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内心是满满的温暖,更多的是深深的忏悔,对妈妈的爱来的太迟了。
(一)
当谈到原生态家庭的话题, 当聊到成长中的幸福,我常常对爸爸称赞有加,源于爸爸的担当,乐观,坚强,付出,大爱!在我心中,有一种精神——叫“有爸爸在!每每想到爸爸,就有一股力量!在此,深深的感恩爸爸!感恩爸爸的付出!
而我谈到妈妈,语言中的那份自豪好像少了好多……好像幸福指数一下子下降了好多。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妈妈留给我的更多的是不接纳,批评,暴躁,焦虑。小时候,对爸爸没有胆怯,对脾气暴躁焦虑的妈妈,我的内心充满恐惧,没有安全感。(记得刚刚搬到新家,每年春节大年初一,早上5:00左右,被妈妈叫醒,回老家叫爷爷来我家吃饭,爷爷初一是轮到我家的。农村的路很黑,春节好像到处是书中所写的鬼神之类的。小时候,很害怕的。一路疯跑,特别特别的害怕,面对严厉的妈妈,每次乖乖的照做是我唯一的选择!结婚了,晚自习下课,婆婆打着电灯到路边接我回家,成了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当然,记忆里,也有许多特别感谢妈妈的地方。例如,在东侯村上学,妈妈走亲戚时,为了给我留馒头,一直站在教室窗户外面,等我下课,不去打扰。大学毕业第一年,初次上班,暑假里,妈妈给我定制一套红色的裙子,让我特别的漂亮和自信!还有,家里出事了,初冬的晚上,浑身冰凉,妈妈突然把我的双脚抱到她的怀里………)
记忆里,妈妈发脾气,暴躁埋怨的时候多……而幸福,温暖的,有说有笑,绽放的时候少之又少。
写到这里,突然对有句话感触特别深——每个人都是有限的!妈妈也一样,也是有限的!接纳妈妈的有限和不完美!同时也接纳自己对妈妈认知的有限!
而妈妈常常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温度!
(二)
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感受原生态家庭的影响达到80%到90%,甚至更多。这就有了这句话“三岁看老”。
写到这里,回忆我现在的家庭,回忆我教育孩子的过程和许多的处事模式,竟和妈妈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真的是代代相传。
我们现在的家庭是我们孩子的原生态家庭,我们希望孩子是快乐幸福的!我们又将让孩子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烦躁?焦虑?埋怨?不自信?胆怯?乐观?大胆?有力量?淡定?阳光?温和?坚守?孝道?
我们期待孩子无限好!我们的任务是——智慧引领,福德示范。
等孩子长到和我们一样大的时候,孩子谈到我们的时候是满满的自信和骄傲还是“一声叹息”?我们又给孩子留下了什么?今天我们足够优秀足够幸福吗?
起床了——今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