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点开书单推荐时,总是能看到东野圭吾的作品,于是抱着追随大众的心情去借《白夜行》,最终却是无意拜读了《恶意》。
相较于《白夜行》的盛名,《恶意》实在是落寞了许多,但宣传语写:《白夜行》为爱粉身碎骨,《恶意》就是因恨万劫不复。
既然能并为相提,肯定不失为一部好作品,这也是我真正意义上读的第一本推理小说。
书中多次提及过“校园暴力”,加贺还是国中老师时的一次失败经历也是致使他辞职转行的那个事件中,他曾问过那个施暴的同学,然而那个学生却只说了句:“我就是看他不爽。”
如此桀骜不驯的心理也正是书中的凶手野野口修的真实写照,悲剧的发生只是源于说不清道不明的恶意,一切复杂的动机在真相出现那一刻便化为泡沫,因为所有精心的设计,都只不过是单纯的恶意支配的产物。
这个匪夷所思的作案动机也正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的震撼。
每当我觉得这就是真相时,作者会告诉我这些都是杜撰;每次在我觉得案件该完结时,作者总会抛出新的疑惑、带来剧情的逆转:
第一处是在大概书的三分之一时案件告破,逮捕了野野口修。一般剧情不都是作者花费大幅篇章去讲述警官是如何耗费心力在蛛丝马迹中险象环生般地寻找漏洞、查明凶手吗?本该作为在曲折的推理作品中最大的包袱,在这里居然就如此稀松平常地抖落了。凶手都找到了,下面的大部分文字又都记录了什么呢?
------作案动机。
野野口修对自己的作案行径供认不讳,对作案动机却是缄默不语。加贺的疑惑不置可否,在各种访问取证后,一个隐晦复杂的真相算是浮出水面:
野野口修和被害人日高邦彦是国小、国中的同学,两人都热爱写作。野野口修在一次拜访中喜欢上日高邦彦的妻子初美,两人产生暧昧并计划杀害日高邦彦,结果却被发现。日高邦彦拍下野野口修谋杀自己的视频,收藏好印有野野口修指纹的刀子,并拿这一切要挟野野口修使他成为自己的捉刀人(也就是影子作家)。野野口修为了维护初美答应了,然而初美却车祸死亡,野野口修认为这不只是场纯粹的意外,为了报复,为了拿回本属于自己的荣誉,就策划了这场谋杀。
这是剧情的第二处转折,看到这里,我不免也觉得日高邦彦是咎由自取,野野口修是受害者。书中他的反抗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同情的焦点,日高邦彦伪善自私的真面目成了舆论风暴的中心。
我再一次觉得案件该结束了。
然而正如加贺所说的:解释得通和百分百信服是两码事。
我带着好奇继续读下去。
结果正是这书的最后四分之一部分成为了最吸引我的地方。
没有婚外情,没有合伙谋杀,没有代写,没有威胁。
一切都只是野野口修的自导自演。由说不清道不明的恶意所鞭策的作案。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到这里案件才算是真正的结束。
读到最后才明白书名为何叫《恶意》。
这份恶意无从说起吗?其实也不尽然。
书中加贺解释:两人同样热爱写作,日高邦彦却成为了畅销的小说家,在野野口修的不甘心下也未把他的拜访拒之门外,反而帮忙引荐给儿童文学;再者日高邦彦手中握着野野口修国中时期协助别人实施强暴的证据,但始终保密;最后野野口修发现自己患上癌症,这股恶意就好像在不断膨胀却被压抑着的黑暗之境找到了突破口,蚕食了所有理智。
当杀人沦为其次,诋毁人格首当其冲。令人恐惧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能量。
凶手和被害人的人性被颠覆,再联想到一开始的“毒猫”事件,所以一直到最后真相揭晓时,我依旧一时难以改变那先入为主的日高邦彦的残忍伪善的印象。
除此之外,野野口修的母亲的言行在青少年时期无疑也是给他带去了很多影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对居住地的偏见和嫌弃、对日高邦彦的厌恶。。。
但是不论如何丑恶的偏见,它的产生绝对不是历史和地域的错误。
我们何尝不会怀有恶意?人们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别人。
很多时候厌恶一个人却又说不上理由,“我就是看你不爽”成了大家内心的真实反映。
一旦有了恶意,对方无关痛痒的一件小事会被无限放大,你暗自揣摩,谁道这件事不是在针对你呢?看似随口一说的某句话,敏感的你会认为这是在含沙射影,自发的对号入座。于是揣着这份恶意不停发酵,不断庸人自扰。
只是东野圭吾将这份恶意放大到极端。
要知道恶意是源源不断的,能说得清楚讲得明白的恶意有多少。大家都非圣人,内心永远住着个小怪兽,或嫉妒,或自负。。。能做的,就是不多想,谁知道哪个时刻你(别人)就踩到了别人(你)的雷区呢?
记录
每次认真的自己
分享
给每一个爱看书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