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中遇到一件事,触动很大。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生产浮法玻璃的企业,而我所在的部门则是玻璃生产的源头:原料部门,我们的工作就是将玻璃生产的各种原料按照需要进行粉碎或者干燥,并投到各个料仓去。其中,有两种原料是大块的矿石,需要进行挑选后粉碎。我们有两条生产线,一线是04年开始生产的,二线是08年开始生产的,对应的,也有这两个时期分别建造并投入使用存储这些矿石的库房。
两条线的库房都是同一家公司设计的,但施工单位不一样。一线投入使用后没多久,发现库房的房顶太矮了,翻斗车不能直接在库房卸料,于是,二线的屋顶进行了加高,改善了这个问题。
十多年的持续生产后,现在发现了新的问题:一线库房墙壁上的钢板是施工时先将钢板扎好,两张钢板之间焊接上连接的钢筋,再在里面浇筑混凝土成为一堵墙,这样,钢板与墙面就是一体的,完全没有缝隙,到现在用了14年,仍然好好的。
而二线则是先做好了混凝土的墙,干了后再在墙面是贴钢板、并在钢板与钢板之间的缝隙进行点焊,而不是满焊。到现在刚好十年,经过十年铲车与石头的碰击,墙面上的钢板已经变形、翘起、部分脱焊。有一次翘起的钢板弹起的石头还将铲车的挡风玻璃打碎,不得不找人好好地大修一番。一线有问题的,当时看到了就在二线开始修建时就得到改善,而做得好的地方,刚开始没有对比,也就没有照着执行,只有在后来的工作中才看到各种做法的利弊。
这让我想起逻辑思维里有一期液晶演义里说的:在液晶行业,日本的专利大多数是实验室技术,让人感觉就是那种高大上的科学研究,往往让人会联想到实验室、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各种实验设备等等。但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专利大多是哪些方面的呢?大多是液晶面板大规模制造方面的创新,是属于工厂技术。
与实验室技术不同,液晶产业的发展显示出另一种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的技术,就是工厂技术。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液晶企业,后来大量积累的都是工厂技术。韩国企业疯狂的进攻性投资战略,让他们在工厂技术上一举领先,赶超了日本企业。
什么是工厂技术呢?
比如,在液晶生产中,避免灰尘是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液晶生产对无尘的要求,比同为半导体的CPU还要高。生产CPU,是在一个大硅晶圆片上切割出很多小硅片,分别制成CPU。如果有尘埃进入,只是相应的那几片CPU受影响,其他大部分硅片不受影响。但是液晶不行,液晶屏是一整块大玻璃。同样是混入10粒尘埃,CPU生产只要剔除那10片CPU即可,其他的还是合格品;液晶屏则是出现了10个不发光的坏点,整块屏因此就算不合格,彻底报废了。因此,液晶生产对无尘车间的要求非常高。无尘技术本身并不复杂,在实验室中很容易小规模做到。但在实验室中做到没什么意义,重要又困难的是在大型厂房中做到。几十米高、各种设备轰轰运转、人来人往的巨大厂房,建成无尘车间,这完全是另一套技术。重点在于,这种技术只能在当时当地逐渐摸索、改进,不可能事先在实验室中完成,然后简单转移到工厂中。这种只能在当时当地、结合实际生产而积累的技术,就是工厂技术。和实验室技术相比,单个的工厂技术或许不那么高深,甚至很不起眼,但大量的细小改进、点滴窍门积累起来,就成为一套竞争对手更难复制和超越的大技术。这种技术甚至都不能用一本说明书来教给你,很多技术细节是存在于各个层次员工的脑子里。
《光变》这本书里介绍说,京东方刚投产某条液晶生产线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良品率低,只有60%左右。低良品率当然会让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工人们每天都要挥舞大锤砸碎不合格的液晶面板——简直心疼死了。
怎么提高良品率呢?不知道,大家只能在想得到的地方一点点改进。今天弄弄这里,明天弄弄那里,把尘埃的数量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出乎大家预期,良品率居然达到了95%!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黑科技,有的只是在生产现场无数点滴的改进和调整。
正是需要在工厂里长年累月地观察、积累经验,有些事情才能看到需要改善的地方。这也是我们生产人员的价值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