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馨主题】第八期“寒冷”主题写作。
心心念念的一顿年夜饭,被一通视频电话给搅得一团糟。桂老太心如乱麻,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听别人说失眠的时候要在心里默默地数羊,数到两三百只羊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进入梦乡。可她总是走神,每次数不到十位数就开始想别的事了,脑海里全是自己的子子孙孙。
对于昨晚上发生的事情她感到痛心,同时又深深的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适时制止和掌控,才造成了那样的局面。“当时说完话,我就应该把电话给关了……”她有些后悔;“该来的总是要来,一时的风平浪静,并不意味着没有暗流涌动……”她很清楚自己儿女的秉性;“如果听了老三的话去城里过年,也许就不会发生这回事了。”他在心里做着假设……
早在中秋节的时候,老三就打算接她去城里。说是冬天在乡下生活太不方便,即要生炉子,又要煨火炕,就连上厕所也不方便。这些她都深有体会,早些年给老大老二带孩子,在城里住过几年。老大那时候仅仅是教育局一个小股长,单位分的福利房就够让人开眼的了。大窗户,大阳台,烧水做饭不用柴,大便小便不出门,想和谁聊天拿起电话就跟面对面一样。
“唉……咋又想起带孩子的事了!不是说过去的事不再想了吗?说是那么说,真的要忘了那段岁月,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一幕幕往事如同电影回放一样,在桂老太的脑海中无限循环着……
当初在老大家里一呆就是六年多,老大的孩子刚刚上小学,老二又提意见了。说都是你的亲生骨肉,只顾了在老大家里享福,就不知道心疼我?老二的要求说来也不过分,作为老大也无可辩驳。就这样,桂老太又去了老二家。那时候老二的事业刚刚起步,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住处,租住在物资局一间仓库改造的房子里。老二忙工程的事,媳妇还要给工人做饭,两口子也实在没时间照看孩子。
那几年桂老太就像儿子家的保姆一样,要照管孙子,要洗衣服做饭,有时候还要给儿媳妇帮忙蒸馒头。四年后老二买了一套大房子,一百六十多平米,比起老大家里就阔气多了。
从那以后,老二家里来来往往的人多了,不是老板就是领导。那些人不是玩麻将就是吃吃喝喝,而且吃东西很挑剔,桂老太的家常饭菜有些上不了台面。人老了记性太差,很多时候做的饭菜不是咸就是淡,搞得老二很难堪,无奈之下他花钱雇了一个保姆。那是一个长相养眼的小媳妇,说话做事干净利索,据说还在餐厅后厨干过,家常菜肴自不必说,就连飞禽走兽也会烹调。
看到弟弟家有了保姆,老大又提出让老太太去他家,正在发愁刚刚出生的第二个孩子没人给带呢。老二说行啊,反正我家里有了保姆,老太太一天也无事可做,倒是我这里人来人往的让她不得清静。既然他俩协商好了,桂老太只好听从安排。她记得有一首老歌唱到:“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对于现时代做父母的来说,就是要到子女最需要的地方去。
给儿子们管孩子的那些年里,老两口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农忙的时候老头子几个月都难得进一次城,即使进了城也是当天来当天回。不是老头子不愿意住在儿子家,实在是儿媳妇的做法伤了老公公的心。那一次,老头子事情没办完,只好住在儿子家里。当时儿子出差在外,晚上老头子脱了鞋袜准备上床,儿媳妇站在门口说了句“把脚洗一下”。老头子尴尬地说道:“我早上来的时候洗过了,鞋袜都是新换的。”儿媳妇鼻子里冷哼了一声,扭头走了。气得老头子一晚上没睡着觉,从此以后坚决不在儿子家过夜。
桂老太给老大管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他已经当上了副局长,媳妇也成了医院的护士长。随着职务的升迁,老大的应酬也多了起来,到家里求他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奔着他这个副局长来的,别人把他看作是和大姐夫之间联系的桥梁,大姐夫是省里要害部门的一把手。副局长之所以从一个中学老师走到这一步,也得益于此。
桂老太到老大家的第二年,老头子突发心梗去世了,那时候老三的孩子才刚刚三岁多。老三两口子种了几十亩地,里里外外没人帮他们一把,上地干活的时候也带着孩子。桂老太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没有很好的照顾老头子,心里追悔莫及。自己七个子女中,只有老三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日子过的也最为艰难。桂老太觉得这么多年来亏欠k小儿子的太多,于是,给老大说了回乡下的打算。
这话传进了大儿媳的耳中,对此她表示坚决反对。她说小叔子上地干活带着孩子,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多数农村人不都那样吗,谁见过单位上班的人怀里抱小孩?再说了,农村的孩子好养活,用不着大人多操心,不像城里这样车多人多危险也多。如此一来,桂老太回乡下的打算就落空了。
