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
其实在去孤儿院的之前一天,心里就有点怯。想到要直面那些可怜的孩子,自己也没有太多能帮到他们,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到了活动前引导员说了几句注意事项和背景情况时,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
1)带自己孩子的,当着孤儿院小朋友的面,和自己孩子不要太过亲密,以免孤儿伤心;
2)不要对孤儿太过亲密,尽量不要抱他们,以免走后他们伤心;
3)尽量不要拍照,单人和合影都尽量不要,除非得到对方的允许;
我们去的是一家国内非常好的孤儿院,得到政府和很多人的大力捐助。在孤儿院中,可以称得上是条件优渥。我之前在网上看过相关的报道,但实际去了,就会感觉所有网上的报道都是在努力用最美的镜头来进行诠释。总之,在我看来,孩子们的现状和成长环境是那么触目惊心。
1)房舍的风格十分古老,很不透亮,有一种电影院中精神病院的感觉,阴暗的压抑;
2)以“家庭”为单位的宿舍中,四散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像一种尿液、鼻涕、口水混合的气味;
3)这些孩子95%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大部分都能直观的看出来;
4)捐献的物资很单调,牛奶,玩偶有很多,但护工的短缺,心理健康的教育缺失,十分明显;
5)外表残疾越明显的,心理情况通常也会越差,面部缺陷的孩子尤甚,残疾在四肢的心理影响相对小很多;
末
那天主办方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每个家庭都要和一个孤儿结对。给我分配的是一个5岁左右身材瘦消的小男孩,眼睛和周边有比较明显的外伤。在这零下五度的天气里,一身掉了色的蓝运动衫外面只套了一件很廉价的毛线坎肩。老师把他交到我手上是只说了一句,他叫末末。初见我时,他很紧张的把手伸过来让我拉,拉的紧紧的,好像生怕弄丢。但我家孩子还太小不懂事,看到这一幕就去拍末末的头,他立刻就对我冷淡了。
末末很独立,在活动中有一项是投球,他个子矮,投不进去,于是我就抱着他投进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已经完成任务后,他又去了那块场地,反复拿着球往最高的球洞里面投,直到投进去好几次才罢休。
末末很专注,认定的目标就一定要达到。活动最后一项是义卖拍卖,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末末就看上了其中一辆小玩具汽车,倔强的一直想要直接拿到手,直到工作人员跟他说了好几次规则以后才罢手。其实说起来,这辆汽车很普通,并不是那堆汽车中最大的,甚至连中等的都算不上。要说漂亮,也远谈不上,就是一很普通的黄色的小汽车,普通到我都回忆不起那究竟是什么样子。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何他唯独对这个小车他这么执着。甚至在拍卖前,他还又爬上了拍卖台,上去指着那辆车,默默看着我,没有一句话。直到我跟他保证我一定会帮他拍到,他才下来。当轮到那辆车拍卖的时候,我竟十分紧张,甚至比在谈上百万的项目时还要紧张百倍,生怕出了变故,被别人拍走。因此一开始我就报了最高价,这个价格可以拍到这里面最大的车,但是我知道他要的就是这一辆,而不是所有类似的“其它”。当我把车送到他手上的时候,他只是望着我,嘴角动了动,我看到,依稀感觉好像是在叫“爸爸”,但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在中国,身体健康的孤儿可以说非常“抢手”,绝大多数孤儿院的孩子都是有身体残疾或者重病的。而这些孩子们的一生,都很难融入主流社会中。他们的总量并不少,但却活在一个我们从来都看不到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或者社会应该如何帮助他们,但我觉得,让更多的人关注,可能是一个好的开始。比起这几天热炒的北京外地人,他们从生到死都是毫不起眼,从来不曾见诸于任何新闻头条中。
然而,不知道为何,我还是时不时的会想起那辆并不起眼的黄色小汽车,还有那个,瘦瘦小小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