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个HR一起吃饭,说起关于人员流动的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话:“现在的年轻人太喜欢折腾!”是的,好多年轻人分明不具备过人的才华和实力,却也要盲目的跟风。好好的工作,说不干就不干了,非要挤破头去追求世界500强或者辞职创业,几年后回到原点,连从前的公司也挤不进去。
突然想起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做淘宝的朋友,一款衣服明明只要80块,两年了都没卖出去几件。她突发奇想,把标价改为了600,想着等到三八节打折,没想到一周之内就卖出了五十多件。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经济学上把这种物品价格越高越能引发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价格低的物品反倒容易陷入滞销的反常现象称为凡勃伦效应。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由于某些商品对别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地位的高贵,收集名画显示雅致的爱好等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这种消费随着社会发展有增长的趋势。
由于消费者可能是想要通过使用价格高昂、优质的产品来引人注目,具有一定的炫耀性,因而这种现象又被称为“炫耀性消费”。
心理学家为了验证凡勃伦效应的真实性,曾经做过一个试验:邀请了30名企业家、30名中产阶级和30名经济条件一般的人,他们将两件相同的衣服分别放在街边和商场进行销售。同样的衣服,在街边标价50元,在商场则标价3000元。接着,他们请这些实验者先到街边地摊,让他们触摸衣服的质地和试穿,再请他们到商场看同样的衣服,然后让他们做出购买的判断。
结果发现,有30名企业家、19名中产阶级和12名经济条件一般的人表示会在商场里购买衣服,仅有2名中产阶级和7名经济条件一般的人表示会考虑地摊的衣服。其他人则表示不会购买。
在这个实验中,85%的人认为地摊货是假的,12%的人表示说不准,剩下3%的人认为两件衣服是一样的。
同时,30名企业家表示一定要购买商场的衣服,如果购买地摊货是一件很丢脸的事。30名中产阶级人士则认为商场质量比较有保证,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一定会去商场购买。令人意外的是,剩下的30名经济条件一般的人中有25人表示有条件的话会选择去商场购买,而他们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3000元。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经济阶层的人都逃脱不了凡勃伦效应。
事实上,凡勃伦效应也是名牌效应。人们对商场衣服的偏好是因为存在一种普遍的认知:商场销售的是正品、高档次的商品。高档次的商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在中国的业绩节节攀升,也有很多的国人选择了外出购物,消费之高,让世界为之振奋。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愿意选择所谓的高价正品呢?
首先,当人们购买下某个奢华品牌的物品,心里就会产生“成功”的荣耀感,并以持有该奢华物品作为外在身份的象征。
其次,这是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的错误认知导致的。人们潜意识里会认为高价的、昂贵的、稀少的、难以获得的物品才是好的物品。相反,廉价的、繁多的、容易获得的都是质量低劣的产品,并会影响持有人的外在形象。
类似的心理还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功源自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对“艰苦得来”的东西的普遍认知。我们的长辈也特别喜欢以这样的名言警句来教导孩子,等孩子长大之后,艰苦的意识就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孩子心里。
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折腾。很多时候,他们的折腾都来自于这种“艰苦式”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越是容易做的事情越没有价值,轻易得到的工作不值得珍惜,越是难以追求的人越想努力争取到手。这一类型的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不是从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去入手,而是喜欢兜一个大圈子,最后常常事倍功半。
所以,当你非常辛苦,拼命折腾的时候,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落入了“凡勃伦效应”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