孩子三年级的时候,老大从副局长升为局长,他的工作更忙了,经常忙得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大半夜被别人送回来站都站不稳。自古以来都有夫贵妇荣的说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生的好不如嫁得好。自从老大当了局长,老大媳妇也跟着忙碌了起来,家里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其实家里的事也用不着他们操心,但是孩子的学习这件事,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明显是无能为力的。
小女儿期中考试过后老师请家长了,局长的千金落到了全班中下游水平,做老师也是诚惶诚恐。老大媳妇回家之后,脸色冷若冰霜,阴冷得快要滴水了。三天后她带来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说是请来的保姆。据说是她娘家亲戚的孩子,职业中专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那孩子料理家务、做饭,还兼顾辅导两个孩子的学习,一切都做的井井有条,夫妻俩喜欢的不得了。
家里有了保姆,桂老太一下子轻松了,她终于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再惦记着做饭、接孩子这些琐碎小事。动不动去健身广场上锻炼,还和其他老人晒晒太阳聊聊天。街坊邻居都知道她家的情况,艳羡地说桂老太是个有福之人,这么多年帮儿子带娃娃,终于熬出了头。
桂老太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这么多年带大了三个孙子,那份辛苦只有自己知道。遗憾的是这些年没有照顾好老伴儿,对小儿子也没有尽到心,但是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啊,哪能面面俱到呢!三女儿平时言语之间也透露过不满,说她重男轻女,两个外孙没有得到过她一天照顾。四女儿的意见更大了,把自己因流产失去生育能力和离婚的责任都归咎于她,说她作为母亲对自己关心太少。唉!没办法,谁让自己生的孩子多呢。
桂老太这样惬意的日子过了两个多月,由于惦记着秋收时节忙碌的小儿子,就赶回乡下帮了一个月的忙。这是她十几年以来,在乡下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凭心而论还真有些不太习惯了。尤其是那些绕着饭桌纷飞的苍蝇,谁知道它是从厕所里出来的,还是从猪圈里飞来的?刚刚做好的一锅饭,突然发现有一只苍蝇在里面游泳,你说该咋办呢!再就是面临着洗澡的难题,这些年她从来没有超过一星期不洗澡,在乡下这是无法保证的。
从十八岁那年嫁到这里,自认为在同龄人中是最享福的。事实也摆在面前,生了三男四女七个孩子,除了小儿子由于自身原因没有跳出农门,其他哪个不是工作稳定,在人面子走的!有人提起她家的事,总喜欢说“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含沙射影地说他们一家人沾了大女婿的光。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全对。二女儿是随女婿进城当家属的;大儿子是中专毕业当的老师,转行搞行政工作不可否认有他姐夫的助力;三女儿当初是买的城市户口;二儿子自己当老板;四女儿是考上大学的;小儿子从小得了一场病,学业上没有发展,到头来成了家里唯一一个守着土地过日子的人。
桂老太毕竟年纪大了,一天做三顿饭没啥问题,在家干一些零碎活倒也可以。农田里的事儿她还真没那个能力去做了,儿子儿媳也不会答应。眼看着十月中旬过后天气渐凉,屋子里也生了火炉,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都睡上了热炕。老三也打算给老太太把土炕收拾一下,毕竟好多年不曾用过了,怕有开缝漏烟的地方。桂老太一看,说你就别麻烦了,我还是到你大哥家去吧,在这里不但帮不上啥忙,反而给你添乱了。老三也知道老太太这么多年在城里住习惯了,乡下毕竟条件有限,他也乐得让老人去享清福。于是,第二天一早就把老太太送上了去县城的班车。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有些不经常出门的人会晕车,也人一坐车就没有了方向感。桂老太不存在那种情况,她很享受坐车的感觉。前几年大女婿出国考察,她还跟着坐了一趟飞机呢。现在路况好了,车速也快了,感觉中似乎路程短了。随着人流走出车站,一种亲切感立马扑面而来,不由得她深深地吸了两口气。虽然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她还是很喜欢城市的氛围,那浓浓的现代感让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
都说城里空气污染严重,她不这样认为。乡下从深秋开始,哪一家不是生炉子煨土炕,居民点街道每到傍晚就烟雾弥漫,呛得人直流眼泪。城里就不一样了,有暖气,有天燃气灶,既方便又舒适,一个个穿得干干净净,皮鞋擦得都能照着影子了。路过广场看到许多人还在跳广场舞,桂老太又想到了在农田里忙碌的小儿子。“唉……!”她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都是爹生娘养的,人和人的命运咋就这么不同呢?”
