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身世之谜初探之三
文:枯木
前面的文章我们简单论证了李白的民族姓氏,初步判断李白不可能是西域胡人,也基本否定了有冒籍李氏的可能性。那么,就有朋友要问了,既然李白是李暠的后裔,那么李白是何许人也?其祖先属于李暠的那一枝后裔?这篇文章我们先来回答李白是何许人也,即李白的籍贯是哪里?
在展开论证前,我想先普及一下关于籍贯的常识,按说常识不需要普及,可是现在的学术界和一些单位,往往在历史名人的籍贯上做文章,要么把出生地和籍贯混为一谈,要么把生活地和籍贯相附会,是真的不懂常识?抑或是出于某种目的故意而为?
唐代户籍登记稿,2004年吐鲁番出土
第一种,不懂籍贯的常识,这种情况存在。笔者曾经在北京某著名学府一个研究生班做过问卷调查,关于籍贯以及直系旁系亲属称谓的小测验,比如“叔侄”、“姑侄”、“甥舅”、“表亲”、“堂亲”、“从亲”等,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全部回答正确,其中竟然还有几位是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真不知道是如何拿到学位的。当然这和学生大多为八零后独生子女有关系,可是作为一些研究者也这样混淆常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第二种,故意混淆名人籍贯,最大的原因不外乎经济因素。近些年各地争夺名人的事件此起彼伏,常见报端,有的甚至互发律师函,就差对簿公堂了。属地关于名人的“研究”文章,对历史资料往往以偏概全,各取所需,对不利资料置若罔闻,视而不见;或者牵强附会,杜撰造假。而这些,并不是出于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以上两种情况的存在,虽然是题外话,然而这是我们开始讨论李白籍贯前,首先要明确概念的原因所在,否则还会争论不休。
敦煌出土的唐代户籍手册
“籍贯”,从字面意思来看,“籍”,《说文解字》解释“簿书也”,就是把人记录在案;“贯”,《说文解字》解释“钱贝之贯”,贯穿在一起。籍贯在西周时期最早为“籍”,《周礼·夏官·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周礼·夏官·司士》:“司士掌群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辨其年岁与其贵贱,周知邦国、都家、县鄙之数,卿、大夫、士、庶子之数”,定“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点人口,为管理官吏和百姓缴纳税赋承担劳役的基础。
汉代崇尚儒术,许多官员家族以经术起家,世代为官,累世公卿,到三国时期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因而逐渐形成门阀制度。到了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制度达到了极盛,不少家族虽然南渡,然而一直以祖籍所在地和家族姓氏作为出身做官的依据。
到了隋唐时期,虽然科举制度使得门阀制度灭亡,然而名门望族的政治影响依然非常深远,往往凌驾于皇权之上,对皇权不利。于是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将原来的存于各地官府中的《氏族志》全部收回并焚毁,趁机抬高皇权,抑制旧士族,扶植庶族。从此以后,历朝历代延续唐代的氏族记载,形成了传承有序的家族出身的籍贯制度,籍称为籍贯,也叫贯籍,比如《旧唐书·杨炎传》:“玄宗方事夷狄,戍者多死不返,边将怙宠而讳,不以死申,故其贯籍之名不除。”。
在《史记》以前,人物传记籍贯,先秦多以封国国名为主,汉代多以县名为主,到了东汉,逐渐以郡加县为主。隋唐以后,延续东汉写法,只不过根据行政区划的称谓不同,籍贯多变为变成郡州府县等,溯及祖先氏族出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古人往往一个大家族聚居在一起,结婚生子时间不同,同姓血亲辈分之间关系复杂,因而提及祖先可以申明尊卑长幼关系。
那么,籍贯记载祖先,一般记载几代呢?如果有族谱家谱,自然可以从始祖一直雁行有序的记载下来,然而从先秦到唐代,历经朝代更迭,战火兵燹,能够保留下来的只能是大多数豪门望族,到了唐代,又把大量的旧的氏族志全部焚毁,因而除了极少数姓氏(比如孔子后代)得以保留,大多数都已经损毁或者流失,只能凭记忆估计先祖,人们往往能记得是某名人之后(当然也有攀附的),而很难清晰保留。
