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艺术还是商品
众所周知国产电影保护月是每年的六月份到八月份,官方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国产电影,增加院线排片量给国产电影更多的生存空间,提升国产电影发展的信心。但实质上却造成了一部分电影人和机构的不思进取,大量的商业元素参合其中,反倒阻碍了中国电影的进步。
正是因为在好莱坞大片的强烈冲击下很多国产片的票房连本都收不回来,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国产电影保护月就这样诞生了,在观众心中好莱坞大片已经成为了品牌,而对国产电影的一再失望使国产片的生存空间降低。本质上说不是因为好莱坞太强而是我们太弱了!正是因为我们弱所以我们更需要学习,保护月的出现无疑阻碍了我们的学习过程,国产电影与国外电影失去了对比于竞争。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有句台词是:国有南北可是拳有南北吗?同理可证电影也是如此!这是世界上有国家之分,有人种之分,可是电影有吗?艺术有吗?正所谓一味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可能国产电影保护月是一种商业形式,是对国产片的保护,但是在我眼里电影是独立的一个整体它不分国籍,不分人种,它需要的是电影人之间的互相学习与竞争,将艺术更好的展现。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到: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中国电影应该承认自己本身的缺憾,以谦虚学习的态度去思考对电影有着更高的追求,而不是一味的把电影当成商品,等着通过保护月制度去赚钱。冯小刚说过:中国之所以出现垃圾电影是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反观如果市场上不在有垃圾电影,那么这个说话就不成立了。而如何去定位什么样的电影是垃圾电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连豆瓣神片《肖申克的救赎》都有人吐槽,就如同王家卫拍《花样年华》本来就没指望孩子们去看,每个电影有它特定的服务群体,可能在我们眼中的烂片就成为别人眼中的大作。但无可置疑电影是艺术也好,商品也罢保护月并不能让这个行业进步,相反它让观众的阶段性审美停留,这就使观众变成冯导口中的垃圾观众,也就成就了所谓的烂片。没有思想的电影是快消品,没有票房的电影是自话自说,保护月就破坏了我们对于电影的评判标准,它就成就了没有思想电影的票房,也使有思想的电影变成了自话自说。
我们要思考电影到的是艺术还是商品,如果说下定义太极端,那就去评判电影更倾向于艺术还是商品。这也决定了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实质性作用。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里面不止一次谈到电影的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电影在艺术与商品间不断摇摆《美国往事》就因其商业化放映时把四个小时的片子剪成两个小时,只是为了增加排片量保证票房收益,遭受到了蔡昂的反对,对于大多数导演来说电影是艺术,连公认的商业电影人张艺谋也会为广告的植入而在片场发飙,而对于投资商、放映商来说电影是商品,这就使观众夹在其,连本身制作者都迷茫却要求观众,真的是滑稽。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上映前大量的宣传,实力派演员的运用,口碑良好,却发生了观众离场的现象,前不久上映的纪录片《二十二》居然发生了观众与影院发起争执,觉得被欺骗,可见当一部电影过于的艺术就忽略观众本身能否去接受。而过于商业呢?就会像《王牌逗王牌》、《悟空传》骂声一片。一个导演拍出全明星阵容的商业片被观众骂,拍出镜头丰富的文艺片会被投资商骂,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像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和韩寒的《乘风破浪》对于这个度的把握就很好。这就说明艺术与商业之间并不矛盾!国产电影保护月可以有,但要保证质量,最起码尊重观众,观众花钱不是来看你打广告的。电影是在工业的方式运载艺术,终点在哪里没人知道,但是起点告诉我们电影的本质不是商品,你可以商业化但绝不可以不尊重艺术,所以吴宇森才会说:无所谓艺术不艺术,商业不商业,打磨自己的水平才是最重要的。而另一位导演王小帅认为:中国电影过去不把电影当成商品,现在却过于追求商业化,一窝蜂地都扑到了钱上,这是最大的问题,我坚信电影是一门艺术。所以说电影最起码要有一点文化尊严和自信,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所忽悠。我们之所以被忽悠是因为中国电影目前是导演中心制?还是制片人中心制?已经变成了投资商中心制了!我们不清楚《芳华》、《心理罪》原定今年国庆档上映为什么撤档了,如果不撤档绝对成就不了如今的《羞羞的铁拳》我们不去评定《羞羞的铁拳》好与坏,但至少它信仰缺失,职业化程度不够,只是单纯的消遣工具。保护月的背后是中国电影的脆弱。电影是艺术还是商品取决与个人认知,总体来说还是陈可辛说的好:做好分内的事情,艺术不艺术留个后人去评定吧。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国产电影保护月《战狼2》和《敦刻尔克》同期上映的话,是吴京的沙文主义?还是诺兰的真实人性?国产电影保护月到底是让中国电影人更自信还是更自负了呢?我们不去直接下定论保护月的好与坏,毕竟存在即合理这是一个两性的事件。但要清楚作为未来电影人的我应该如何做好;如何让观众鼓掌;如何让中国电影独立;如何让华谊、中影成为第二个好莱坞;如何打破常规,寻求风格化的突破;如何告诉人们电影它是艺术,告诉世界made in China is very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