那些以往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之类的。
2.原来人类从选择『今晚吃什么』到『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伴侣』,都只是神经元作用下的运用结果而已。原来人类所以为的独特性,真的没什么独特的。
3.创意类工作被认为是难以取代的,但是连音乐都可以用大数据来进行分析了。
4.一方面很多人沦落为无用阶层,一方面很多雇主又找不到合适的员工,但是这些员工又不是像之前下岗再就业那样,培训一下就可以上岗的。但是究其根本,未来人才需要的基本能力应该差不多,比如需要英语能力,编程能力,写作能力,掌握这些基础能力,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很多其他能力的拓展。
5.广告业最重要的客户是谷歌算法,只要抓住了算法的目光,也就相当于抓住了人类的目光。那天我问老薛,币乎模式到底强在何处,为何认为有前途,他说币乎一直在探索何为『好文』的算法,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吧,还是保持期待吧。
6.人类对于意义和社群的追求,讲可能比对工作的追求更重要。其实目前已经表现出来了,很多人,在得到学习,在李笑来的新生大学学习,他们对于这里的认同感远远高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自己的网络身份和真实身份,对比起来,可能更喜欢网络身份一些。
7.未来,需要人类陪伴的,需要人类才能理解的那些情感需求,这些是人类的独特性所在。如此想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志在培养整齐划一的学习机器,这种模式长远来看,真的不大靠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