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吉林省某乡镇,八月,依旧十分炎热。
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我,憧憬着即将开始的教师生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经济大潮涌动,方兴未艾!从赚钱的角度来看,教师是不被看好的,当时风头正劲的,是经商做买卖的,我的许多小学同学,连初中的大门都没有迈进,有点经济头脑的,有把子力气的,都已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的已成家立业,见面寒暄时,虽然口头上对我百般夸赞,但自得之情仍难以掩饰。有一位刘同学,人高马大,肤色黝黑,在粮库上班,靠力气吃饭,在村中颇有地位。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当老师好啊!挣钱不太多,但清闲啊!不像我,出苦力,一身臭汗!一边说,一边搓身上的汗泥。还有。我的一个堂哥,也是小学一个班的,不知在哪里包了一些小工程,见到我,停下摩托车,连墨镜都没有摘,叫我的小名:老三,回来了。当老师啊,还行,你是当老师的料儿,社会上的事儿,你也不明白啊!
我倒是不以为然,不是清高,也非超然。他们说的是事实,这代表了村里大多数人的看法。家中兄妹四人,两个哥哥,都念了十多年的书,有了自己的工作,我也要上班了,父亲在村里也能直起腰板走路了!但在村里人看来,我家底子薄,经济地位并不高。
母亲拉着我到集上,给我买了一件短袖衫,是当时大街小巷流行的花格衫,好像叫什么冰纱料的,穿在身上,挺凉快的。买布料做了一条裤子,浅灰色的。这就是我上班的行头。
骑着二哥骑过的半旧二八自行车,来到了熟悉又陌生的镇中学,这是我的母校。校园整体格局没有太大变化,砖瓦房,操场小了一点儿,因为加盖了一趟教室,当年我们栽的杨树,已经成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人所言不虚啊!来到校长室,当年的副校长,现在是正校长了,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还是当年那样瘦削,高个子,腰板儿挺直。他还认识我,交上派遣证,安排妥当工作岗位,我正式开始了教师生涯。
来到教师办公室,有一些教过我的老师,还有一些很面熟,多是同届或上下届的初中校友,剩下一些就是完全陌生的面孔了。他们基本上都来自于农村,很淳朴,也很好相处。
走进教室,顿时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讲台下,是黑压压的小脑瓜,小脑门上,满是汗珠,七十多人的班级,三人一桌。黑板,还是当年熟悉的木质黑板,中间还有一个小洞。拿起粉笔,心中一种莫名的感觉:我又要重复我的老师们的故事了……
午休了,孩子们三三两两的走出校门(当年学校是不封闭的),到食杂店,或路边摊,买些油条、面包、馒头、包子充饥,学校还没有食堂。老师们有些带饭盒,其余的,和学生一样,买点东西,简单吃一口。我买了三个包子,喝了点开水,午餐就解决了。
下午上课,炎热依旧,孩子们小脸热得通红,用书本扇风,不管用,都是热风!下课了,班级里的一桶凉水,很快就见底儿了,那时,无论办公室还是班级,都没有饮水机。深井水就是解暑止渴的最爽饮料!
以后的日子,备课、上课、复习、批改、教研,成了日常生活的全部,我终于走上了和我的老师一样的路,粉笔依旧在黑板上吱吱嘎嘎的写个不停,没有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那时,最羡慕的是外语老师,人手一个录音机。作为语文老师,需要播放朗读示范录音时,要陪着笑脸,去和他们借,后来,情况有所好转,因为我娶了一个外语老师做妻子。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孩子还是像样的,没有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还能全神贯注听课的,后来都有出息了!