再加上古代男子二十岁弱冠,然后可以成婚,按人生百年,那么一般家族五代同堂算做是比较稀有的,因而记忆比较真实的一般不超过五代。正所谓《孟子·离娄章句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因而籍贯族系一般记载到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五代,再往上就难以准确。
另外关于籍贯地的确定,这和我国农业立国的税赋制度以及宗法家族制度的长期推行有关。从西周时期开始,封建制分封诸侯,因而后代就生活在封国内,封地的人口土地是诸侯的私产和税赋依据,为了保持税赋收入,因而即便是人口可以随意流动,税赋却是不变的,这使得人们很少迁徙。到了汉代,先是取消异性封王,后来汉武帝为了消弱诸侯王的势力,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于是全国被瓜分成许多很小的侯国,三国魏晋时期又被各种政治军事势力分割抢夺,统治者为了拉拢地主阶级,予以确认,因而逐渐形成了后代的门阀士族制度。全国就形成了很多族姓的初始祖先和根据地,被称为郡望大族,随着宗法制度的沉淀,逐渐成为后代子孙拜祭和崇拜的对象。
在九品中正制下,根据家世、行状来评定品级,因而被名门望族所控制,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社会也分化成贵族、士族、庶民百姓几个层次,庶民百姓是不可能当官的,必须按照归属地缴纳税赋和劳役,而贵族和士族则不用,然而若脱离了原来家族,自然需要重新评定,这就造成了人们不愿意脱离原有家族,因而籍贯地基本固定。
后来虽然实行了科举制度,然而由于祖先坟茔和家族所在地是固定的,在宗法制度下的沉淀下,人们的乡土观念越来越重,不愿远离祖辈。再加上农业社会,离开了原籍,就等于失去了土地,到了另一个地方还需要买地生存,除非是官宦人家,可以蠲免税赋,然而子孙若是不能科举出仕,则就需要靠祖先积蓄生存,因而,除了官宦人家,除非是面临战争,或者朝廷的大规模搬迁,以及触犯刑律被发配迁流,很少有搬离原籍的。
汉朝以后,历经多次朝代更迭和战火兵燹,大致经过五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西晋永嘉南渡,北方许多士民迁徙到南方,主要集中于荆、扬、梁诸州,东晋设立侨郡,保持原有籍贯,另立户籍,给以优待特权,不受当地政府管辖。第二次唐朝安史之乱,北方居民逃离战争,前往南方,重新确立户籍。第三次,北宋末年,北方居民迁徙到江南一带,重新确立户籍。第四次,明代政府的强制性移民,另立户籍,其中以山西人口外迁最为严重。第五次,清朝的移民,以康熙年间的移民四川和咸丰年间移民到东北为主。而这几次人口大迁移,在前几代人还记得祖先籍贯,到了五代以后,就如前面所说,已经变成了原汁原味的本地籍贯。
于是,历史原因形成的籍贯地,往往从本人往上溯及曾祖、高祖五代的祖籍地以及长期定居地作为籍贯地。这就是籍贯的形成历史原因。可以看出,自古至今,从来没有根据出生地和生活地作为籍贯地的传统和法律依据。
到了现代,由于城乡差别以及户籍限制,只有通过极少数途径可以更换户籍,然而籍贯是变不了的。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这也是延续古代的籍贯制度而来。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如果谈籍贯,如今最少要溯及祖父一代,古代则溯及五代曾祖高祖那一代,这就为判断李白是何许人也定下了框框,我们只需要去套用就可以了。
从古代记录和现在的研究讨论来看,关于李白籍贯的说法大致有8种,诸如甘肃、陕西、四川、山东、江苏、湖北、安徽等,当然还有说是吉尔吉斯坦人,我们就一一来套公式。
先说吉尔吉斯坦人这个说法,其根据是经考据李白生于唐朝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这点笔者前面也很确定,这个结论是正确的,然而,不能因为李白生于碎叶城就说是吉尔吉斯坦人,这也太可笑了,原因如下:
第一,李白出生之时,碎叶城是唐朝领土,归属安西都护府,因而李白是唐朝人,并不是其他西域国家之人。
第二,碎叶城现在归属吉尔吉斯坦,并不代表李白是该国之人,就比如华人在外国出生,只能说某国华侨,或者某国华人,抑或就是中国人,正如外国人在中国出生,并不代表其是中国人,不能因出生地作为籍贯和国籍。
