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拖延症
最近我也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自己的拖延症结在哪里,我发现自己越是珍惜、郑重的待办事项越容易拖延,因为我很看重它,希望做好它,然后心里就不自觉地去模拟如果要好好做它需要花费多少精力时间有多少分支项目需要完成(哈,怎样,和你差不多吧?),一个庞大的心理负担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架设在我的身上了,每次想要“干脆做了它”的时候,反而会更却不,“不不,我要好好做准备,我要做好它”。这是一种完美主义导致的逃避心理。所以你说的对,逃避心理是症结之一。无论是你的害怕开始踏出熟悉圈去接触新的东西,还是我的担心没把珍重的东西做好,皆是如此。
然后你也提到小七说的“固有的思维模式”,最近在看李笑来的书和视频,发现他反复会提到“心智”这个东西。第一次正视这个词儿,是从彭小六的知识管理分享上,他反复提到心智模式之重要性,我那时只知其重要,却不知其为何重要,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用现在还不算成熟完备的想法去理解它,且算是“思维模式”吧,如果我们的心智不够开放,我们就很容易被困在自以为的常识中。就好像拖延症也是如此,我的心智告诉我这东西要做好它一定会很难很麻烦很复杂,你的心智告诉你要接触新的人事物一定很尴尬很不舒服,于是我们臣服在自己大脑假设的的固有思维模式下,胆怯、害怕、不敢行动。
但幸运的是,我们开始反思。意识到自己有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值得庆幸的事了,因为我们下一步,就会去想,要怎么破除它,建立新的常识。每一次行动了,就下意识告诉自己:姑娘,这真没多大点事,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反复几次,和固执的脑子作斗争。
如你所说,好在我们年轻。李笑来三十好几意识到这个道理的时候,全身冷汗一冒,懊悔自己过去多少年在干嘛,转念一想自己也才而立之年,一切都刚开始。于你于我,也是如此。
我们见面,要好好喝一盅庆祝才是。
2. 意外=出乎意料的惊喜
你说到最期待就是量变积累到质变,每天进步一点点的那种踏实感。我也是。2012年,我在豆瓣上写下一篇帖子,“25岁,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希望通过记录每天的一些收获与积累,来给自己提供一些成长的论据。当时写下了很多憧憬和愿望清单,坚持了几个月,写写停停。到今年,我开始写在效率手册上,突然发现,这种举动,与当初的行为何其类似。回顾过去,有些愿望实现了,有些愿望已经不想要了,也实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
认识灵魂深处共鸣的伙伴、找到自己热爱的兴趣点,研究2012年完全没想过的好玩的东西,收获2012年时完全没意料过的惊喜,它和我2012年“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想法好像相去甚远,又好像有所关联。我想这就是所谓的“serendipity”(意料之外的好运)吧!
我们会按照计划去实行action plan,有时候会跑偏,有时候会放弃,有时候会疑惑当初为什么选这个,更多时候是选择坚持一些东西。剩下的收获,可能会超出我们意料,这种“意外”也可以当作“出乎意料的惊喜”吧。虽然我是个计划控,但在挣扎之后,我发现“既尊重计划,又拥抱变化”真的可以让我开心很多,这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的破除吧?
3. 知识管理之人际管理
不知道你是不是对自己过于苛责,就连有不懂的地方问朋友都要说自己懒惰无用功。我并不觉得遇事问人有什么不对,知识管理中,有一个分支叫做“人际管理”,这里的意思是“知道谁知道”,我们的大脑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的事情都擅长,所以知道谁擅长什么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棒的,这样我们在需要那方面讯息时,就可以去问ta,只要ta对你有一定的好感,应该不会觉得是麻烦,这反而是你们建立新链接的好时机呢。如果这个人真的是这方面的行家,这种捷径走走、时间省省,没什么不对呀。
以上臆测是在你用了“辛苦的渠道”这几个字之后联想到的,也可能和你经历的事件完全不相干。总之,我同意收获都是需要辛勤耕耘的,不能走捷径的。但去了解某些信息,的确是有一些比较快速的方法。别让“勤奋”的思维模式绑住自己哦!
额,我也不能让“取巧”的思维模式困住自己才是!
4. 看了你第一篇故事,特别心疼你。无论是曲线救国,还是正享受着最好的资源,我们总有感恩的东西。命运未知,梦想可能也会变化,对未来充满不确定,这就是青春呢。
当哪一天我们不再去为这些梦想啊什么的迷茫,才是真的老了。
所以多好啊,我们站在20几岁的尾巴上,有通过比较才了解的宝贵,有可以珍惜的东西,也有信赖依靠你的人。
我多幸运遇到小七,遇到你们呢!
抱一个。
见到你时,才说干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