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各位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开启《被讨厌的勇气》第一天的共读。
图书简介:
这本书是由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两位作者合作编著的。
岸见一郎原本是一位哲学家,在思考“幸福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接触到与弗洛伊德和荣格并称为 “心理学三巨头” 的阿德勒的思想,并深感认同,此后致力于研究和传播阿德勒心理学,并帮助许多年轻人找到了幸福。
而古贺史健则是一位擅长于对话体裁的作家,无意间偶遇阿德勒的著作后,被阿德勒的思想魅力所折服,并想把阿德勒深邃而实用的思想呈现给更多人。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两位作者精心提炼出阿德勒心理学的精华,并采用源于希腊古典哲学的对话式体裁,通过书中哲人与青年的精彩辩论,教导我们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怎样斩断过去的沉重枷锁,应对纠结的人际关系,从当下的生活中洞察人生的意义,从而帮助我们找到获取幸福人生的金钥匙。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一、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一提到心理学,人们往往只想到弗洛伊德或荣格,但在世界上,还有一个人,也很重要,他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领域的三大巨头。
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
他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是,两人后来因观点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全球畅销书《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曾评价阿德勒为“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而且其著作中也体现了很多阿德勒的思想。同样,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的许多内容也与阿德勒的思想非常相近。
在作者看来,阿德勒的心理学可以说是与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因此,作者认为,阿德勒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更是一位哲学家。
二、 “原因论”与“目的论”的区别
前面我们提到了阿德勒是由于和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的观点上面产生了对立,最终导致了关系的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那么阿德勒的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原因论”和“目的论”。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中,他提到,我们现在所遭遇的不幸,其实是由于我们心灵在过去所受的伤害所导致的。而阿德勒则否定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我们现在的任何经历,并不是由过去所导致的,而是由我们自己所赋予的意义导致的。
三、相关案例
案例1:成年男子闭门不出
比如有一位男子,他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不肯出门,其实他也非常想要出门,但是他一想到要走出房间,立刻就会感到心悸不已、手脚发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创伤心理学说来解释的话,那么,导致这位男子闭门不出的原因可能是来自于他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比如他可能在童年的时候遭遇到了父母的虐待,或者没有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才会让他惧怕和人的交往,导致他整天闭门不出。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是不是所有在童年遭遇过父母的虐待、从来没有体验过人间真情的人,他们在成年之后都会导致惧怕和人交往、导致闭门不出呢?并不是这样。所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并不完全成立。
也就是说,我们的过去并不一定决定我们的现在。所谓的原因,也并不一定导致现在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这位男子他会闭门不出呢?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他想不出去。
那么为什么他想不出去呢?是因为他不出去会得到一些好处,比如说父母可能会更加关注他,他会得到父母更多的照顾,因此,每当他想要出门的时候,他就会给自己增加很多不安的情绪、焦虑的情绪,也才会导致他的手脚会发抖,心脏会心悸不已。甚至有可能他还会出现剧烈的头痛、腹痛等症状。
而这一系列的症状,其实都是为了达到他“不出门”这个目的而产生的一些手段而已。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原因论”和“目的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原因论”更多是把当前的症状归结于过去,而“目的论”更多的是看到导致当前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那我们可能就会陷在过去的问题当中而不能自拔、止步不前,但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去关注当下的目的,才会找到问题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从而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2:父母训斥孩子
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很多父母,每天都会跟孩子打交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难免会跟孩子发脾气,甚至在孩子面前暴怒。
那么大家设想一下,让我们对孩子产生呵斥的行为,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很多人会说,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呀,所以才会导致我生气,所以我才会发脾气,这是大家普遍的一个逻辑。
这个逻辑其实恰好符合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也就是我们的所谓原因会导致我们的行为。因为孩子不听话,所以导致我们生气,因为我们生气,所以导致我们暴怒、发脾气。
而在阿德勒的心理学当中啊,强调的是目的,也就是我们探究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设想一下,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当孩子产生一些不听话行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只能用这种暴怒、呵斥的方式来对待呢?如果我们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孩子是不是也能够意识到他的问题所在呢?但是为什么我们就没有采取这种心平气和的方式呢?
其实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会觉得这种心平气和、讲道理的方式太慢了,我们想通过更快捷的方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提高我们的音量,通过这种愤怒的情绪和方式来震慑住孩子,让孩子能够尽快地听我们的话。
所以,我们不是因为生气而愤怒,而是因为我们想要愤怒,所以制造出生气的情绪。愤怒,其实是我们想达成这种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这就是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论”。
四、总结
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的共读,为大家打开一扇心窗,让大家对自己能够有更深入的一个了解和认识。
当我们能够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够更好的爱自己,爱他人。
衷心地祝福大家能够在这本书当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作者:@春艳读书,“爱德读书会”发起人,职场妈妈一枚。从事教育培训17年、阅读推广9年、四点半早起7年。定期分享经典好书和教育心得,成长路上与您结伴同行。
PS.第6期读书会将于3月22日周一开启,共读书目为《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欢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