一路走一路看,回到老大家里都快十一点了。桂老太一边开门,一边开心地大声说道:“我回来了……”她知道这个时候保姆应该在准备午饭,十一点四十才去学校门口接孩子。
“奶奶……”保姆果然在家,她急匆匆迎上来,甜甜地喊到。看样子她正在忙着,手里还拿着剥了半截的葱。老太太的到来在她来说似乎是个意外,喊了一声奶奶,就再也没有了下文。好像做了什么对不起老太太的事,手足无措,笑容也僵在了脸上。
“丫头,做啥好吃的呢?”桂老太看出保姆的表情很不自然,也没有在意,口气轻松地问道。
“米饭,我们中午一般都吃米饭,他们都说大米饭比面条好吃。”
“谁说的?这么多年我就很少做大米饭。祖祖辈辈从生到死都是吃面的,大米饭偶尔吃一顿也还行,每天都吃……”桂老太边说着话,边朝自己的卧室走去。推开门的瞬间一下子楞住了,后面的话硬生生噎在了喉咙里,片刻之后才弱弱的问道:“丫头,我的床呢?”
桂老太左右看了看,这间卧室自己住了好多年,绝对不可能走错。床呢,我的床怎么不见了?这间卧室摇身一变成了书房,靠墙放着一排书柜,桌子上还有电脑和一摞书。看来她不在的这些日子,老大把这间卧室改成了孩子的书房。
“我住哪儿呢?”她回头看着保姆,喃喃地说道。
“奶奶,我去接孩子了。”保姆一看老太太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知说什么才好,赶紧以接孩子为由溜走了。
随着防盗门砰的一声响,桂老太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她明白,自己目前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不知道这个家里还有哪个角落属于自己。她感到有些天旋地转,赶忙坐在了那把专供换鞋时坐的小凳子上……
“妈呀……!”桂老太头靠在墙上陷入了沉思,还是一声尖叫把她拉回了现实。一扭头看到儿媳妇夸张地用手拂着胸口,一副见到了怪物的夸张表情。
也许是看到了老太太悲戚的神情,大儿媳像川剧变脸一样立马热情地问道:“妈,您啥时候来的,咋坐在这里呢?赶紧坐沙发上啊。”
桂老太本想着问问儿媳妇,自己的卧室为啥成了书房。但是又一想,儿媳妇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万一有个言语不周,那不是自找不痛快吗?还是等老大回来再说吧。这样想着,她口气平和地说道:“我刚刚回来,想坐在这里缓口气。”
“我说呢,坐车累了吧!”儿媳妇搀着婆婆往客厅走去,小心翼翼地扶坐到沙发上,又端来了一杯热开水,体贴地问道,“乡下呆着还习惯吗?”
“有啥不习惯的!我在乡下生活了几十年,多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的条件好多了。你弟弟他们忙得顾头顾不了尾,我在那里……”桂老太被儿媳妇体贴的话语感动了,正要说说乡下秋收的事情,却不料被儿媳妇的话打断了。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啊!”儿媳妇笑眯眯地看着婆婆,连连说道,“我们还念叨你呢,知道你心疼自己的小儿子,回去就不想来了。唉!种庄稼也真不容易。你在家最起码能给他们做做饭,也能把家给照看一下。孩子他爸还说哪天抽空把你的衣服给送回去,也好有个可以换洗的。还想着再买个电热毯,怕您给冻着了。”
“……”桂老太听儿媳妇这么一说,顿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儿媳妇说的话也实在没有不妥之处啊。
就在婆媳二人的谈话陷入尴尬境地的时候,防盗门吱扭一声打开了,首先走进门的是桂老太的小孙女。这孩子几年来和奶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一见奶奶坐在那里,她一下子扑进了奶奶的怀里,眼泪扑簌簌往下流。看着到小孙nv流泪的样子,桂老太太这一下可是情不自禁了,不但流泪还哭出了声。
“哎呀,这孩子!咋还就哭上了?”儿媳妇从婆婆怀里抱过小女儿,嗔怪地说道,“好了,好了,都别哭了。妈,你这几十岁的人了,咋还让我哄你呢?”
