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9日《中国戏曲大会》第三场的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
以下三座皇家戏楼中哪一座历史最短?
A.故宫畅音阁
B.颐和园德和园
C.避暑山庄清音阁
以上三座戏楼,并称为清宫三大戏楼,其中清音阁建成于1755年,畅音阁建成于1772年,德和园建成于1891年。
遗憾的是小睫虽然去过故宫、避暑山庄和颐和园,但并没有能够去到畅音阁和清音阁看一看。
不过,2015年,小睫在颐和园游览的时候曾经近距离仔仔细细地观察过德和园。
也就是从那时起,小睫明白了,以前的戏楼与现在的剧场格局完全不同。现在的大剧场也通常有很多层,但都是给观众坐的,舞台空间通常十分通透,演员已经很少能够利用到舞台的垂直空间;而以前的戏楼,是与表演区合而为一的,整个戏楼就是全部的舞台空间,观众是坐在楼外观演的。戏楼中舞台的上方和下方布满天井和暗道,演员可以通过滑轮、辘轳等力学装置“上天下海”,大大扩展了表演空间。
以下是小睫在颐和园德和园戏楼拍到的照片↓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影片之一《红侠》(1929年)中,有人物利用吊威亚表现“飞行”的镜头;另外据史料记载,20年代红极一时的系列影片《火烧红莲寺》中也使用了吊威亚的技术。
虽然小睫没有去过故宫畅音阁和避暑山庄清音阁,但根据三座戏楼的外部造型可以类比判断,其他两座戏楼的内部构造应该也与颐和园德和楼类似。由此就可以判断,早在18世纪(那时京剧甚至还没有正式形成,而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中国的戏曲表演中就已经使用了“吊威亚”的技术。想象一下当时的神话戏中,满天神魔就在观众眼前上天入地的场面,简直不要更炫酷好不好‼(•'╻'•)꒳ᵒ꒳ᵎᵎ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