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诗友,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你在准备出书之前,把整理好的诗稿发给我,希望我能提些评说性的意见。由于杂事缠身,时间有限,加之我对诗歌的实践和理论的探讨都还处在进一步深入之中,尤其是欣赏诗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固有特征,决定了评说诗歌在任何时候,你也别指望,谁能一言九鼎,一呼百应。所以,对你的诗歌,我也只能是说说我的一家之见。假如还能对你、对读者有所启发或帮助的话,那对于我来说,简直就该谢天谢地了。
当下,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谁还有工夫读诗、写诗啊!对此也无需什么感慨万千,诗运历来如此。否则的话,古人也就不会有什么“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的说道了。正是在这一客观背景下,你还能坚持读诗,写诗,还要结集出版诗,这不能不说是诗之今日不幸中的大幸!
说到底,诗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分三六九等。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噪声四起、眼花缭乱的当今社会,诗人同样面临着现实的冲击和挑战,同样需要应对和选择。每一个真正的诗人都会面对自身的位置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特别是在东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自然会有很多人变得现实起来,甚至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如蝇逐腥、如狗恋臭般整天沉醉于钱、权、色中不能自拔;部分所谓的诗人,必然会远离本真、远离生活、远离文学、远离真情,从而远离诗歌。而你则完全不同。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可能与你所处的并不显赫的位置这个客观现实有关。我的看法则完全相反。如果一个人,在他的骨子里根本就毫无一点儿为诗的潜质,为人的厚道,那么,客观的卑微,恰恰会更加催化他走向贪婪……而作为一个诗人的你,始终坚持用真正的诗歌话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用一颗真诚、炽热的诗人之心去贴近一切艺术生命的根,这种对诗歌之本真的执著追求,足以令所有真爱诗歌的人,为之敬佩和学习!
我们虽然无幸谋面,也没有除诗以外的任何交往,但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从你对许多诗意的营造和你诗歌深涵的意蕴里,完全可以读出我以上的论断来。
古人早就说过诗贵真情这样的话。在我看来,真是诗歌的生命,情是诗歌的灵魂,没有生命,没有灵魂,只要不是个痴呆,谁都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什么诗。可什么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你看如今所谓的诗歌,还 有几首能让人读出真情来的,不要说感动别人了,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感动。这样的诗,也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玩儿呗!要是非叫我说,如其这样“玩”着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浪费自己,浪费别人,还不如就去花天酒地里玩个实在,醉生梦死中玩个痛快。何苦痴人说梦非说自己是个诗人。装猫变狗,幸许早晚就可能成为富家怀中的宠物;装神弄鬼,弄不好哪天真的装疯了又要寻死上吊去了。
你的最可贵之处,恰恰在于诗里具备真情实感。在你的绝大多数诗篇里,都能让我读出生命的鲜活,读出灵魂的颤动——无论是写自然界的风花雪月,还是花鸟虫鱼;无论是写人世间的爱恨情仇,还是悲欢离合……都能叫人可读、可信、可感。认真地阅读过收入了你这本集子里的全部诗歌,最值得我为之称赞和学习的,就是不虚假,不矫情,不伪装,不造作,每一首都凝结心血,附着真情。有了这些本质的东西充填诗歌,我以为,其它一切外在的形式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受篇幅所限,这里我就不具体举例子了,高明的读者自会在阅读你的诗中,与你,与我产生强烈的共鸣。我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你诗集的出版发行,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赞同我对你诗歌的评说。这也恰恰是我殷切期盼着的!
