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文明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始终有一个美好的期盼: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每个时代的养生方式各有不同,发展到了现代已是略显奇葩。
大量的人一边胡吃海喝一边服用保健品,一边熬夜一边涂最贵的护肤品,一边拼命的工作一边祈祷自己不要猝死。
这些方式其实都是作死,不是养生,掩耳盗铃,不外如是。
妄想将养生当做胡作非为的救生圈,无疑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姿态,养生并不万能,只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态度而已。
不能夸大,但也不可否认其作用。
01
有一种畸形思维:凡养生必是长寿之人
长寿始祖彭祖800岁而终,蒋介石爱妻宋美龄精致到106岁高龄,建筑大师贝聿铭102岁长辞于世。
不可否认这几位都是长命百岁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进而被某些不良商家人加以修饰作为保健品的营销点,夸大其作用。
由此给人造成一种假象:养生的人一定会长寿
这种误解被传播的越来越广,不知何时竟被上升到道德层面,仿佛宣扬并坚持养生的人早逝天理难容一样。
一旦出现这种早逝事件,反对养生的商家立刻跳出来大喊:养生无用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甚至把一些历史上追求长生的名人失败的例子制作成铁证。
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穷尽国力寻求长生,临近半百不甘逝去。
一生致力于中医养生的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临近不惑之年突发心脏病去世。。。
殊不知,以偏概全不可取。
时代有其局限性,秦汉时期男性平均寿命只有49岁,女性52岁,由此对比,秦始皇在那个时代不算短命之人,如果不长期服用含有重金属的“仙丹”可能会活的更久。
再来说说心脏病,这是一个到现在还在困扰着人类的医疗顽疾,并不是单单养生可以治愈的,心脏病突发并不能归结于养生无益身体。如果不是养生,不是有着强大的养生世家的作为后盾,张生瑜可能早就离世了。
1961年出生的互联网大佬李开复在2013年对外宣布罹患淋巴癌,随后听从医生的嘱咐,专注的进行治疗和修养。
摒弃熬夜加班、重口味的饮食,开始注重养生,作息规律,健康饮食,积极锻炼,坚持两年之后,他慢慢恢复,继而重现活跃在媒体上。
6年过去了,李开复亦然活的洒脱。
仅这两个月,李开复就出国品尝了法国巴黎的美食,领略凯旋门的伟岸,6月初参观了俄罗斯圣彼得堡,月底还在扬州红楼享受早宴,从他的微博动态来看,生活的很滋润,一点都没有被疾病摁倒在病床上的样子。
养生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打退病魔,还有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所以断章取义要不得,养生不等于长寿,但是有益于延年益寿,也是一把自己可以拿到的,与病魔抗争的武器。
02
养生并不意味着不会生病和死亡
上个月中旬,著名养生大师梅默生因肠癌病逝,享年59岁。
生前与人为善的梅先生在死后并没有得到片刻的安宁,被某些人拿出来当做反面教材,用来证明“养生无益长寿”的言论。
有人说这可能是养生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人类的内斗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竞争对手无时不刻不在暗中盯梢,好似热带丛林中的眼镜蛇,随时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支持养生的对立面是养生无益论。
我想问一下对立面的人两个问题:养生一点用处都没用吗?有谁敢保证养生一定会长寿?
这就像要求医生不许生病,投资者必须盈利,会计必须会做假账一样,满是道德绑架的意味。
养生与长寿,学医和健康,投资者和利益,会计与假账之间,难道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因果关系?
理智的人稍微思索一下,就会明白此种思路是多么无知与荒谬。
学医是为探索生命的奥密,帮助更多的人与病魔抗争。投资确实是为了盈利,但风险无处不在,有几人敢保证一定不会亏损?
所以养生只是我们用来抵抗岁月侵蚀的一种手段,让我们尽己所能掌握对生命的一丝话语权的武器。
梅先生的去世让人惋惜,越是了解他的生平,越是觉得梅先生是一个可敬的人。
梅先生擅长跨界,除了在书画界享有一席之地,他还有诗人、学者、太极拳家等身份,他是“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由此可见梅先生是一个努力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写作、画画、武术上面。
年轻时候的他熬夜工作,经常透支自己生命余额。
当不惑之年意识到的时候,身体已经濒临危险了,有些损伤根本无法修复,幸好梅先生开始注重养生,延缓了损伤的蔓延。
被他折腾了大半辈子的身体,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它安宁下来。有些伤害可能无法修补,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力维持现有的状态,让最坏的结果迟点到来。
坚持养生起码让梅先生在剩下的十几年中没有在病床上插着管子苟延残喘,而是从容不迫的与死神斗争,就算最后一场战争没有胜利,但他还是体面并且带着微笑离去,没有所谓的痛苦挣扎。
透过那张黑底照片,依稀可以看到梅先生的从容气质,是一种泰山压顶面不改色,脸上永远挂着温和的笑容,黑色的半圆框眼镜也遮挡不住他眼中透露出的智慧与坚定。
愿逝者安息,得到应有的尊重。
03
养生是为了不轻易将身体的管理权移交医院
养生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行为状态,可以帮助你在快节奏的城市生存中保护好自己,保养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这样你才有时间去实现你脑海中的理念。
也是在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基础之上,尽可能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违背正常的人体生理和心理节律,去积极地保养自己的身心,以更健康的姿态去生活。
有人说:健康之下,众生平等,寿命由天定,半点不由人。
的确,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寿命可能早就被标注在了生死谱上,我们不像孙悟空拥有掀翻地府的能力,只是一个普通人。
但我们可以选择以怎样的状态去与天意抗争。
如果非要在病床、轮椅、拐杖之间做一个选择,我选择双腿。不借外物,坚守生而为人的最后的一丝倔强。
就像李开复,身患绝症也决不妥协,不认命,照样活的潇洒。
就算最终我们还是避免不了躺进医院,但在这之前能够做好自己健康的日常管理,把控自己的生命质量,这就是养生带给我们此生最积极的作用。
推崇养生不是怕死,而是怕活的不好,如果在病床上苟延残喘10年与活蹦乱跳的世界旅行2年,我会选择后者,历遍山河,觉得人间值得。
养生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拼命活到多少岁,而是无论活到多少岁都是一个健康的、有质量、有尊严的生命。
愿所有养生的人都长命百岁,无病无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