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4月26日,我人在北京。住在三里屯,为了离公司足够近。过着手机坏了步行15分钟到达苹果直营店的日子,当然街头那家小店8毛钱一个的烧饼才是生活主旋律。今天开智公司的阳老和几位小伙伴前来拜访,兄弟公司间唠着公司的当下和未来,我坐在会议桌对面看着他们,想着当初如果不是那次6月底的北京之行,现在的我可能会坐在对面,或者别的未可知的地方。
一年前的今天,2015年4月26日,我人在厦门。好好学习微信群(3人)的艾伦提及开智社群这个神秘组织。接受安利,当晚写了入群申请,通过阿纪审核入群。当时的我不知道阳老是谁,安替是谁,大妈是谁,不知道北京南站和时间源头是什么梗,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进入一个微信群,会怎样改变我的业余生活和职业方向。
(一)
我家里有一张老照片,上面是一个留着童花头的萌娃,穿着蓝色小连衣裙,站在天安门的正中央,笑起来会眯起双眼,看不到眼睛。对比之下,天安门甚是威武庞大。没错,这个萌娃长大长残后,就是现在的我了。第一次去北京年龄太小,所有回忆都建立在几张五寸照片,背面有淡黄色的柯达冲印标记。
(二)
第二次去北京,万万没想到是公费出差。高中投身科技类创意发明的各类比赛,遍地撒网,总有捞到奖的时候,于是被派去北京领奖和论坛发言。周五晚放学后急忙忙赶到火车站,动车,卧铺,一夜到达。住的酒店非常有特色,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大牌匾,叫「青学园」,坐落在天安门附近。我晃悠过去,一边观赏着「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警卫,一边比对着眼前和当年照片中的天安门。心里冒出困惑:咦,好像没那么气派嘛。
恍然发现,自己从当年的小不点,长成为快一米七的大姑娘了。参照体系的改变,会得出对事物的不同判断。
(三)
大学离开家,去了厦门。大二后,课余开始到处浪,国内部分的路径是台湾,深圳,广州,之后就是北京。那时开始出校门混社会活动,那时觉得和大学生创业不可能有交集的我,和一群企业高管和创始人参加创新研习社,入社费按年收,对学生党而言特别贵的那种。3000人场,北京会议中心,两天课程密集,课余还有各种聚餐活动和私约需要Social,对精力体力都是巨大考验。用「90后」的标签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微信群里po速记的笔记,为了在500人的大群里引起注意,让别人主动来加我微信,建立各种弱关系。在后来的会费一年期里,我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辗转的听了五次线下课,见证了火热又浮躁的互联网创业热潮。
当然除此之外,还和另外一些90后创业者杀去故宫,挨个去吃黄太吉,大黄疯,雕爷牛腩和薛蟠烤串,仿佛吃了后就能如吃了仙丹一样能懂得互联网思维。去南锣鼓巷,去太古里,去后海酒吧喝酒,听现场弹唱。万万没有想到,三个月后,我和同学真的在厦门注册了一家公司。
(四)
2015年六月底,期末已过,暑假未至。盘算着中间一周,正好可以「飞的」来回厦门和北京,赶着线下产品经理课开课,决定斥巨资带着疑问做一回「追时间的人」。第四次来北京,看着复杂的地铁线路和奇怪的命名都亲切很多。我喜欢保留各个城市的交通卡,这样下一次来的时候,可以直接刷进站。以这样的方式,随人流无声息的融入一个城市的节奏。
此次来京,收获非常多。刚下飞机在群里问路,被安替叫住说:明天来三里屯SOHO,请你吃拉面;当晚感受了初创的开智「饿意满满」的会议;上了两天精彩的开智产品经理课,面基很多网友,不再局限小小一方微信头像,而是一个完整立体的人;近距离感受了初创公司们的生存状态;借宿在网友家,听他们的北漂故事,听电话解调家庭矛盾,担忧弟弟教育;经引见,冒冒失失一个人去拜访某知名媒体地头蛇,把玩智能家居用品和机器人,和一个长租酒店房间在北京实习的小姑娘聊天;去798掺和杜蕾斯的事件营销;还意外的会面了高中闺蜜和许久不见的初中同学。
彩蛋是:由于在此行主因——产品经理课上兼职了活动摄影,最后作为工作人员退回了近两千的学费,加上借住网友家,省了住宿。仅仅花了海航一千出头的来回机票,去程还因至今搞不清楚的原因升了舱——人生第一次头等舱体验。金钱投入课忽略不计,巨大回报来源于观念革新:抛去局限性,你本拥有更大的世界,更多的选择。
(五)
今天是我北漂的第68天,距离上一次来北京,时隔8个月。最终我没有参加任何校招,没有提交简历,没有接受任何面试,就开始了我为期3个月的毕业实习。我终于有机会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终于可以在南方活了二十三年后明白暖气是怎样一种东西。
是也乎,出现了本文最开头的一段文字。我在会议桌的这头,再次看到一年前跨越南北,手机屏幕另一端彼此陌生无交集的脸庞。感谢这个时代养育了我们,以一种我们父母辈也许永远无法理解的方式。
《我和北京的五个故事》这个题目借鉴于好友兼同事越越的一篇同名杂感,她在上海读着金融,偶尔逃离到北京触摸新闻理想,文中结尾处她说,
我最终没有成为小时候周围人想让我成为的那种人,甚至看起来比“泯然众人”还要糟一些。我的第五个故事还没有开始写,但不管之后如何写,都不会是他们认为的成功了。不过还好,我已经不把改变的企图寄托于一座城市了,也不把评价的权利留给别人了。我人已经在北京,暂时,不回去了。
当时读到最后一句,心抖了一下。掐指一算,我正好也来过五次北京。加上今晚和开智面基感慨良多,于是一时兴起,想回顾下人生不同阶段,以北京为借口。
第五个北京故事还在书写中,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四是二飞(划掉),请等待下一个不吐不快的夜晚XD。
△END△
MacbookPro电量耗尽
时间指向凌晨3点
-这是四是二飞的第59篇文章-
文/4+
题图摄影/4+
摄于第四次从北京回厦门的飞机上
机票残余的票根
和带回一本(至今)未出版的《追时间的人》
微信公众号**四 是 二 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