是对一度时期诗歌越写越长、毫无节制现象的自觉抵制;是随着社会进入瞬息万变的快节奏客观需要之应用而生;还是另外什么原因?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微型诗”的说道,已首先在网络上悄然兴起,一时间使本来就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网络诗歌,变得更加热闹非凡、眼花缭乱。所谓的“微型诗”,就是人为的规定,一首诗不能超过三行的诗歌形式。先不说这种人为划分是否科学,是否准确,也不管那些个权威们是否承认?我的看法还是那句老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我不仅能够接受这种划分,更喜欢有意无意地钻研其中。在去年江苏新华报业图书编辑出版中心和中国文联大众文艺出版社,联合为我编辑出版的《金国旗诗选》中,我就有意选入了近年创作发表的这类不超过三行、完全符合“微型诗”之游戏规则的精短小诗,作为三辑中的一辑。这足以证明我对“微型诗”的态度。在我看来,无论你怎么划分,这毕竟是诗歌外在的形式问题。形式毕竟是形式,我看重的是诗歌的内在本质,只要有利于诗歌内在本质的表现,任何形式我都认为是好的形式。同样,“微型诗”的形式,可以人为地控制泛滥抒情、信马由缰、毫无节制的写作陋习,这对诗歌的真正繁荣与发展,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从你这本洋洋几百首,全部都是不超过三行的诗歌结集来看,显而易见的是,你对“微型诗”的热中和喜爱程度,远远在我之上。这不仅是我为之感佩的,而且足以让所有热爱“微型诗”的朋友、特别是那些为了这种新的诗歌形式而不辞辛苦的推行者们,为之动容。我更加深信,有你、有和你一样的许多朋友的近乎痴狂的不懈努力,“微型诗”的春天一定会更快地到来。这也更是我又一殷切的期盼!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从诗歌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史来看,怎么都逃脱不了那句老话所言,那就叫“万变不离其宗”。对此,诗人刘家魁说的非常经典:“迄今为止,人的本质并没有变,因此,诗的本质就没有变。《诗经》的第一首诗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千年后的今天,变了吗?中国的诗歌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到词,到曲,到目前的自由体,这些形式的变化,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意’,这和服装的发展变化是一样的,仅仅是为了让‘人’更像人,而不是为了让“人”更像服装。这是常识,可惜的是就有人常常犯常识错误。”(见《扬子江诗刊》2007年第四期)”
“微型诗”的变化,说到底,它就是形式的变化。我说它好,是因为它能通过人为的限制,来真正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结果,使被公认为文学中的文学的诗,能更像诗。而不是像有的人误认为的那样:这下好了,不就是三行吗,太简单了。于似乎,连自己姓什么都没弄清楚的人,一夜间,就都成为诗人了,真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当然,这里边除了少数是自欺欺人之外,大多数的都是些误入歧途者。实不知,“微型诗”,惟其微,才惟其难。浓缩的,应该是精华的。这与造手表一定难于造闹钟是同样的道理。美国有位前总统说过:你如果让我讲一分钟的话,我需要准备十天;你如果让我讲十分钟的话,我需要准备一天;你如果让我讲一小时的话,我现在就可以开始了。而我们有些人恰恰与之相反。这不能不说是,在“微型诗”刚起步之时,就立即遇到的尴尬和挑战。
值得欣喜的是,你不仅没有被这种新的诗歌形式所迷惑,反而能够更加清醒,更加严谨,更加自觉地以自己已有的丰富经验和扎实功底,来认真对待每一次、每一首的诗歌创作过程。从你的几百首或构思精巧、或感情真挚、或意趣浓郁、或引人深思的诗歌作品来看,无处不显现出你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对诗歌近乎敬畏的正确态度;同时,也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你在三行之内这个狭小的形式里,轻松自如、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娴熟技巧。
其实,我以前就说过:无论是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无论是长诗、短诗、微型诗……诗首先必须是诗。这是诗歌交流的最基本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交流就无从谈起,读者也就无话可说。对你的诗,我之所以觉得有话可说,而且已经说得很多,正是缘于通过反复认真的比较,觉得你的诗更是诗了——她具备了诗歌所必须具备的主要要素,诸如形象感、抒情性、旋律美……都在你的三行诗里得到了很好的体验。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还是那句话:诗就是诗,对于诗的最好诠释只能靠诗,靠读者,靠时间,而不是靠除此以外的任何东西。
谨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