作为班主任,最头痛的,最惋惜的,还是学生辍学,有一个姓岳的女孩子,考试总是名列前茅,突然有一天就不来了!那时,还没有电话,无法沟通,必须家访。我骑了二十多里路,打听了半天,来到她家,是两间草房,进了门,许多只苍蝇撞到脑门上,大夏天,没有安纱窗。孩子,低头坐在炕沿上,无论怎么劝,就是不念了。还有两个更小的孩子坐在炕里,她的父母,年龄并不大,脸上陪着笑,也难掩无奈。那时,对贫困生,国家有扶持政策,减免各种费用,但对于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孩子,总感觉抬不起头来,时间长了,就产生了辍学的念头。那时,“控辍”是重中之重,但在农村,收效甚微,辍学的,有一些,是厌学的孩子,但也有些孩子,品学兼优,因家境贫困,为家为尊严,离开了学校,至今仍令人惋惜!
以上文字,背景都是夏天,其实夏天的麻烦还有很多:下雨了,老师上班,学生上学,都是一身泥水,骑自行车,碰到土路,只能车骑人了。刮大风了,逆风而行,不进则退,有时只能推行。当时,每个班级前面,是壮观的停车场,每周,都要安排两名值日生摆自行车,遇到大风天气,刚摆好的自行车,倒了一个,其余的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倒地一片,再重摆,政教处要检查记分的。
冬天呢?没有了雨,换成雪花,雪花,在诗中,是浪漫的精灵。对农村学校的师生来说,是现实的困扰,风雪载途,骑着自行车,一身霜雪,汗流浃背,来到学校,冷风一吹,透骨冰凉。引燃炉火,教室里有了春意,但炉子用久了,炉筒子会堵,需拆下来清理,否则,教室里会黑烟滚滚,需开门通风,窗是不能开的,因为保暖需要,早钉上了塑料布。
进入2000年了,令人胆战心惊的“千年虫”没有光临,我们学校却有电脑了!教育部门开始组织教师学习电脑操作,老师们练习五笔打字,后来又学做课件。后来,班班安装多媒体,有声有色,如身临其境,现在呢?又升级为电子白板,录播室也上线了,硬件设施,坐着火箭升级,真是鸟枪换炮,一日千里,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作为老教师,开始还有点不适应,就向年轻教师讨教,但孩子们,是天生的数字宝贝,他们很享受这种教学,他们是幸运的,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和前辈们相比,我也是幸运的,有这么强大的技术支持,必须与时俱进!在假期,我又报名参加了“信息技术2.0”培训班,五十岁了,不学不行啊,不学就落伍了!以后,学生人手一部ipad,不学,怎么上课呀?
学校有了餐厅,老师和学生不用四处“打食”了,由最开始的能填饱肚子,到现在的营养美味,还不时的调整菜谱,发展创新,餐厅宽敞明亮优雅,就餐环境一流!
民以食为天吗!所以咱们先看一下餐厅。看完了餐厅,再到别处转转,看这边的教学楼,宽敞明亮,视野开阔,火炉子?早就告别了!饮水机,已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冻馁之患矣!那边是学生公寓楼,学生们大多住进了学生公寓,不住宿的学生,有校车接送,安全准时。孩子们再也无须奔波了!
教学楼,宿舍楼,餐厅,都是高标准设计,免学费,免书费,百分百的义务教育!孩子们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学习更来劲了!“控辍”再也不是“老大难”问题了。看着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老教师,喜在心里。当然,有时也免不了忆苦思甜,提醒他们珍惜现在的优越环境。
教师们呢?大多数住上了楼,有的还买了车,生活质量有了飞跃式地提高!国家尊师重教,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教师待遇,有法律法规保障,且已逐步落到实处。教师分到了改革的红利,更加专心于教育教学。当然,东北还不是最发达地区,但作为教师,还是强烈感受到了时代变迁的震撼!
现在,回到村里,碰到乡亲父老,他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国家重视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教师不再是“穷酸”的代名词。当年那些小学同学,他们的日子过得也很舒心,国家强盛,百姓富足,这是成正比的。见到他们,我也无须仰视了,大家在一起,唠家常,谈希望,是真正的促膝长谈。
2019年的夏天,八月,吉林省某乡镇,外面依旧骄阳似火,我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用智能手机写这些文字,却如饮冰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