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讲课的老师下课了,我得空走一走苏州一中这座院落。
四幢教学楼,坐北朝南,南面两幢,北面两幢,中间空地是学校正门对着的广场,广场中央立着一面照壁,照壁不仅仅是一面墙,而是园子正门的样子,中间是门两边是窗。门上有匾字,两边有门联。门前是水池,还栽种一簇簇灌木,水池里的水清澈,好像在流动。学生从西向的正门进入并走向东方,散落在南北教学楼里。最东面,有两栋门向西敞开的四层楼,分别是校史陈列馆和图书馆,这两馆大门都古色古香,两边柱子上都书写一副对联。其中校史馆,门口还挂着雕饰精致的两只灯笼,像一户好客的人家。校园小,但错落有致,俨然一座园林。
南北教学楼各自用连廊连在一起。我和同事在廊下的凳子上坐着。北面两楼之间的空地是一片草坪,草地中央矗立一座银白色抽象造型,造型下面是一米多高的基台。两个女生和三个男生,围在造型周围嬉笑,其中一个女生有点吃力地攀上基台,然后又跳了下来。好像他们打了个赌:谁能爬上基台?两个女生说笑着走到廊下,那个攀上基台的女生对我说:“老师,您是不是想上去?”女生皮肤黝黑,扎着马尾辫,两眼晶晶亮。她的大方邀请,却让我感到有点窘。我凝视雕塑,是想弄明白它有何寓意,并没在意学生。我笑道:“你们是年轻人呐。”两个女生“咯咯咯”笑着走开了,那爽朗的笑声一直飘荡在空中,伴随着我们的旅途。苏州一中独特的风景,应是那群学子们。
连廊,是第一任校长建校舍时设计的,将原来平房四排教室连在一起,像个大院落,相互拥抱。现在在原来平房地基上起盖四层楼房,连廊仍然保留。连廊将前后的楼四周连在一起,更显亲昵和气。连廊两边排着木头长凳,供人小憩或交流,有青草气息,还有风儿飘过。
每一层楼,教室靠北,南面是走廊。走廊宽可容纳四五个学生并排走过,砖砌墙壁当做护栏。“墙护栏”有一米二高,比较宽,上面摆满了花盆,有大有小,有些是肉肉,看样子是学生自己养护的;外面墙面上挂了一排花盆,栽种一种花,这应该是学校统一安置的。学生走在廊上,阳光洒在身上,花儿不自觉地映入眼中;一阵风来,吹醒了上课瞌睡的眼;漫天大雪,可以在廊上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赏景吟诗;流星从天空滑落,默默地许下心愿,见证奇迹发生。这样的走廊,是思想自由的无限空间。
平房并没有全部拆除,还留有一处院子,是叶圣陶教育思想展馆。它位于校史陈列馆北侧,不起眼的地方。月亮拱门,进去,庭院不大,中间甬道,右手方有棵八十多岁的紫藤萝盘踞在空中,它足够繁盛,用铁架子架起来。整个院子都是紫藤萝的。甬道尽头是两扇紫红色做工考究的大门,上有匾额——叶圣陶教育思想展馆。叶圣陶先生的巨幅头相挂在厅堂正北墙壁,叶老慈眉善目,温和儒雅。上面匾额写有“一代师表”四个遒劲大字,,两边雕刻一副对联——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正在瞻仰,贵州口音的一个老师走近我,说能否帮她照一张相片,我欣然答应。并嘱咐我一定要把叶圣陶先生的相片拍进来。其实无需嘱咐,我肯定会连同叶老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精神也照进相片里的。贵州老师看了看我照的相片,满意地走了。走进去,馆内,陈列着叶老相关物品。
“院落”里有“桂芬楼、颉刚楼、同愈楼、鼎承图书馆、俊镛正道”等名称,是否更能让人品尝到浓浓的人情味和文化味呢。
(二)
回到教室,继续听课。下午五堂课,展示了不同走向的教学模式,各有千秋。
(三)
从旅馆到苏州一中,有一段距离,穿街入巷,还经过一座桥;我们边走边讨论昨天的讲座和五堂课。快到苏州一中校门口,迎面走来一位老者,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擦肩而过。同事回头看了一眼,说:“这不是昨天上午给我们讲语感的刘大为教授嘛。”“不像啊。”我回头,看到他手里提着一个跟我们一模一样的的手提袋。“哦,就是。”
第一天上午,刘大为教授整个讲课过程,不苟言笑,严肃理智,跟现在笑眯眯的和蔼的样子,迥然不同,我一时很难衔接在一起。如果学术中的刘教授与生活中的是一个模样,恐怕就难有著作等身的成就。
暑期华东师范大学徐默凡老师在讲课时,很自豪地说他的导师是刘大为教授。听了徐老师的一堂讲座,便让我有一睹刘教授风采的原想。《语文学习》杂志组织了这次以“语言运用与思维提升”为主题的研讨会,恰好有刘大为教授关于“语感与思维”的讲座,简直千载难逢。
