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子厚,是小学三年级,懵懂了他的绝句《江雪》。只觉怪人一个,独致深山,孤处老林,独钓寒江。还冰天雪地!还廖无人迹!
后来参工,娶妻生子,买房购车,上班休闲,日子倒也惬意。闲暇之余,竟然爱上了钓鱼,而且乐此不疲,近乎于瘾君子。一有空闲便串钩理线,擦竿补伞,购竿买料;周末一来,便呼朋引伴,抛妻弃子,披星戴月;甚至驱车百里,驻扎水泊,夜不归宿。每逢爆护,则大宴宾客,胡吃海喝,心意满满;每遇空护,则怅然若失,遗憾万千,期待下次。就这样,居然就钓了几十年!
近年来,鱼获越来越少,时常空军,也就兴致聊聊,近于封竿收钓。说起钓鱼之事,便喟然于环保愈下,恨恨于电鱼药鱼,叹鱼之难钓,兴之所漠!有时连续数周,转战各处,钓遍诸水,还是收获疏疏,牢骚之余,便自嘲:哥,钓胜于鱼;哥,钓的是山水!
便想起了子厚,想起了他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延绵,万籁俱寂,空谷绝响,苍松覆雪,万径无人;冰雪锁江,寒气逼人,孤舟横江,独钓一人。这是怎样的一幅写意呀,没有碧树红花,没有亭台楼阁,没有红炉软香,更无笙歌美酒。只有一片白,间或些许黑。一蓑一笠,一竿一篓,一舟一人,就点染了整个画面,点染了整个唐朝。一首《江雪》,在无数丹青笔下,演绎出多少写意!
钓鱼者,大致有三类:
一者家贫,在乎美食也。郑板桥《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余粮炊饭放船归。”钓鱼鬻钱,以钱购粮,钓罢归家,妻子可食矣。若无鱼而归,举家皆饿,何其悲也!
一者心闲,在乎山水也。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参岑“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钓不为鱼,自有收获,可谓快哉!南唐后主李煜《春江钓叟图》:“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扁舟一只,钓竿一只,春花一湖,美酒一樽,清波一顷,此景此情是多么美妙,多么惬意,有此生活可做小仙。
一者沽名,在乎名利也。此类人不为鱼,亦不为景。他们钓的是政治,钓的是功名利禄。沽名钓誉,眩世炫俗,君子观之,皆所不取。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垂钓渭水,钓的是周武王,难免沽名钓誉之嫌。至于袁世凯垂钓恒河,却日理万机,手握大权,算是沽名之集大成者。
但,柳宗元不在他们之列,不属于任何一类人,他是独一无二的。他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父亲柳镇身居要职,能诗善文,积极用世,刚正不阿。母亲卢氏笃信佛教,贤妻良母。他身于长安,长于长安,青年随父宦游。20岁入乡贡,21岁进士及第,8岁作蓝田慰正六品,迁监察御史,累迁太子少师。才华横溢,春风得意。
真可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805年顺宗继位,重用王叔文,高调革新。柳宗元一跃官至礼部员外郎,官从正四品,与王叔文主持革新。他主张:抑制藩镇,强中央;减少乡里吏,削宦权;贬谪贪腐,整税收;废除宫市,罢五坊。
他的改革主张 一字千钧,入木三分,针针见血,直击要害。呼百姓之心声,切当权之命脉。怎奈顺宗多病,旧党太强。同年八月顺宗被迫內禅,革新失败。9月柳宗元被贬邵州刺史,11月再贬永州司马。815年刚回京,武党又将之贬为柳州刺史。819年宪宗大赦,敕召回京,11月诏书未达,柳河东已病逝柳州,享年47岁。一代贤臣,正当壮年,却客死他乡!
悲哉,子厚!
左迁永州,到任无居,暂寄“龙兴寺”,半年后,母卢氏病逝,戴罪之人,不可进孝,抑郁而病,形哀骨毁。“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水火互攻,内消肌骨。”但河东先生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转研哲学、历史、文学、书法。作《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作品500多篇。
《江雪》就作于永州任上。这样看来,柳子厚的钓,就非同一般了。
他钓的是:孤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身一人,飘泊异乡,举目无亲,小人诋毁,众人避之,此乃孤也。怀才不遇,论断非凡,石破天惊,此乃独也!“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子厚,就是一只孤雁,一只被离群的孤雁,只因他卓尔不群!
他钓的是:傲气。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独往于千山万径,独钓于冰雪江面。一人立于冰天雪地,千山万径只做背景。风雪偌大,能奈我何?嗍风侵骨,又奈我何。不耽于富贵,不求于权势。不做墙头的芦苇,不做无痕根之萍。“墙脚数枝梅,迎寒独自开”他是傲霜之梅,“ 劲直忠臣节,孤高烈女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他是孤幽之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是清白之石。
他钓的是:理想。他虽然被贬,但初心不改,一心为民。兴办学堂,废除家奴,破除迷信,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西方碧树,望断天涯路。“生有高名,殁为众人望”,柳子身体力行,励材尽能,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柳州子民在罗池畔建罗池庙,作衣冠冢以纪之。
郭沫若为柳候祠题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枝;春秋报事,福我寿民。写尽柳子厚朴实无华,勤政为民。苏轼曰:所贵手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高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也。严羽赞之: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子厚才学不愧于唐宋八大家!
呜呼,柳柳州!钓胜于鱼,岂我被辈可比。吾又何必,于无获处凄凄焉。
(17年11月6日夜,作于金华中学。感谢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