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关系是人类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它的良好建立影响着成年人人格的发展。这种关系从婴儿时期开始,通过母婴间的互动、情感交流以及母亲的行为模式,逐渐在孩子的心理发展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进而影响其成年后的人格特征。
当婴儿有某种需求时,他们通常会哭闹,因为他们只能通过躯体来表征并表达他们感受到的威胁。如果婴儿哭闹能得到照料者及时的回应,就会让婴儿与环境、情感和事件有相关联结,体验这种感觉。比如,婴儿哭闹,妈妈把孩子抱起来,身体直立后,婴儿能够与环境进行视觉交流,形成神经路径,这就形成了身体姿势与环境的关联;妈妈及时的回应,会让婴儿从痛苦中马上平静下来,激活了副交感神经系统,会降低婴儿的心跳速度,还能激活他的神经系统,让他和妈妈交流,进行情感联结;婴儿哭闹以后,妈妈及时出现,让婴儿感受到“妈妈一直在身边”和“痛苦感消失了”两个事联系在一起,这样会让婴儿不会体验到严重的痛苦。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对成年后有哪些影响呢?
安全感与信任感
母婴关系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如果母亲能够及时、敏感地回应婴儿的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孩子会建立起对世界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会伴随其成长,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在母婴关系中,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人重要他人,其行为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对他人的信任感。一个值得信赖的母亲会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依恋模式
上一期讲过,孩子的依恋模式有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迷恋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不同的依恋类型直接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建立。
自我认知和自尊
母婴关系的互动方式影响婴儿的自我认知和自尊水平。如果母亲能够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孩子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高自尊。反之,如果母亲经常批评或忽视孩子,孩子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和低自尊。
情绪影响
母亲在情绪表达、对孩子情绪反应及情感支持上都会影响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一个能够稳定、积极回应孩子情感需求的母亲会帮助孩子学会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一个冷漠或情绪化的母亲则可能让孩子在情绪调节方面遇到困难,造成不稳定的情绪表达。
社交能力
在母婴关系中,孩子通过观察母亲的行为和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来学习社交技能。如果母亲能够给予孩子良好的社交示范和支持,孩子会更容易掌握社交技能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婴儿在出生后几个小时内就可以辨别出母亲的气味。这个气味可以让婴儿放松,也可以让婴儿陷入恐慌。
如果母亲对婴儿的等待时间理解错误,那母亲的回应就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就难以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婴儿的交感神经系统逐渐被唤醒,婴儿就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难以学习如何安抚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这类婴儿哭闹的就会更严重。
所以,母婴互动是母爱的表现,要想拥有和谐的母婴关系,母亲需要了解婴儿的特点,注重情感交流,创造亲密关系,尊重婴儿的意愿,持续学习和提高等方面进行努力。只有这样,才可以给婴儿创造一个温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母爱得以传承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