第三,退一步说,就拿现在,某些人子女出生在国外,拿到国外户籍,然而改变不了籍贯,出生地并不是籍贯的依据,出生在哪里和籍贯无关,就好像那个户籍改变不了黄皮肤黑眼睛的基因一样。
安徽人说法,依据是李白去世墓葬地。《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记述“按图得公之坟墓,在当涂邑。”,当涂即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李白墓园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这点可以确定,李白葬于当涂,然而墓葬地不是籍贯地,因此安徽说不成立。
湖北人说法,依据是李白婚后在湖北安陆居住十余年。这点从李白年谱考据来看,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遂安家于湖北安陆寿山,开元二十八年(704年)其妻许氏夫人去世,五月,移家东鲁,寓居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可以看出李白在湖北生活了十余年,直到妻子去世后才离开。然而,长期生活地不是籍贯,即便落下户籍,也只能是客居,因此,湖北说不成立。
江苏人说法,依据李白的诗词。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云:“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这首诗的记载首先和大多数历史记载不同,而且很突兀,沮渠蒙逊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国君,北凉势力范围最强盛时也仅仅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从来没有能跨越到江南的金陵(南京),因而,金陵应该是笔误,据考据推理,金陵应该是“金城”,也即是甘肃兰州的古称。因而,江苏南京人的说法很不靠谱。
山东人说法,依据《旧唐书》:“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另外还有一个依据就是李白曾经寓居山东任城、泰安等地。关于山东人上一篇文章我们谈论过,应该指的是崤山以东,是泛指,并非山东省,至于寓居过山东,然而李白寓居地方甚多,只能算曾经生活地,并非籍贯,因此山东人说法不成立。
四川人说法。依据《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和《新唐书》:“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还有的人认为李白出生在四川(705年),并且李白在四川生活了十余年才离开,因而判定李白是四川人。首先,李白并非生于四川,这点有多重证据可以证明,李白生于碎叶城,只是在神龙初(705年)来到四川,青少年时期是在四川度过,这点无疑问。其次“侨为郡人”其实就证明了李白并非四川人,而是侨居。《草堂集序》“逃归于蜀”也只能证明在四川生活,并不能证明李白的祖先籍贯。因而,即便退一步说李白出生在四川,也不能说李白是四川人,只能是出生地,况且李白并不是在四川出生的呢!因此,四川和湖北一样,只能是长期生活地,并非籍贯,结论就是李白并非四川人。
陕西人说法,依据是李白有可能是李渊一支后代。关于这点我们下一篇文章会继续讨论考证,现在先说出结论,李白并非李渊直系后人。退一步,即便是,按照李白是李暠九世孙,那么籍贯也只能跟随李渊,而李渊是陇西成纪人,因而陕西说也不成立。
甘肃人说法,依据较多。在《草堂集序》、《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新唐书》等历史记载里,都表明李白为“陇西成纪人”,兴圣皇帝李暠后人,李白自己也在多首诗词中记述自己是汉代李陵之后,李暠后代,因而,这种说法是最靠谱的。
综上所述,李白从籍贯上来说,只能是陇西成纪人,也就是说,李白是如今的甘肃秦安人,这点是有着严谨的历史依据和科学考据的,其他地方,只能是李白出生、生活、墓葬之地,并非李白的籍贯。因而那些争论不休的故里之争可以休矣。
在确定李白的籍贯后,李白究竟可能是李氏谁的直系后代?我们下篇文章将揭开谜底。
(待续)
2019/5/29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