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想要跑步的人存在两个极端:
一类人把时间用在了长期的准备和计划上,却一直无法开始执行。比如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购买和挑选运动服,挑选跑步场地、规划跑步路线、设定跑步时间……等等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没有开始或一次跑后歇菜。原因是:前者追求完美,后者因为太累而放弃。
一类人能够立刻开始,但无法长期坚持。他们行动很迅速,说跑就跑,但缺乏规划,最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突然事件的干预很容易让他们放弃。
小苍广先生,也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他最初给自己设定的跑步目标是起床换上运动服走一圈;后来将跑步和遛狗的习惯结合在一起,同时完成跑步和遛狗两件事。现在跑步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个固定习惯,虽然因为工作压力而被多次中断,但依然能够重新开始。跑步后不久,小苍广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马拉松。
做事讲求方法,小苍广先生能够坚持跑步, 离不开《做事的常识》。
1965年出生的小苍广是小仓广事务所董事长。著有《想当然却无法做到:三十二岁开始必须遵守的法则》、《交办的技术》、《做事的常识》等书。立刻开始、坚持到底、不断重复正是是小苍广先生在《做事的常识》中所倡导的做事方法。
人们习惯了自己做事的方法,虽然每天都在做,却不明白做的很多做事的方法都在背离自己的目标。就好像那些每天喊着减肥却依然管不住嘴巴的人,他们知道减肥是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却连“吃饱饭后站一会而不是立即休息”这样微小的好习惯都做不到。
做事靠的不是感觉,而是一套合理、积极、正向的方法。《做事的常识》中指出,成功是开始、坚持、重复的良性循环。通过立即开始,提升行动能力;通过坚持到底达成目标,通过不断重复,迭代成就。这些方法简单到人人会说,但字眼里却包含着很多人无法真正理解的精髓。当然想要做成一件事还需要积极的心态和超强的意志力作为支撑。
这些千篇一律的常识,套在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上会有不同的效应。但从这本书中,我们应该理解以下几个精髓。
1、及时止损的信念
止损是经济学上的用语,我们能够明确感受到金钱从多变少;但在做事上往往很难理解什么是及时止损。
刚上大学的年轻人为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焦虑。对未来的担忧无可厚非,但一直焦虑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不断地焦虑导致精神内耗、因精神内耗对事物失去兴趣、因为没兴趣所以做什么也很难成功,因为没有成就而更加焦虑。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过度的焦虑是一种典型的精神内耗。想要避免精神被持续消耗,就要立即开始,这是及时止损的第一个特点。看看困扰自己的是什么,然后去行动作出改变,而不是继续在精神层面上不断的耗费精力,让精神走上下坡路。
读研的时候,导师让师姐把实验数据传给我,我毫不客气跟师姐要全部数据。师姐的回复让我印象深刻:这么多数据你拿来没用。
后来才明白,我的想法暴露了自己三个问题:1、不清楚自己的需求,2、贪多,认为多就是好;3、不会规划时间,传输全部数据需要的时间比传输个别数据需要的时间多很多天。
很多人像我一样,做事贪多、追求完美、面面俱到。虽达成结果却意外耗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所以,做事也需要断舍离,这是及时止损的第二个特点。学会断舍离,长期规划,合理规划需求,避免舍本逐末,才是成功之道。
需要断舍离的不仅仅是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自己的欲望、以及不切实际的幻想。
“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对计划最大的否定。但如果没有计划,事情和人很容易偏离轨道。当计划遇到不可控的外因引起的“变化”时,很多人就放弃了计划。其实这个现象有两个核心问题:1、如何降低突发事件的干扰?2原计划落后应该怎么办?
《做事的常识》中指出在黄金时间执行重要的计划。比如上班前的30分钟、早起一个小时,午睡时间等,这些黄金时间是外部干扰最少的时间段。
计划落后会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但面对落后,除了放弃,还有其他的选择可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比如制定B计划,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可以被牺牲的事件,将原有的重要计划完成。也可以将拉下的任务跳过,工作留白,再单独找时间补足这一任务,这是避免被累积的工作压力压垮的好方法。那些将三天未完成的任务叠加在一起,通过通宵、熬夜、牺牲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聚会来执行任务的方法并不明智。
及时止损不是让你放弃,而是为了让你重整旗鼓,重新出发。
不论是自己想的事,还是工作上的事,持续有进度就好,不要给自己太过完美的压力。适当的给自己放假,心情好了,做事就顺了。
2、良好的个人品质
重新开始是一个做事的方法,更是一个人意志力的体现。小苍广先生的跑步计划因为日常工作和写书的任务经常被打断,就算如此,他依然能够在跑步运动被牺牲后后,不断的重新开始。跑步帮他减掉了23km体重,他还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
暂时的搁置并不等于放弃,关键是内心要有继续坚持的勇气。如果一个人在事情的一开始就抱着必定失败的信念,那么这个人很难获得成绩。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还没有走到终点就已经从心里放弃。
小苍广写到:
“我发现,每当我说出“我不想做了”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深处通常不是真的这么想。我知道,我口头上虽然说要放弃,内心其实一点也不想放弃。我真正的内心感受是,我没办法把这件事做好,我对自己很生气。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其实一点都不开心,一点也不轻松。”
负面思考的人很多,看清负面思考背后的内在驱动力才是最重要的。停留在表面的负面想法让人随波逐流,找到内驱力,赶走负面想法的人,在上坡路上不断前行。积极思考是一种好的品质,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遵守自己和自己的约定。当你给自己定了早起的计划和目标时,就尽可能的去做到,做到了你的自尊水平就会提高,你会变得自信。因为自信来源于自己和自己的约定。一个人不断的遵守和自己的约定,那么他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信,因为他能够约束自己。
一个人能够遵守和他人的约定,那么这个人就会获得越来越多外界的信任,事情也会朝好的方向良性循环。
自信和他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完美,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工作上不要追求尽善尽美,而是要追求尽力而为。
3、良好的方法
做事的方法和时间管理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的每一天都只有24小时,上帝不会偏袒一个人,也不会剥夺一个人。为什么同样的24小时,别人能够产生更多的成果,而自己却毫无建树呢?
除了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更应该考虑自己做事的方法和效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间,所谓的黄金时间是自己能够高度集中精力、不被打扰的时间段,大部分人的黄金时间都在早上。在黄金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既符合四象限法则,也符合人的精力规律。
全职陪娃的妈妈可以利用早起或晚睡的时间,上班族可以利用提前去公司的一个小时……想找到这样的时间段,总是有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当然打着黄金时间的旗号,过度消费自己身体健康的行为是绝对不值得提倡的。
实现愿望既需要脚踏实地的小目标,也需要构建愿景的大目标。小目标是可以执行的行动,大目标是一个人对未来的憧憬,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改变,获得成功。
从容易做的小事开始,把工作当成固定习惯、利用黄金时间做最重要的事,利用想睡觉的时间做些杂事、立即行动……这些都是良好的做事方法,立即开始、不断重复和坚持到底正是将这些小的方法贯穿到底的做事精髓。
拉开牛人和普通人差距的不是牛人做的事比普通人更有意义,而是牛人在做事的时候,坚持了这些看似简单平凡却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做事方法。《做事的常识》能够帮助你提高认识,将用感觉做事转移到理性的、科学的合理的做事方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