保姆一看这情形,悄无声息地进了厨房。虽然彼此之间沾亲带故,但是小丫头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这个时候她绝对不能掺和进去,生怕出言不慎惹出事端。这个二十出头的丫头聪明伶利,处事很有自己的想法,她知道这个家庭有着强大的关系网,早有自己的打算。姑姑和姑父商量着把奶奶的卧室改成书房,她当时就明白是咋回事了,作为局外人她只有多干少说的份,讨人嫌的事儿绝对不能做。
“哟!妈,您怎么来了?”防盗门又被打开了,紧接着是老大惊奇的声音。
“嘁!你好歹也是个局长呢,会不会说话?啥叫‘您怎么来了’?”听了老公的话,儿媳妇立马不满地怼了一句。
“哈哈,看我这话说的!表达错误但是绝对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老大尬笑了两声解嘲地说道。
“奶奶!”这时候大孙女从爸爸身后走过来,亲热地叫了一声。这孩子跟奶奶时间最长,但是她不像妹妹那么外向,总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
“奶奶、姑父、姑姑、妹妹,吃饭了……”保姆很快就把饭菜端上了桌,她一个不漏地招呼了一遍。
“妈,咱们吃饭吧。”老大对着老太太说道。
“你们吃吧,我今天有点晕车,吃不下去。”桂老太太哪有心情吃饭呢,于是,她推说自己晕车了。
“妈,你就少吃一点吧。”儿媳妇亲热地搂着婆婆的肩膀说道。
“不……”桂老太太说出了一个字,就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儿媳妇越是这样体贴,她越是感到伤心。这绵里藏针的做法,让你挑不出毛病,但是又扎得人刺骨的疼。
老大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地转身去了餐厅。吃饭的过程中谁都没有说话,就连少不更事的小孙女也会察颜观色,她知道今天绝对不是撒娇耍赖的时候。保姆倒是很懂事,给桂老太太倒了两次开水。她明知道奶奶是心里不舒服,还体贴地问奶奶是不是好一点了,要不要去买点晕车的药。
两个孩子吃过饭就去午睡了,老大两口子来到了客厅里,这时候老太太的情绪好像也平复了许多。保姆忙着收拾餐厅,餐厅收拾完又赶紧给客厅里的三个人续了水,然后去收拾厨房里的碗筷。进去之后她就关上了厨房门,把自己隔在了这个小世界里,她知道客厅里要发生一些事,但是局外人就要有局外人的样子,那些事和她无关。
“妈,我知道你肯定生气了,”老大点了一支香烟,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就说哪天回去一趟看看您,我以为您打算在乡下过冬呢。您也看到了,两个孩子在一个书房里学习,相互之间干扰太大,所以我就把您的卧室改成了书房……”
他缓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是这样打算的,您先在乡下住一段时间,我正在琢磨换一套大房子,到时候您再搬回来。要么您先去老二家住两年,他家房子宽敞,几间卧室都空着呢。”
“哦,这样也好。住在他二叔家是个好办法,我们去看你也很方便。”大儿媳随声附和着道。
“算了吧,我哪儿也不去……”
“妈,您咋就不理解人呢?”老大以为老妈哪儿也不愿意去,就想在他家赖着不走,一下子打断了她的话。
“理解,我咋能不理解自己的儿子呢?我哪儿也不去……”桂老太太说着话,起身朝客厅外走去。她已经明白了儿子和儿媳的想法,现在自己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去二儿子家,要么回乡下,老大这里已经没有了她的容身之处。
“妈,您这是干啥呢?”老大听老妈说她哪儿也不去,却又起身走了,连忙问道。
“我干啥?我回乡下去啊。”老太太冷冷地回了一句。
“着啥急呢?等会儿给您买点营养品带上,我让单位司机开车送您吧。”老大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看还是先去老二家呆两天,刚刚才来就这么快回去,让别人怎么想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做儿子的把您给委屈了。”
“委屈不委屈只有我知道,你能还管别人怎么想?”桂老太提起包决绝地走了,她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从大孙女出生她就来到老大家里,中间在二儿子家呆了三年,现在大孙女都上初中了。要说对这里没有丝毫的留恋那是假的,可是,有用吗?有句话说娘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爹娘一心想着儿女,但是十个儿女有十条心……
“妈,等等我,”老大一看老妈态度坚决的样子,一边穿衣服,一边趿拉着鞋,喊了一声。
桂老太没有等儿子下楼一起走,一出门就进了旁边的超市。从超市的门里向外看着,她看到老大连衣扣都没有系好,就慌慌张张跑了出来,站在路边东张西望,愣是没有发现老妈的身影,片刻之后又返身回去了。
桂老太从超市出来就去了车站,她本来想去电话亭给大女儿打个电话,说说今天的事情。可是又一想,现在说有啥用呢?她最多就是把弟弟臭骂一顿,到头来在儿女的心目中自己又成了挑事的人了。她也想去老二家,等过两天再回乡下去,那样也好对别人解释。昨天还给别人说今天要回城里,一晚上没过就回去了,这话好说不好听呐!
