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

护送

借用一下

        今日无事。昨天已经约好,跟两三年未曾谋面的柳布衣院长,喝茶聊天。最先是因好友王的儿子在柳院长的棋院学围棋,后来我们又一起吟诵经典,玩玩太极,到过柳院长桥北的家里,到过位于白鹿寺的正觉学院,到过明良大和尚的方丈室,聊天、喝茶、吃热干面,那个正宗的山西陈醋,特别有味道。所以跟柳院长算是比较熟悉了。

        上午呢,我想好了,先去移动营业厅,改个套餐,没必要99元的和家庭了,改成18元的基本套餐即可。移动八点半上班,我们约定的见面时间是九点,正好接上。

        八点就吃完早餐出来了,等了两分钟过马路,看着10路公交停,等我过完马路它已启动,招手,司机不愿意停了。于是我决定走去鹿角园的移动营业厅,当做散步。

        等走到检察院那一段,见过来两婆孙,奶奶左手打着一把大黑伞,右手举着一把小白伞,替孙儿遮着细雨,孙儿大约三四岁,背着小书包,迈开大步,甩着两只小手,而又不紧不慢地在走。奶奶专注的看着孙子,身体往右倾斜,生怕雨淋到了孙子的衣服。由于她两个手都没空,又要目不转睛的照看孙儿,所以只能用眼角余光去避让行人了。       

        我远远的看见这一幕,是最熟悉不过的祖辈对孙辈的照看与护送了,上学路上的护送。

        我岳母当年送女儿去读幼儿园,还不是这个阵势,一般是岳父岳母一起,一个背着我女儿,另一个拿书包、水壶与零食等等。三岁刚进小班时,女儿哭闹,不肯读书,从外公外婆在教室外等候,到全程接送,到校车接送。慢慢的适应。

        回想我读书时,启蒙读一年级,是队上一个堂哥带着我,他还要帮我肩一把木椅子,学校只有课桌没有椅子的,我就那样启蒙读书了。此后,每天早上自己或同队的孩子一起上学,晚上再回来,路程有五里,沿着公路走,中饭在学校搭餐,只蒸饭,菜自己带。有一次,路程中间那个队的高年级同学,在到达他们三丘田时,把我扣留下来,要打我。回去后我小叔叔知道了,当夜跑到邻队去,找到那个孩子的父母,严重警告他们,要求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能再这样当路霸了。此后再也没发生过类似事件。

        那时候,社会治安非常好,孩子一个人在路上走,根本不用担心丢失,走错了别人还会问清了送回来。

        我经常去帮大人放牛。有时跟小伙伴玩去了,牛跑出去好几里路,急的大人们到处找牛,一般别人看见了就会告知,绝不会隐瞒。如今呢,偷鸡摸狗的事情太多了,牛需要时刻看着,何况是小孩子,出去时绝不能一秒钟不看着。

        女儿搬到益阳市来读幼儿园和读书后,岳母送过接过,校车也搭得多。到了十岁,就可以自己走路上下学了,但我们要求有同学同行,不可单独走,万一单独走,也决不可理睬陌生人,不可吃别人给的任何东西,要走人多的地方。然后给女儿配一个手表手机,可以时刻打电话联系。

        而我小时候呢,去外婆家有三十里山路,经常自己走路去,或者兄妹们一起去,家里是从不会担心被拐骗的。

        今天,无意中看到这个奶奶护送孙子去读书的镜头,既熟悉又新奇,触动了我心中的记忆,联想到四十年以前的社会状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了,可是很多东西却变化太大了。

        与柳院长的聊天中,提到当今私塾教育,有一些孩子走入迷茫,根本原因,都是家长先就迷茫了。到底怎么样的教育方法好,首先需要家长自己懂,所以,教育好家长才是当务之急,其次才是如何去教育好孩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送鱼给别人,不如送网给他。对待孩子也一样,要让他充分自由去体验生活,懂得人生的意义何在,懂得读书的最终目的何在,如此他才会自动自觉去学习。而一味的送去补习班,甚至陪孩子做作业,都不是明智之举。

        孔夫子开创先河的私塾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因材施教。每个孩子学习的内容、学习方法可能都不同,但绝对是最适合那个孩子的内容与方法。其次,古代文人读的书,都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宗旨的,也就是说立志很高、格局很大,而不是现在的要考取名牌大学,要得高薪岗位,老师对学生也只有一个教学模式。再次,古代的书都是系统的,这跟群经之首的《易经》关系密切,世界是一个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合一,叫做“天人合一”。所有事业、学问,都要追求平衡,阴阳五行平衡,中不偏、庸不易。所以古人读书后,要么中举中进士走入仕途,为国为民出力;要么在乡里耕读传家,替乡亲们做些应酬、堪舆、中医等等文人的事情,其实也是为国为民解忧。书生直接可以带兵打仗,立功了可以做封疆大吏,因为他们学习的知识是系统化的,不光会做事,还会做人。考虑问题不光会看表面,还会看本质,因为阴阳是合和的,阴就是看不见的部分、阳就是看得见的部分。阴阳是统一的,不可偏颇的。因为立志高、格局大、系统化,所以是现代教育无法比拟的。当然我无意贬低现代教育。

        每天亲自去护送,终究有无法护送的一天。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世间的一切,学习只是过程,学了还得会用,目的还是“如何面对世间万物”。也许,自己打着雨伞,与同学们一起开心的去上学,那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同我小时候的那样。

        我们看自然界,花草只负责播出种子,小花草得土壤阳光雨露滋养,绝对可以自己成长起来,从不需要别人的扶持。该开花就会开花,该结果就能结果,不需要别人的提示与帮助。

        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孩子的潜力,他们本来就富有潜力,你只要正确去引导、激发就行,第二把握好方向,花草树木不能斜着长,直着长才能长高。然后第三把握好时位,时位是《易经》里面的概念,时就是时间、时机,位就是空间、地位。万事万物,都是时空的结合体。在一定的时位,必须做正确的事情。比如乾卦的六个爻,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三夕惕若厉,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不同的时位,龙有不同的表现。孔夫子对于自己一生,也有过精确定位,他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关于护送的话题,暂且聊到这里。欢迎亲们一起讨论教育的话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