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故没来之前,我们都是孩子。
16年,我大学毕业,像许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一样,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拖着一箱又一箱的行李,留在了武汉。
通过校招,我顺利的进入某工厂,在质检部门担任一名普通的质检员。说到这些年什么没变,可能只有谦卑的心理吧。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好卑微,好渺小,跟许多人的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截然相反。甚至觉得,进入这样一个国资企业,真是幸运感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厂里的两点一线、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再加上教我的师傅,确实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实质的帮助,我开始摸鱼,开始麻痹。
19年的4月份,我离开了,踏上了回石家庄的行程。待了7年多的武汉,在我走的时候,也丝毫没有找到归属感,除了不舍几位常伴的友人,只有无力和不安。
同样,带着一颗卑微的心,我步入教育行业。想到自己的半路出家,找工作的时候,挑了门槛最低的招生老师(销售性质),巨大的业绩考核压力,让我只撑了半年多,最后转入了一个小型教育机构。
本来平静如水的生活,一下子有了波澜。
孩子们很辛苦,上学的孩子们很辛苦,市区上学的孩子们很辛苦。后来我了解到了,为什么大家拼搏努力想要在城市安家。城市的孩子们接受到的各种教育,远远比农村要多得多。那些我们从小想都没想过的各种文化补习课、艺术特长课……
我在他们之间徘徊,游走于上课和晚自习之间,管理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甚至于心理。
后来我还算幸运,也算是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很珍惜,跟学生在一起的日子,也很感谢,能有机会参与教学。
初三的学生们,面临着中考。每天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晚上加班加点的讲题、写作业。我也在一次次透支自己的身体中,病倒了。
后来,不知道是自己更加惜命了,还是责任心变弱了。心态发生了变化,就发现,一切都不再顺理成章了。学生成绩上不去,自我怀疑不够格。在即将30岁这个阶段,再一次想到了辞职。
拨通妈妈电话那一刻,还是觉得自己就是个孩子。前两次辞职都自作主张,完全觉得自己啥啥都行,这一次,陷入自我怀疑的僵局。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往哪儿走。一事无成的成年人,一个委屈自卑的小孩儿。
妈妈说出那句“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时,我才发现,人啊,不管年纪多大,成就多高,回到家,有一声“妈”叫着,有一声“爸,我妈呢”,就是最简单的幸福了。其实我以为我即将什么都没有了,那一瞬间发现,爸妈的爱,就在那一刻,就够了。
写这些不是想煽情或者歌颂什么,只是想给自己打气。我现在陷入迷茫,或者人生处处都是迷茫。但是面对生活,不要死气沉沉,起码要有一点儿爱,或者热爱。我希望我热爱的教育事业,能有一个好结果,我也必须努力,去够得上那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