老二家也不能去,桂老太记得很清楚,当初老大说让她去带孩子,老二还没等老大话音落地就答应了,没有丝毫挽留的意思。这几年也去过老二家几次,在那豪华的大房子里她找不到家的感觉。那里似乎就是喝酒打麻将的地方,那里的一切都是以钱为中心,就是一个交易场罢了。自从前年二儿媳哭哭啼啼来告状,说是老二出轨了保姆,要她去断官司,再后来就没有踏进去过一步。
坐在班车上,桂老太一直在盯着窗外看,好像是被啥吸引了一样着迷。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是怕遇到熟人,她怕别人问起来不好解释。看到路边光秃秃的树木,还有那田地里没有来得及收割的玉米杆,桂老太太不由得感慨了起来:“有句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庄稼一茬又一茬收割,人也不知不觉老了。人一辈子图个啥呢?养儿养女屎一把尿一把的拉扯大了,又为他们当牛做马,老了不中用了,就被一脚踢开……”
以往的班车走走停停像蜗牛爬行一样慢,今天不知不觉就到站了。桂老太慢腾腾地抬起屁股,极不情愿的朝车门走去,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就这样一直坐下去,去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可是,现实就是现实,谁能逃脱呢?更何况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
站点上人很多,其中就有几个熟悉的人,昨天桂老太太还和他们打过招呼呢,说是自己今天要回城里了。下车的时候她恨不得把头埋进胸腔里,装作晕车的样子皱着眉头苦着脸。也许是都忙着要坐车,没有时间和她搭话,也许是人们根本就不在意她是否去城里吧,只是对着她笑一笑,赶紧上了车。她觉得那些人的笑容暗藏着深意,是对她的嘲笑。于是,赶紧提着包往家的方向走去,没有走正门,她是从后门进去的。
儿媳妇正在院子里收拾东西,一看婆婆回来了,赶忙跑过去接过了手提包。小儿子刚从粮房里出来,和老妈碰了个照面,他惊得两眼圆睁,急切地问道:“妈,您怎么又回来了?”
“哎呀,看看你,怎么说话的?妈回来了就好啊!妈早上走了之后,我咋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正想着呢,这就回来了。赶紧进屋吧。”儿媳妇剜了老公一眼,说道。
老三媳妇结婚不久桂老太就去城里管孙子了,两人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一年。她也只是从老伴儿口中听说的,说这个儿媳妇平时话不多,待人实诚,是个把家过日子的好手。如今儿媳妇这么一说,桂老太一下子被感动了,眼泪花在眼眶里打转转,真的快止不住要哭出声了。
“妈,快进屋吧,外面挺冷的。”老三也看出老妈的情绪有些不太对劲,其中原因大概也能猜到个八九分。但是他装作啥也不知道,赶紧扶着老妈的胳膊往屋里走去。
进屋之后儿媳妇问婆婆想不想吃点啥,桂老太摇摇头说啥也不想吃,晕车了就想躺一会。儿子儿媳一看老妈睡了,相随着走到了门外,又接着干起了自己的事情。桂老太其实没有睡意,也没有晕车,她只是不想说话。虽然躺在炕上,但是一刻没有停止自己的思想——该怎么向他们解释呢?
