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听陈奕迅的,那个时候我很幸运已经有自己的触屏手机 ,但不幸的是我没有入耳式耳机(小时候家长担心损伤听力),所以有一个问题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躺在床上,想一边听陈奕迅的歌一边睡过去——就不能戴耳机。
只有把手机藏在棉絮下,再垫上一个枕头,声音压得最小最小,免得被大人发现我没睡觉还在使用手机。
那个时候我十三四岁,喜欢的包括《单车》、《红玫瑰》和《K歌之王》,然后是大家都在听的《十年》和《好久不见》,我曾经因为听陈奕迅洋洋自得过一阵子,因为那个年代很多同龄人喜欢许嵩、徐良和汪苏泷。我并不觉得不好,只是觉得好像自己变得成熟而且与众不同。
这是我最早踏入大人的世界。所有的温情、爱慕、依依不舍,留恋、伤感和斤斤计较。几句“谁人又相信一世一生这肤浅对白”能把我唱得眼泪哗哗,尽管我不知道自己再感动什么。十四岁时我甚至都没有心动的男生。
后来我长大,开始听欧美流行,节奏感很强,经常让我走在路上一蹦一跳。可深夜失眠的时候,还是只有陈奕迅。
我不会粤语,但我能唱《阴天快乐》、《可以了》还有《你给我听好》这样的国语歌,也很好听。遇到喜欢的男孩子会分享《全世界失眠》和《最佳损友》,说来说去都是回忆。
而终于有一天,我开始听懂了《一丝不挂》,一个“丝”充满拉扯、纠缠、念念不舍、束缚。好像能对对方思念一生,却又少了缘分。或许只有忍痛割舍,才是最后的解脱。经历了更多事,《沙龙》、《十面埋伏》、《葡萄成熟时》、《斯德哥尔摩情人》、《失忆蝴蝶》、《shall we talk》和《落花流水》变成了我耳机里的常客。我仍然能在深夜里心头一颤、无声流泪。
现在最爱的是《苦瓜》:“幸得艰辛的引路甜蜜不致太寡”。可是我想或许我还没有完全了解其中滋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就如歌中说的,品味到苦瓜的妙处,也不迟。
我曾和朋友聊天,说周杰伦的演唱会我一定要和男朋友一起去看,而陈奕迅的演唱会我必须自己去看,不管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还是终于有一天在歌里看到了自己的故事,眼泪都只能一个人流。
好像慢慢长大,经历很多,我变得又薄又脆,像一小块玻璃。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是一小块玻璃。
我仍然喜欢陈奕迅,也热爱推荐他的歌给别人听。可我还是觉得,或许能听懂陈奕迅的歌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可是,每个人都会在深夜流泪,不管你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