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暑假开始,儿子没有报任何暑托班,在家玩玩学学。即使这样,他还是感到极端无聊,我知道那是因为缺伴,有时候父母的陪伴也抵不过对同龄小朋友的渴望。
正好邻居家的孩子白天没人看管,我们便把他接过来与儿子一起玩。小朋友比儿子大一个月,是个很好的玩伴。
我发现有个小朋友真的省了不少心,儿子不再粘着我,两个人玩乐高、玩打仗……很多时候,我脑海里竟闪过一个念头,家里有两个儿子也挺好的啊,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嘛。
大家相安无事,简直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可还没等我从生两男娃的沉思中回过神来,两个小家伙竟然干起仗来。儿子长得粗壮一些,已经将瘦弱的小伙伴压在了身下,而小家伙即使被压着,也把手中的玩具伸得远远的,不让儿子够着。
原来两人都看中了同一个玩具,互不相让,儿子不一会就动手抢起来。
一天下来,这种“战争”要上演无数回,而我跟他爹就像救火队员,不停地劝架,从最开始的讲道理到最后的怒吼及武力威胁。
没两天,他爹就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戏码,一看到两人争执,上来就是大吼一通。两个小家伙立马停止了手中的争抢,但不一会又开始了。
于是他爹威胁他俩,如果你们不会一起玩,从明天开始就不要一起玩了。然而第二天又极不情愿地去接,内心百般纠结。
2
同学聚会,几个熊孩子凑在一起,你追我赶,气氛到也融洽。大人聊聊天,吃吃东西,顺带着看两眼娃们。
转眼,一个读一年级的小子对另一个读三年级的哥哥连击几拳,拳拳击中大孩子的脸,紧跟着腿也要飞出来了,完全一副跆拳道的架势。
我们赶紧拉开小的,大孩子也被爸爸拉到了一边。大孩子因为一直没有还手,心里非常地委屈,被爸爸安慰几句后,憋不住哭起来。
小的被爸爸拉过去一通训,结果也哭起来。场面有点难堪了。
过了一会,老公起身带几个娃出去玩。也许吃饭对吃饱的孩子的确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了。孩子们高兴地跟着老公出去玩了。
隔着玻璃就能看到老公带着五个大小不一的孩子玩起了游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中途,孩子们回来喝水,虽然个个满头大汗,但看得出都非常地开心,刚才那两个打架的孩子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家长们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3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一个,在父母祖辈的百般呵护下长大。孩子极易形成“自我中心”的心理,家里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是我的,别人都应该听我的。家里是这样,外面同样也应该是这样。
我们经常感叹现在的孩子不懂谦让,不会合作,不会与同伴相处。事实上是我们没有给孩子提供这些机会,没有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老公觉得两小子不会玩,就不应该让两个孩子一起玩。我认为这是最为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
我的观点恰恰相反,因为不会一起玩,更要让他们一起玩,只有在一起玩中才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正如游泳只能在游泳中学会。
在玩之前,我给两个孩子讲好规则,遇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当孩子们观点不一致时,引导他们如何去做,可以轮流玩,可以剪刀石头布……
同时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合作,比如共同完成一副乐高作品。
尽量采用正面肯定,对做得好的地方多表扬,有时让他们互相表扬。在互相表扬中,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此外,还需要大人更加宽容,男孩子本性调皮,在不伤害他人,不损害物件的原则内应该允许他们适度的调皮。
经过几天的试验,两个孩子争执的次数明显减少,遇到共同喜欢的东西也知道该如何解决了。
4
在各种教育理念满天飞的今天,很多美好的理念如果不去实践,都可能只是“海市蜃楼”,看上去很美,不一定适用于自己的孩子。
对于教育孩子,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然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