老三和媳妇一直忙到天擦黑才进门,看到老太太还在躺着,儿媳妇凑过去问道:“妈,您想吃点什么,我去给您做。”
“我啥都不想吃,你们想吃啥就自己吃吧。”桂老太有气无力地说道。
“那怎么能行呢,妈,人是铁 饭是钢,不论咋样,饭还是必须要吃的。我熬一点粥咋样?”儿媳妇双膝跪着爬上炕,对在婆婆的耳朵上说道。
“好吧,就随你。”看到儿媳妇这样体贴,桂老太再也不好意思说啥了。
“妈,我把小套间里的土炕给修整了一下,屋里都打扫了一遍,等会儿再看看还有啥需要啥,哪里有不周到的地方你尽管说。”老三一边洗手,一边说道。
“你看着办吧,能睡下人就行……”桂老太意兴阑珊地说道。
吃过晚饭看电视的过程中,都聊着与电视剧相关的话题,老三两口子儿再也没有问老太太怎么回来了,好像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一样。第二天老三下地干活了,儿媳妇在家给老太太洗被单,收拾屋子。老太太还是没有起床,儿媳妇把饭做好端过去,好说歹说总算让她吃了半碗。
第三天桂老太实在是睡不住了,没病的人躺在炕上就是受罪,感觉到头皮都压疼了。儿子和媳妇没有问起,她也没有再主动提起过如何回来的事,彼此之间似乎心照不宣。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喂鸡喂猪的事儿主动承担了起来,儿子儿媳一进门就能吃上现成饭。儿子儿媳也说过,说你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不要再那么劳累了,只要您身体好,就是我们的福分。可她总是不听,总想尽自己的能力帮他们做点事,按她的话说“力气出完了还会再生的,人闲下来就会出毛病。”
不知不觉桂老太回到乡下生活已经八年了,当初说买了大房子再让她搬回去的老大,似乎早就忘了自己的承诺,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老二一直在装糊涂,从来没有问过她为啥不在城里住了。大女儿回来过一次,她把大弟和二弟好好收拾了一顿,骂他们是白眼狼,不知道知恩图报。但是作为一个已经出嫁的女儿,还能做些什么呢?她之所以敢骂自己的弟弟,也是因为这些年来有恩于他们,两位弟弟的仕途和生意都离不开姐姐姐夫的帮助。
这些年几个子女逢年过节也经常回来,不管是真心实意还是逢场作戏,也老是说让老妈去县城住一段时间。桂老太说还是乡下生活随意,人老了也不想再折腾了,只要你们有这份心就够了。
都说时间是一剂疗伤的良药,经过了岁月的冲刷,一切都会淡去。可不是吗,几年过去桂老太当初的不快也就慢慢消失了。她是这样想的:“既然生下了他们,当父母的为他们做牛做马都是应该的,谁都会有做得不到的地方,哪有父母不能原谅子女的呢?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我的儿女也在所难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在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中,桂老太忘记了往日的不快,沉浸在了儿孙满堂的喜悦之中……
老三的孩子去年到了县城上初中,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今年年初他花了十几万买了一套二手房。那套房子桂老太太只去过一次,才六十多平米,没有地暖,采光也不太好。老三让她在城里养老,老太太说住不习惯,只呆了半个月就回来了。房子实在是太小,看电视怕打扰孩子学习,自己的有些生活习惯跟年轻人也不合拍,她觉得还是住在乡下自由一些。
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离开这座老宅子,还有一个原因——这是她和老伴儿一把泥,一滴汗,辛辛苦苦筑成的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里有她大半生的回忆。“都这个岁数了,安安稳稳呆着吧,我可不愿意将来死在医院里,想想那放过无数尸体的太平间,心里就发怵。”她时常这样想着。
她还有一个想法——嫌老三楼房面积太小。这都快到年关了,子子孙孙那么多,房子太小了坐都没地方坐。乡下这房子宽敞,几间房子都有炉子,再提前把炕煨热,一大家人热热闹闹在一起,那才叫开心呢。老头子的遗像还在上房的供桌上放着呢,让他也看看自己这幸福的一大家人……
转眼就到了腊月初十,老三说老妈要是不去城里过年,他们一家就提前回来。大女儿也打来电话,说本来想着回来过年,但是老公公身体不太好,需要有人陪在身边。老大说他给弟弟和妹妹们说好了,都一起回来过年,说是要好好在乡里玩几天,好好陪陪老妈尽尽孝心。桂老太早就开始计划了:哪个房间安排谁睡觉;每个孙子该给多少压岁钱;年夜饭该做多少个菜;初一早晨吃什么馅的饺子……
腊月二十老三一家从县城回来了,他们置办了许多年货,鸡鸭鱼肉样样俱全。腊月二十三过后就开始打扫卫生,各个房间的被褥都拆洗了一遍。土炕也提前开始煨了,怕到时候会返潮,炉子也提前生好,屋子里热热乎乎的,温度一点都不逊于城里的地暖。各种肉品该卤的卤,该炸的炸,该煮的煮,腊月二十八这天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这些都是在桂老太的亲力亲为下完成的,她怕老三和媳妇想不周全。
大年三十午后,居民点街道上驶来了四辆私家车,他们在桂老太家门口停了下来。从车里下来了十几个衣着鲜艳的男男女女,他们在街门外摆放了数量可观的鞭炮。随着第一声炮声响起,鞭炮声持续了三分多种,浓浓的烟雾参杂着硫磺的气味,弥漫在乡村上空。队里的大人小孩都被惊动了,他们纷纷从自己家里跑出来看热闹。这样浩大的声势也就桂老太家才能造得出来,如果是平常人家,光是买这些鞭炮的钱,几亩地的收入都不够啊!
