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刘姐来到我店里,让我帮她物色一个好保姆。刘姐的兄弟个个事业有成,特别是他的三弟刘老三在厦门开着大公司,事业非常了得。
人一旦发迹了,在父母身上都会舍得,刘老三尤甚。他把八十多岁寡居的母亲接到身边,尽量抽出时间陪母亲,看厦门的旖旎风景,品厦门的美味佳肴,极尽孝顺。
世间有不怕吃的苦,却有享不了的福。老小老小,老人老了,就像一个孩子。等新鲜劲一过,她想家了。想家里的老姐妹,想家里散发香甜滋味的菜园,想家里四月鸟儿“点葵花”和“百草发颗”的欢歌……总而言之,家乡的一花一草,一粥一饭,甚至墙角的狗尾巴草都有着超乎寻常的魔力,无时无刻都在召唤老人回家。
02
孝顺孝顺,既孝且顺。刘老三只好让住在娘家附近的姐姐找保姆。刘姐看到我在店里接触的人多,就让我帮她物色。什么时候找好了保姆,什么时候就回家。
保姆的任务和待遇就是如街上船长的母亲一样,洗衣做饭,陪聊陪睡,上午和下午保姆可以回家种田种地,一年两万元。
我说船长的母亲和刘姐的母亲一样通情达理,船长的母亲有心脏病,刘姐的母亲有糖尿病,但她们都能行走自如,就是怕她们有病情加重的征兆。
我当即就指出了附近村庄的朴阿姨,她年轻时是村庄的厨师,粗工细活,样样超群,人又大方贤良。不找就不找,要找就找一个靠谱的,不然负了别人的重托,还要说我眼瞎。这时来店里办理移动业务的杜大哥说王婆婆早就有主顾了,正月间朴阿姨就去帮别人带小孩子了。
03
我正在默想谁是合适人选时,张大叔来了。当我说明情况后,张大叔应允下来,他说他的老妻杨姨正在找工作。反正今年搞了圆田化,又没有田种,操劳惯了的杨姨又闲不下来。
第二天,我刚开店门,热情的杨姨就来了。
当前,杨姨在帮搞圆田化的老板做饭。本来搞圆田化的老板是分开做,每个老板都请了厨师,后来为了节约开支,几个老板又合在一起,就是留下了人好饭又烧得好的杨姨。只是当地的田园工程还有几天就做好了,到时工程队就要撤走了。
年过七十的杨姨,性情豪爽,爱说爱笑,她可着劲儿推销自己,仿佛我就是主顾似的。她说她每天都换着花样做饭菜,老板和员工顿顿都吃得只剩下盘子。她还抽空去山上摘茶叶,做好分给老板和员工。
04
杨姨说这么多老板她都能伺候好,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姐她更能伺候得服服帖帖。
杨姨说她与刘母年龄相差不大,有许多共同语言,她说她们会聊得上路的。
沟通好了,烧茶做饭更不在话下。自己也是一位老人,更懂得人老了,爱吃粗茶谈饭,少吃大鱼大肉。
杨姨一脸自信,看着她笑得花枝乱颤,我也乐不可支。要是我是雇主,这样的保姆我喜欢!
七十多岁的老人都要工作,我们更要努力工作,不负岁月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