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用来待客的菜肴是少不了腊肉和香肠的。每逢过年,各家人都忙着置年货,熏腊肉,熏香肠。忙的团团转,依然乐此不疲。
剩下的,挂在灶头上,窗户上。嘴馋或待客时,拿起刀。割上几节,放汤里煮。腊肠咸,煮香肠的汤,正好可以把萝卜放里煮。不用放盐,咸度、味道正好。时间差不多时,试探性用筷子轻轻一戳,有些软时,腊肠也就可以捞起来,切成片,装盘。
我自幼是爱吃香肠的,不过西北香肠少。儿时,每逢过年,在重庆的姑姑就会寄一些过来。母亲在厨房里张罗着,我则被伙伴拉到院子里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歇下来,就忙往厨房里钻,香肠在锅里咕咚咕咚煮,我的肚子在咕噜咕噜叫。
等到母亲把香肠用筷子捞出来时,我便没有心思和伙伴们打闹了。死守在菜板旁,眼睛直勾勾盯着香肠,母亲便切一大块递给我,还没来得及嘱咐我烫。我便两只手左右倒腾着到一边去了。
香肠摊在手里,用舌头轻轻碰一下,有些辣,也有些香。先把外层的肠衣剥下来,送进嘴里。皮糯,有嚼劲。里面的肉红白相间,肥肉瘦肉分明。泛着一层薄油滋。瘦肉也不柴,和肥肉混在一起,反倒有些粘糯。越是嚼,越香。
母亲知道我爱吃,便自己琢磨着做了一些。但是味道却不及姑姑寄来的好。所以每逢过年时,便盼望着姑姑寄来的香肠。
如今到了重庆,香肠不是什么稀罕物,超市里菜市场都有的卖。不过,超市买的没有农家的香。正宗的川味儿香肠,大多是自家养的土猪肉,熏制的方法也更为传统。
切成块,配上辣椒面、花椒粉、加上白酒、精盐,按一定比例放在一起搅匀,码味。腌制几个小时后,装入清洗好的肠衣,每隔20厘米左右用线绳栓好,最后要用竹签在肠的外部扎眼,放掉肠内的空气。这样扎好的香肠才结实。灌好的香肠得先放到通风处晾干水分。
最后的步骤尤为重要,熏腊肠最好是用柏树枝丫,熏出来的肠才会香。找一块空地,或是在自家的院子搭个简易的棚子。棚子需尽量封闭,最好用些报纸,牛皮纸,或蛇皮口袋遮盖住,这样出的烟才不容易散开。
再备些木头的碎屑。一有明火起来,就撒上一把,使其尽可能多出烟。腊肉,香肠一股脑放进棚里熏。熏腊货的人通常被呛得直咳嗽,熏得眼泪一直流。隔一段时间跑出来吸两口新鲜空气,就又钻进去了。有时候火大,腊肠、腊肉就会滋滋的滴油。
油一滴进火里,火便大了些,整个棚子里都是熏肉的香味儿。熏的表面有些金黄便可以取下来了。急着吃的,就可以回家放锅里煮了切成片吃。吃不完的,挂在通风处也不坏。和各种蔬菜同炒,也是极为家常的做法。
最为特殊的吃法是从老五那里学来的,做法简单美味,是我以前从未知道的。将洗好的腊肠、土豆切片,分别铺于盘子底下,上方。均匀的浇上香油后放锅里蒸。土豆充分吸收了腊肠的咸味,汤汁融进去。腊肠也不咸,味道果真是好。
我吃过无数次腊肠,唯独这种做法是其他做法远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