鞭炮声过后,桂老太从院子里走了出来。她满脸堆笑,看着一大群子子孙孙,笑得合不拢嘴。那些男男女女从车的后备箱里提着纸箱和塑料袋,说说笑笑汹涌着走进了家门。有邻居看得很清楚,那是桂老太太的大儿子一家、二儿子一家、三女儿和女婿一家,还有离了婚单身的四女儿。这只是这个庞大家庭成员中的一部分,大女儿一家和二女儿一家这次没有回来。
厨房里老三一家三口都在忙着准备年夜饭,没有顾得上出来迎接哥嫂和姐姐,侄子侄女和外甥。老太太忙前忙后招呼着,让这个喝水、让那个吃瓜子,嘘寒问暖的。那几个小家伙跑到厨房门口探了一头,不知是谁问了一句:“啥时候开饭啊?我都饿死了。早点吃完还要回家看晚会呢。”
“嘿,真是个小馋猫!快了快了,六点准时开饭。”桂老太正好走过来,她爱怜地捏了一下孩子肉嘟嘟的小脸,笑着说道。
“好喽,走喽,咱们去玩游戏吧。”这么一吆喝,几个孩子小鸟一样快乐地飞走了,厨房里一下子清静了下来。
哥哥嫂子和姐姐们也到厨房里来了,他们无一例外地,对于弟弟和弟妹的辛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且为自己不能帮忙做点什么表示深深的歉意。然后他们感到非常无聊,把车上早就准备好的麻将拿出来,支起桌子开始了娱乐活动。
上房里早先就准备好的长方形条桌,能围坐三十多个人。在别人玩耍娱乐的时候,老三一家已经陆陆续续把年夜饭做好端上了桌。桂老太催了几遍,让玩游戏,打麻将的赶快收场过来吃饭,最后还是老大一声号令,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家人拍成三行,人手三柱香,向供桌上的祖宗牌位鞠躬祈福。然后在门外鸣炮,宣布年夜饭开始。
大家都各就各位,然后由老大代表众人致辞,首先祝老太太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再祝全家幸福,身体健康;又祝做官的能升迁,做生意的财源广进,上学的学业有成,然后举杯共饮庆贺新春。接着就是孙辈们端着饮料给奶奶和长辈拜年,大家都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一一分发。整个农家小院里笑声此起彼伏,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小孩子们图的就是个热闹,红包拿到手,囫囵吞枣地吃上几口,还惦记着自己的游戏呢。就连老大大学毕业的丫头,都抱着手机躺在炕上忘我地玩了起来。上房里只剩下十个大人和老三的孩子,大家一边吃菜喝酒,一边聊天。说着官场上的事,扯着生意场上的闲蛋,八卦着东家的猫和西家老鼠的绯闻。当然了,各有各的苦楚,家里没有外人,也就无所顾忌地说起了自己的不容易。
“越来越好来来来,越来越好……”大家聊得正开心,老大的手机响了,那首欢快的《越来越好》,在这佳节之际还真是很应景。
“喂,大姐,春节好!”老大一看是大姐的电话,连忙接起来,抢先说道。也不知对方说了些什么,他一边嗯嗯着,一边不住地点头,最后说道:“那好吧,我们这就视频。”
手机视频打开后,老大拿着手机转了一圈,让每个人都出了一次镜,大姐挨个儿拜了年,说了些吉利的话,特别和老太太多聊了几句。老太太说了一阵,怕冷落了大家,对女儿说那就这样吧,以后再聊。大女儿说那好吧,你把手机给我大弟弟。
老太太把手机递给了自己大儿子,开心的地笑了笑,又对旁边的小女儿说道:“等会儿你二姐肯定也要视频,过年就是好啊,一大家人都能聚到一起,就算不能来,也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对方……”
“好了,姐,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这样过不是挺好吗?”老大的话打断了老太太的好兴致,听起来他和大姐的通话不太愉快,“你说让我怎么办?我过两年也该退休了,退休以后如果孩子去了外地,我还把咱妈带到外地去啊?”
