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上讲,出兵打仗,以攻占城池为下策,以征服人心为上策。因为攻占城池,需要作战双方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生命,经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双方都是极大的消耗。
此时如改变思路,找到敌人的敏感点,为其陈述利弊,分析相关风险,就能让敌人主动放弃抵抗,同时也能给其他敌人起到示范作用,胜一城即胜多城,可谓事半功倍。
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以后,势力迅速壮大起来,陈胜派武臣率兵北伐,从白马渡过黄河进入赵国故土,派人到各县市游说当地有力量的绅士豪杰。
他们都纷起响应,北伐军团增加到几万人,大家尊称武臣为武信君。他们一连取得十余个城市,但其他城市却都坚守。武臣率军北进准备直接攻击范阳。
范阳人蒯彻对武臣说:“看你的气势,似乎要在战胜之后才夺取土地,夺取土地之后才占领城池,我以为这是一项失策。如果采纳我的意见,不必战胜就可以夺取土地,不必攻坚就可以得到敌人的城池,一篇文告就可以平定千里。”
武臣问他有什么办法。
蒯彻说:“范阳县长既怕死又贪赃枉法,大军一到,他准投降。假如你仍像前面那十余个城市一样,对于秦政府的官员一律铲除,把他也杀掉,恐怕边疆所有城市全成了铜墙铁壁,使你攻不胜攻。
假如你不但不杀那个县长,反而封他一个侯爵,教他乘坐豪华的车辆奔走于燕赵王国故地,有他这个活榜样,燕赵王国故地上的城市势将全部投降。”
武臣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派出安车一百辆、骑兵二百名,命蒯彻带着侯印前去说服徐县长。消息传出后,燕赵故土上来投降的有三十几个城市。
古时战争围城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围而不死,必漏一处供敌人突围,再在突围的道路上预埋伏兵击杀之。否则,城中敌人无生路可逃,势必拼死顽强抵抗,这样的城池即使最后被攻下,也必将耗费巨大的牺牲。这也是合理利用人的正常心理因素的做法。
楚汉争霸时期,韩信消灭了赵歇之后,准备东进消灭齐王田广。这时,郦食其主动向刘邦申请去齐国游说田广,结果竟然成功。齐王田广接受了郦食其的建议,派出使节去晋见刘邦,要求和解。
这时,齐国的边防驻军开始解除戒备,齐王田广以下的高级官员,乐得此时没有了战争的纷扰,天天和郦食其欢宴纵酒。
正准备东进的韩信听说郦食其已说服齐王,就打算停止。此时已成为韩信智囊的蒯彻却对韩信说:“将军接到的命令是攻打齐国,汉王虽然派专使去游说齐国,但却没有下令让将军停止军士行动。
而且,郦食其一个人,靠着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服齐国齐国七十余座城池。而将军率大军数万,不过夺取赵国五十余座城池。您当元帅好几年了,反而不如一介腐儒老头。”
韩信认为蒯彻分析的有道理,便渡过黄河,率大军对突破齐国防线后长驱直入,直逼临淄城下。齐王田广既恐惧又愤怒,他认为郦食其欺骗了他,下令把郦食其煮死。
在两次军士事件中,蒯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也把攻心为上这个策略运用得淋漓尽致。既能用此策略为自己赚来前程和利益,更能在别人使用此策略时,找到当时环境的漏洞,继续为自己这边赚来利益。一个策略,正反方面娴熟运用,始终使己方处于不败地位。
仔细分析战局,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价值,战场上是这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可如此。同时,尽量全面分析形势,避免暴露致命的弱点于对手面前,否则很有可能会全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