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讲述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清晨看了《看见》的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是活着。还记得那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春天,充斥着人们的恐慌和满大街的消毒水味道,路上的人们带着口罩,行色匆匆、满眼写着警惕。2003年,非典肆虐全国。
记得那一年还在上小学的我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白醋,菜市场一片狼藉,空空如也只有几家小商贩还在摆着摊子,那时候所有跟有效治疗非典的药方子全部一售而空,可怕的是那时候还有人拿着兑了水的白醋长了好几倍的价格。趁机大赚了一笔呢。
有时候人的冷漠会直接把人狠狠的打倒,不说远的,小商贩为了多赚点钱的小伎俩,加了瘦肉精的,兑了水的,不仅害人又害己。现在马路上的呢,有人摔倒了该不该扶起来这又是伤脑筋的问题,这点我说来甚是愤怒,前几天不小心骑车摔了一跤,就躺在路边,我内心os会有人来扶我起来,但是看着一辆辆车,一个个人从身边眼睁睁的看着你,冷漠刺痛着我,忍着痛站了起来,用尽自己的全身力气慢慢起来,哪里摔倒了哪里在爬起来。
清晨看完这一章节有些害怕和难受。刚开始的几位病人被安放在没有任何治疗措施消毒措施的破旧房屋里,没有生还的希望,我好像是看到了他们绝望的眼睛,是得不到帮助的绝望,是无法把握生命的绝望,内心里会不会也有一些怨恨呢?生这么大的病却没有安排在好的病房里,没有得到好好的照顾,连家人的面也没办法见到,那种无助之感谁能了解呢?
当然人们都会自动避开有可能感染病毒的人,希望被避开的人会理解,这不是没有人情,这是自保的人性。可是,在脑海中假想出他们的眼神,心里除了可怜、无奈,还有什么也帮不上的自责。
最后,给柴静信的那人让我产生了兴趣。为什么会在那样充满恐怖和自己生命岌岌可危的时候,产生爱呢?是一个人久了,在危险时候需要人陪么?需要人分担自己和对方的精神负担?
一章关于非典的文字,里面夹杂着太多情绪,害怕、无助、勇敢、感动、不知所措、怜悯和爱。
希望自己在面对劫难时会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