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生病时浑身难受,睡不好还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只有生病的时候才能切身体会到健康有多么重要。想要健康不生病,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但大多数人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没关系,不如看看医疗领域里的权威专家给我们的健康建议。
郝万山:五点建议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郝万山用他50年的从医经验,总结出了五点健康建议。
病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想要身体健康的首要方式就是让生活规律起来。健康是一辈子的事情,长期的昼夜颠倒、饮食没有节制,缺乏运动,都是引发疾病的因素,都是对自己身体的摧残。
现在社会的抑郁症,焦虑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心脑血管的疾病和代谢上的疾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如果能做到《黄帝内经》中写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能减少很多疾病的风险。
真正高明的医生并不在医院,在你身体中。
郝万山教授说:人渴了要找水喝,饿了要找饭吃,这是人体的自调机能在发挥作用。人体的自调机能,能够调节人体内部环境各器官之间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以及健康异常后的自动康复和修复。这个机能是人体与生俱来的,是大自然的馈赠。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也认为:“疾病的痊愈是要通过自身的自愈力,医师只是在旁协助而已”。
由此可见,人的身体有着很强的自愈能力,人的身体元气充足了,身体状况就会得到改善。所以说,要遵从身体的“想法”,而不是被欲望左右。
《黄帝内经》有云:“饮食有节”。如今很多人明明已经吃饱了,却抵不住美食的诱惑,继续胡吃海塞。人的胃口被欲望主导,明明不饿,却总觉得没吃饱。不如从今天起吃少,吃精,重新让身体做主。你的身体最知道你缺什么。
情绪不爽,会导致肝病。
当人情绪不佳、生气郁闷的时候,肝的疏泄就会受阻,导致肝和肝经气滞血结的情况。情绪对人身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认为身和心是一体的,两者相互影响,心情不好身体会受影响,身体不好心情自然也好不了。做好情绪的管理和调节,能够大幅降低生病的潜在风险。
在身体精神压力较大的当今环境下,各种负性情绪会经常影响人们的健康,怒喜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就成了威胁人类身心健康主要因素。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也将情绪的控制能力和命运的好坏和人生能否成功相联系。所以情绪不仅和身心健康密不可分,也和人生有关。
不生气,就不生病。
郝万山教授说:“你看好多人,到处都抱怨,看啥都不顺眼。国家怎么这个样子,社会怎么这个样子,单位怎么这个样子。回到家就抱怨,家里人怎么这个样子,抱怨就是一种负向情绪。”
郝万山教授还说:“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嘿,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大怒伤肝,会使肝气过度生发,肝旺乘脾,会抑制脾胃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愤怒会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内红细胞数剧增,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凝结加快。心动过速会损伤心血管系统还会影响肝脏健康。有调查结果表明,易怒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脏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8倍。
心要静,身要动。
养心、静心、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是养生的不二妙方。心静了,身体才能安定。运动也很重要,运动能生阳,阳气旺盛通达,气血就会顺畅。
很人都不喜欢活动,宁愿躺着也不坐着,宁愿坐着也不站着。出门哪怕不远也坐车,哪怕只有一两层楼也要坐电梯。甚至到了吃饭时间也靠外卖来打发。
长期缺乏运动会使胸腔血液不足,导致人的心、肺功能进一步降低。不运动还会引发肌肉酸痛、使肠胃蠕动减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加重人的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适当活动,就能远离上述身体问题。
郑超强教授的秘诀
西医泰斗郑超强教授,中国医学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教务长,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特聘教授。
中国协和医科大的原教务长郑超强教授,年届80岁开始习练无极太极桩功,习练功法当年便没有再得过感冒,心脏的不适也得到缓解,体质自感有明显增强。
郑超强教授认为,中国武术是保障国人民健康的有效方式,应该普及给各个年龄层面的人们。要注重日常的身体锻炼防患于未然,不要等有病来治,要治未病,医学要以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