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两千六百位诗人,几乎囊括了帝国顶尖的青年才俊,用太宗李世民的话说就是“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他们有的是大唐的流量担当,有的是跨界的宗师,还有的是辅佐君王的宰辅重臣。
如果按照颜值气质、出身学历、能力人脉等“最高质量男性”的标准来看,谁能获此殊荣呢?
有人说这把交椅应该给李白坐。
李白长的到是很帅气,尤其是眼睛很大,和老虎能有一拼,“眸子炯然,哆如饿虎”。
臭美的李白喜欢打扮,他平日里最爱穿紫色的袍子,和小马哥的黑风衣的作用一样,都是耍帅打造自我人设的道具。
李白的才华自然不用说了,他是上天赐予给我华夏的谪仙人,但要是提到李白的学历,他会捂着脸找地缝钻进去。
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参考过科举考试,这其中有家庭成分和户籍的原因,在学历这方面李白显然不符合“最高质量男性”的范畴。
还有人建议把王勃也请出来参加评选。
的确王勃是有资格挑战“最高质量男性”的荣誉称号的。
王勃的出身好,他的爷爷是唐初著名大诗人王绩,就是写出名篇《野望》的那位,被称为是唐诗的五律创始人,他的叔爷爷是隋末唐初名震天下的大儒王通。
20岁的王勃在幽肃科的考试中一举中第,成了沛王的高级秘书兼伴读,拿着高工资,有专车接送;
27岁的王勃写下了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初唐四杰”的扛把子。
按理说王勃入选大唐“最高质量的男性”应该没有异议,但王勃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杀人。
在虢州参军任上,王勃为了哥们儿义气帮人平事儿,私藏了朝廷的钦犯,后来因为害怕又亲手把犯人给杀了,自己成为了阶下囚。
这个犯罪污点彻底让王勃落选“最高质量男性”
那么这两千多名诗人中到底有谁可以胜任“最高质量男性”呢?
他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诗佛”王维。
先来看看王维的逆天颜值
《集异记》精准的描绘了王维的长相:“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立於前行。”
皮肤白净,没有青春痘,身姿挺拔胸肌鼓鼓的,往那儿一站就有玉树临风的强大气场,粉丝们一见到,受不了的会高呼一句“我的天呐”,然后晕死过去。
这就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生动诠释。
不知道王维知不知道一千年以后,出了一种护肤品叫“郁美净”,名字就是化用了《集异记》里夸赞王维的话。
那天,王维和“画圣”吴道子一起在大慈恩寺的墙壁上画壁画,粉丝们知道消息后围起了人墙,不管是纹身大汉,还是平康坊接客的姑娘们,都把脖子伸的长长的,想亲眼见见传说中“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的王维。
这种摩肩接踵为了看一个人脸的大场面,在唐朝之前只发生过一次。
《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潘岳就是潘安,因为长的好看,在大街上的时候被少妇们手拉手的拦住,还在他乘坐的马车上扔了很多水果烟酒。
粉丝们高涨的热情为我们直接创造了一个知名的成语:貌似潘安。
无可挑剔的颜值在给王维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还让王维轻松的获取了功名。
该说说王维的学历了
大家都知道隋唐科举制中的最高学历是“状元”,在两千多名唐朝诗人中状元及第的凤毛麟角,属于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
除了贺知章、贾至之外,只有王维获此殊荣,同时他也是最年轻的状元,彼时还不到二十岁,同时代的李白还在四川为了吃麻辣锅还是鸳鸯锅而纠结、杜甫还是“一日上树能千回”的熊孩子。
和王维关系不错的歧王(就是杜甫诗里写的“岐王府里寻常见”的那位),得知王维要参加科举考试,提前为他铺好了进入官场的红毯,让王维准备好自己最拿手的诗文和琴曲去拜见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
在皇帝面前说话分量很重的玉真公主,见到王维以后马上不淡定了,这哪儿是人间的男人啊,这简直是从画里走出来的美少男,本宫今天开眼了。玉真公主强装平静,让王维快快献艺。
王维当场弹奏名曲《郁轮袍》,又递上了自己的诗作,玉真公主的手开始微微的颤抖,原来自己近期一直吟诵的诗篇正是眼前的王维所作,终于见到本尊了。
得知王维是为了科举功名的事儿而来,玉真公主马上表态:状元就是你的了,我要你...不,是大唐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一边的歧王小声提醒玉真公主,之前您已经答应宰相张九龄了,让他的弟弟张九皋中状元的...
