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电影让人过瘾,有的电影令人愉悦,但是好的电影一定是引人思考的。
这部动画电影风格特立独行,简陋的画面和简单音乐混响,让这个作品像纸片一样,仿佛要拆掉所有装饰,去掉所有的肉,只为凸显骨骼。但是:虽然画风简陋或者说丑陋,但是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能让观众辨认出来,不是靠名字辨认,不是靠及其特殊的标记辨认,可见在塑造人物上下的功夫,另外每一个场景可能都是有显示生活原型的,包括每一家路边小店每一张小广告,每一张普通人的脸,每一辆车和每一个包。引擎,手机铃声,关门声,取材很真实,作品也很现实。
从故事情节上讲,是一个黑吃黑的不合法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宁浩的《无人区》无法纪的社会真实的丑陋,但是故事的各种节外生枝让我想到了一连串的烧脑电影,每一个节外生的枝都有它的因,也在错综复杂中酝酿出了果。
歌给懂它的人听,电影给欣赏它的人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是谁?这个问题我思考过两回,第一回是出差时在酒店不小心看了宇宙超级无敌大烂片《上位》,第二回就是这个电影,(前一部我至今没想明白拍给谁看),这部我从电影院往回走想了一路,首先应该是年龄大一点的,因为年龄大一点的人心静,这部电影如果只看表面那就是浪费时间,看电影也是在与创作者沟通的过程,它需要平心静气去沟通去交流,同时年龄又不能太大,不能到40,40就不惑了,都不惑之年,自然不一定纠结掰扯深挖细找这个不太光芒万丈的作品。所以它的主要观众群体可能是28岁到38岁的80年代人,这么想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场景,每一个场景都是城乡结合部的风格,不是现在的城乡结合部,是10年前的15年前城乡结合部,是80年代的人在青春期看到的城乡结合部;另一个是思考的问题,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背景和思考的问题或者面对的,比如:女朋友整容,比如没钱结婚,比如想去旅游回归田园,比如渴望子女读书成才,比如创业这件事应如何操作,比如如何面对知己好友合作伙伴的背叛,比如该信什么信仰该何去何从?这是恰好都是被社会逼疯了的80年代的人思考的问题。
电影想表达什么?我从电影中获得了什么?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是有内心追求,渴望精神寄托,企图抓住机会改变现状的人,举个例子:每段因第三者破裂的婚姻,那个出轨的肯定是有错,但是有它的因,在它看来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条件出现了他才出的轨,电影给我的也是这种感觉,事有对错,但是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因,这种因无关对错,只看发展。所以,现实总是在考验人性,被现实打败扭曲酝酿后的人性更为复杂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