刘大为教授用二个小时时间,很清晰地阐释了“语感”这个概念。本来很难理解陌生的概念,被我们很容易接受了。
刘教授先就“语感”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培养,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从国内外心理学理论,深入认识语感,提出“语感”的定义——无意识状态下,获得也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再从“我们语文教学为什么需要语感”方面,进一步理解语感的意义;最后,阐述了语感的负面倾向,认为“语感的最大特征是不能言说”,“仅凭语感而进行的言语活动往往会失败的”,因此必须认清到其负面影响,有了清醒认识,才能更好地运用。
“语感”这个概念,被写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鉴于“语感”的“不可认识性”“个人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要想用固化理性方式去操控,恐怕难如人意。刘教授坦言:“高考考语感很难,语感侧重思维过程,而高考考的思维结果。”按照刘教授所言,那么我们是否就抓不住语感可能外化的特点了呢?当然还是有迹可循的。
刘教授,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方面,给了我们两种倾向——诵和读,认为背诵比朗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感。背诵,排除了视觉的干扰而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声音和意义的关系上,学生侧重点关注了自我的思维过程。这点语文教师们也深信不疑,同样一篇文章,背过一定比仅仅朗读几遍的流利程度要快。另外,就朗读,也要在语音感上多引导,教师可以就不同的语音特征朗读同一段话,让学生咀嚼涵咏,举了一位教师讲诗歌《桥》的事例,教师分行处理朗读要领与诗的关系,声音处理与感情跌宕的关系。这位教师做法,刘教授很赞许,认为很好地从语音感上培养学生语感。
刘教授说的诵读法,其实我们平时也都在做。但是听了还是有很大启发:关键是怎么引导学生诵读;如果教师不琢磨不指导,任由学生诵读,恐怕收效不大。每周隔一天的第三节晚自习25分钟阅读,怎么利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必须有问题牵引,以题导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譬如读《国粹》第六篇《和亲者》,除了摘抄积累之外,还设计了问题:就和亲者文成公主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征,不少于120字。这样学生在阅读时,不会漫无目的,不能漫不经心。
刘教授讲语感“个人性”特征,认为语感的这种特征与语言的“公共性”恰好冲突。个体的语感只有在被他人理解时才会有意义,因此,语感如何尽可能地避免“个人性”而更多倾向“公共性”,这是面临的问题。接着,刘教授质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里谈到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内容。从语感角度来看,学生言语建构不应该形成“个体”的而应该形成“公共”的,这样才能更顺畅地交流。这一点,对我们作文教学很有启发,学生作文中所使用的字词句,应该倾向“公共性”,公共说理阐述,其最大的特征应该追求简洁性和逻辑性。如果学生啰里啰嗦自说自话思维不清,只能自己明白自己写的文字,这样的文章谁也不愿读下去的。
第二天上午,北京大学漆永祥教授,就多年高考阅卷经验漫谈当今语文教学现状,没用课件,不用稿件,有赞成,有批评,有质疑,有建议,娓娓道来,侃侃而谈。
我们在苏州一中学习两天,所见所闻所感足够回味整个冬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