玉真公主朝歧王翻了个白眼,一副“我说了算”的样子。
王维用颜值开路,用才华敲锣打鼓,终于换来了登第的无限荣光。
王维的才艺也很过硬
写诗自然不用赘述。
王维的第一份工作是太乐丞,主管宫廷的音乐舞蹈等活动,后来在工作中因为犯了皇家的避讳(王维组织同事们观看舞黄狮的表演,黄色是皇家的御用颜色,只有皇帝才能观看),被皇帝贬为了济州司仓参军。
王维的音乐天赋是祖传的,他的爷爷曾做过协律郎,大概相当于中央音乐剧团的团长。
最能证明王维音乐才华的一个小故事是:
王维在友人家里看到了《按乐图》,只看了一眼画中人物的乐器和神态,就告诉友人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这好比看《三国志》的时候看到某句话,能直接说出来是出自哪一章节哪一页,这就是艺术造诣的最高境界—化境。
王维还是书画大家,我们都听说过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里的画主要指的是壁画,王维在壁画领域和吴道子平分秋色,在安史之乱中凭借绘画的高超技艺,换来了宰相崔圆的出手相救,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身陷囹圄还能全身而退的官员。
人生有涯,虽然老天爷赏给了王维音乐、绘画、诗歌方面的金饭碗,虽然王维可以随意的选择一条路发展下去成为泰山北斗,但太多的天赋也是一种负担,因为这意味着只要选择了一条路,就要放弃其他的。
在这些天赋之外,王维还必须遵照“学而优则仕”的道统,选择文人最蹩脚最不自在的路—当官。
王维的能力很出众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二百多名大臣被安禄山俘虏。王维吃药准备把自己的嗓子弄哑,拒绝做安禄山的伪官,但听说安禄山把拒绝演出的乐工雷海青杀了,并且直接把不配合跳舞的大象碎尸万段,王维只能暂时从了安禄山。
虽然表面屈从了叛军,但是王维“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他分析和预判敌我双方的形势,认为朝廷早晚会成功镇压安史叛军的,到了那时候,他们这些投敌的大臣们估计都得吃不了兜着走,接受朝廷的惩罚的。
王维写了一首表明自己忠诚不贰的《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写就之后让好友裴迪设法带了出去,有朝一日大唐的军队杀回来了有这首诗至少可以保我不死...
果然在大唐军队收复两都以后,其它的大臣都以“六等罪”遭受了重罚甚至丧命,只有王维受到了严重的口头警告,官阶还是从五品上的太子中允。
就问你这波操作6不6?
这就是对人事超强的预判能力,王维不仅能预判而且还能做出正确的布局,巧妙的将个人的身家性命最大限度的保护起来。谁说文人没有政治头脑呢,王维要是在疆场上准是战术战略的高手。
王维还真的去过边疆,在公元736年的时候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代表朝廷慰问边疆的将士们,在大漠的日子里他和名将崔希逸成为了好兄弟。
每当有向朝廷表奏的战报文件,王维都亲自把关帮崔希逸润色,不忘给崔希逸美言几句。
好兄弟都是互相成就的,崔希逸直接让王维在自己的幕府里当判官,陪着王维一起考察前线布防、察访军情,给足了面子。
此外王维还和前面说的歧王李范和宁王李宪二位亲王关系很好,还和佛教的一些大德高僧相处的很融洽,其中包括净觉禅师(唐中宗韦皇后的弟弟)...
无论在朝廷、军队,还是宗教,王维都交友广泛,并且和交往对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不正是王维个人魅力和能力的最好证明吗。
作为大唐“最高质量的男性”,王维知道怎么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天赋,合理的配置人脉资源,时刻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布局。
他不吵不闹,不慌不忙,把人生际遇中的所有苦厄都当做一种必要的历练,即使临终的时候给弟弟王缙写绝笔信,还在劝说亲朋好友要爱惜身体,要拜佛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