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大道理过不好小生活”,乍听之下好像如此,年龄增长,阅历增多,看的书不少,了解的事情不少,面对的问题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问题出在哪呢?佛教中有一个教证“说食数宝”,讲的是饥饿的人只是给他说美食不能解决他吃饭的问题,贫穷的人清点别人的财物不能摆脱自身的贫穷。以此教戒后学之人要会思考,会运用。现在,普通人谈到哲学,谈到人生,总会落到生死。生死事大,不可不思,但也只是开始和结局,是过去和未知,思虑过多并无益处,是否应该有所侧重,把注意力拉回到过程的小事中,小事既是当下,既是思考和运用。
一、工作的枯燥,错在你
之前,有朋友抱怨,在工作岗位做了多年,从最初的新人到如今的“老同志”,褪去新鲜和挑战,稳定重复的工作让他感到压抑,烦闷。想来,很多人是可以理解的吧。工作总会在一段时期陷入枯燥的境地,抱怨不是一件坏事情,这说明人们意识到了问题;同样,抱怨不是一件没完没了的事,它应该进一步转变为探求。
工作为何会产生枯燥?有很多原因,因为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以前的挑战变得得心应手;因为环境长期稳定,缺乏新意;因为自我目标没有及时调整,难有更高的期许;等等。同样,解决方法很多,大概很多鸡汤都提过突破,转变等内容,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咱们还可以提一种建议,叫做平衡。
有没有思考过,工作枯燥不是工作本身的错,一个走向成熟的人,不仅明白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还明白如何调整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当工作枯燥时,你需要生活的激情来平衡它,就如同工作紧张忙碌时,你自然而然会用工作之外的生活来休闲放松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外在原因,忽视自己内心的调整;会自我画框设界,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井水不犯河水;有时候我们掌握了一种方式,而难以做到融会贯通;比如知道加班困了要睡觉,却不知道工作烦闷可以通过生活来调节。一味抱怨,在工作上消极,在生活中传播,无济于事。
避免陷在单一笨拙的方式里,不因枯燥而沉闷,不因激情而浮躁,是一种该有的认知和状态。
二、读书,有很多种理由
在度过电子产品带来的感官冲击之后,人们慢慢的回归传统阅读。那么,读书,是一件怎样的事,因何读书?
即使不通过调查,也能想到很多泛泛的回答:
1、知识的积累,这是读书最基本的诉求。
2、中国的传统氛围,书籍种类,思想深度。书山大概是世上最高的山峰,人们仰视,攀爬,终身阅读也不能穷尽。
3、阅读的精神享受,是一份极致的恬静,深邃的思考,非影视、音乐、游戏所能达到。
等等
读书的理由很多,不能尽说。当读书的量达到一定时,会在质上得到提升,补充一个最新发现的理由,觉得有趣。
读书,每每看到不同于自己惯有思想和认知,会被冲击。掌握不同的思考方式,观点,并非为了给自己明确一种态度,站定一支队伍,而是学会审时度势,拿出符合当时时宜的策略和方法。这里要面对的一个障碍是感情用事,惯有情绪,我执思想,优柔管断。
比如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家是吸血鬼,剥削劳动人民;而在一本书中则认为企业家取得的是正当收益。作为个体,当一个人长期处在劳动阶级,自然而然接受第一种观点;而一旦是企业家,就可能会坚守第二种观点。事实上是,每一种观点都没有错,而又不完全对,我们所做的也不是去研究对错,而是学习站位思考,审时度势,理解每一种形态,丰满思考的内容。
这是对学以致用的思考,社会思想潮流生生不息,如何分辨,如何把握,这或许也会是读书的一个很好的理由。
三、积少成多,分开来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点滴积累,终成大气的论调、事例数不胜数,我们赞叹弘扬这种正能量。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这种思维在我们的教育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学习它,以自己的方式在生活中理解,运用它,然而是否真得精髓呢?
这里来谈另外一个现象,微信扣扣发红包盛行,各种商家积赞送礼品也人气旺盛。人们热情似火,纷纷参与,捧着手机几毛几块唯恐错过。参与其中者颇有“蚊子再小也是肉”的睿智,俨然一副“钱小事大”的姿态。那么,事大在哪里?猜想大概就是全民普及的经济思维,理财头脑,一分一毛都是一种财富态度的体现。
就事论事而言,这个社会不说物价怎样,且说天天守着手机,刷着朋友圈,多少时间多少精力,真的是有所得吗?再讲盯着这些蝇头小利,心思能承担多大的财富?为何这种事情能够快速传播,不得不说受众群体,正是受众普遍的认知才促使其盛行。在这样的氛围中,人的眼界如何提升,心胸如何大气?
生活,是一个一个小事情串联起来,不是“大道理过不好小生活”,是人们让道理和生活分家了,生活中哪怕再小的事情都透着道理,大小不好说,因为它也没有衡量的尺度。当然道理也不是用来衡量的,而是用来运用,小事情上的道理,离我们很近,只有用心思考,总能想明白,解决好。生活是全科,哲学或许就是凝练的一种品质生活,可以高大上,也可以接地气,在生活中构架一套符合大义又不失人味的思考方式,生活态度,这或许也不算脱离哲学的范畴吧。
不搞光怪陆离,不求标新立异,能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关注自己的小生活,不因小而忽视,不因小而粗鄙,精致又耐心,也是很有趣的探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