“谁让你带着外地去了?我的意思是让你们弟兄三个商量一下,拿出个方案,都八十多岁的人了,该考虑考虑后面的事了。”大姐在电话那头口气有些急躁。
“在农村不是挺好的吗?爹死了不也埋在这里吗,为啥单单进城就算享福呢?”老大有些不耐烦了。
“你看看,就你的思维方式,自己还觉得当局长委屈了你,当一般办事员都不是一块好料……”
“在你眼里我就这么不堪?我说呢,姐夫在位子上的时候,明明我可以再进一步,你们总怕丢了自己的乌纱帽,做事谨小慎微的,放屁都怕咂着脚后跟。现在已经退休了,还想指手画脚?请把自己的位置摆正!”
“你……”电话那头的大姐,被噎得说不出话了。
“哥,你这是干啥?大过年的不要惹大姐生气。”老二一看哥哥姐姐吵了起来,一边说着话,一把抢过了手机。他对着屏幕笑了笑说道:“大姐,别生气,我哥今天喝得有点多,嘴上没把门的,千万别往心里去。”
“要是生这样气,我哪还能活到今天?”大姐看来是在医院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打视频,他们在医院陪大姐夫的老爹。光线有些暗,看不清表情,“我给你大哥说,让你们弟兄三个商量一下。三弟买的房子有些小,几个人住不下,妈妈住在乡下总不是办法……”
“好了,大姐。这事儿你就别提了,好端端的说这干啥呢?我看这样就挺好的。”老二不等大姐说完,立马打断了她的话。
“你也是这样想的?你挣那么多钱干啥,还不趁着妈妈身体还可以,早早尽点孝心,免得将来后悔啊!”
“姐,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我一直没有尽孝心似的?我觉得我应该做得比你多吧。”说完这句话,老二把手机扔在了桌子上,气咻咻地点了一支烟,大大的吸了两口,那样子仿佛恨不得一口嚼着咽下去。
“姐,我的大姐哎,你可想死我了……”四妹一看两位哥哥和大姐闹得不愉快,赶忙拿起手机,嗲声嗲气地连着叫了几声姐,她想缓和一下气氛。“姐,今天大过年的,哪来那么大的火气?消消气吧,过几天我去省城看你和姐夫……”
“求求你了,我的好妹妹!把自己的事儿处理好再说吧,活在风言风语的漩涡中你觉得光彩吗?单身这么多年,你是玩疯了吧!有些话都传到省城了……”
“你今天吃枪药了?疯婆子,简直是只疯狗,见谁咬谁!”四妹本来想当一个和事佬,却不料受了一番责骂,气得她对着镜头毫不客气地骂了几句,然后又把手机丢在了桌子上。
这样一来,手机成了烫手的山芋,都盯着它没人再敢动手拿起来。最后还是老三放开胆子拿起了手机,他看着屏幕,犹豫了半天,说道:“大姐,您就别生气了,哥哥姐姐做得都很好。再说了,我也不是住在城里不回来,丢下妈妈不管了。我还要种地呢,我会把妈妈照顾好的。”
电话那头黑暗中的大姐沉默了片刻,呜呜咽咽地说道:“我的好弟弟,这些年你在父母亲的身上费了不少心,这些我都清楚。我对你没有给予什么帮助,你对我也没有怨言,反而是我帮助最多的人怨气最大。不管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还是虎落平阳被犬欺,总算是看清楚了人性。你姐夫退休后,没有了以前的威风,别人不用说,就连自己的兄弟姊妹都露出了本性。唉……!不说了,你就多操点心吧,经济上的事大姐给你最大的支持,那几个白眼狼根本指望不上。”说完这句话,大姐挂断了视频。
老三把手机放回到大哥面前,屋子里陷入了一片沉静,只有老太太低声啜泣的声音……
“你们的话该说完了吧?春节晚会都快结束了,我要回家……”就在这时候,三姐的小女儿不合时宜地撅着小嘴跑过来撒娇了。
“滚过去,晚会,晚会,看啥晚会呢?”三姐一把将女儿推了过去。小女儿一下子被吓到了,哇哇哇大声哭了起来。
“带上孩子,回家!”老大腾一下站了起来,说着话,自顾自的往外走去。
其他人一看大哥走了,一个个相随着往外走去,谁也没心情和老太太一一道别。几个屋里玩耍的孩子们一听说要回县城,一窝蜂地涌出来坐到了自家的车上。随着一阵马达声响起,几辆车隐入了茫茫黑夜,农家小院再次陷入了平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