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4-黄省曾录(度阴山)

黄省曾录

良知就是易,易就是变

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死后,宋襄公非常垂涎霸主名号,多了夺取霸主之位,他对当时最弱的郑国发动战争。郑国当时和楚国是盟国,于是楚国派出援军,昼夜不停赶来。宋襄公听说楚军来了立即后撤,并命令士兵制作一面大旗,上书“仁义”二字,插在战车上。楚军看到这面大旗,哈哈大笑。宋襄公的手下说:“趁楚军阵型未整,赶紧攻击。”宋襄公却抽了手下一嘴巴:“你这个不仁不义的家伙,不进攻没列成阵的敌人,这点道理你都不懂?”最终可想而知,宋襄公大败。他回到祖国后,国人全部嚎啕大哭,宋襄公也留下眼泪,大失所望。但他不失失望自己大败,而是失望国人的反应。他对人说:“自有战争以来,都是礼仪之兵,不许杀负伤的敌人,不擒拿年纪大的敌人。战场上进攻不能耍诈,面对面地冲锋。可这群野蛮楚国人不讲规则,他不讲规则是他的事,我可要将规则。我以”仁义“带兵,虽败犹荣。”

毛泽东评价宋襄公,说他是蠢猪式的仁义。当然也有人认为,宋襄公保持了君子风范,尊礼守德,虽败犹荣。毛泽东的评价是对,“仁义道德”要看在哪里,到血肉横飞的战场上玩“仁义”,那就是蠢猪。

岳飞说,将帅用兵的智谋分为五条:仁爱、智慧、信义、勇敢、严谨。

这五条里,“智慧”最重要,所谓“智慧”就是知道。知道,就能行仁爱、明信义、施勇敢、讲严谨。

单有仁爱、信义、勇敢、严谨,没有智慧,那就是蠢猪。

为什么智慧特别重要?

因为智慧是灵动飘逸的,其他四项智谋是死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情境的变动和转移,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用死得智谋来应对,必须心随境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该怎么做,智慧会告诉你答案。这个智慧,就是王阳明所谓的良知。

确切的说,我们必须和这个世界(各种情境)进行富有成效地互动,从这个世界得到信息,然后调整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此时,思想肯定会快速地塑造这个世界(各种情境),并调整自己去适应它,这就是“没有绝对的肯定,也没有绝对的否定,符合义即可”,这就是易(变动),就是良知。

王阳明说,良知是随时变动的,不同情境下,它给出的判定是不一样的。就是要人心由境转,情境改变的情况下,你必须也要改变你的规矩。比如进了屠宰场就别说不杀生的话,进了寺庙就别想着吃红烧肉。

武则天时代,高密成风,许多大臣都被冤枉入狱。名臣狄仁杰也被诬陷谋反,审讯他的人是酷吏来俊臣,他有一百种办法让狄仁杰承认谋反。所以后来狄仁杰还未等来俊臣动刑就立即承认谋反。但背地里,他却用血写了一封申诉书,藏在棉衣里,请求审讯官带回给自己家人。狄仁杰的儿子收到父亲的棉衣后,发现里面的血书,于是托人把它送到了武则天的手中。

武则天左手拿着狄仁杰的认罪书,右手拿着申诉书,问狄仁杰:“你若是真的冤枉,为什么还要承认谋反?”狄仁杰十分沉重的回答:“我若是不承认的话,恐怕早就死在来俊臣的手中了。”

我们不能说狄仁杰说慌,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这就是致良知。

我们不能坚信二分法:要么黑要么白,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黑白、善恶。一切都是相对的,情境转移,黑就是白,善就是恶,所以,一定要坚信你的良知,它才是我们处理人生问题的唯一武器。

良知就是正能量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读的书屈指可数: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说就是,思无邪。思无邪是纯正、没有诲淫诲盗的意思,即是说,《诗经》所有的内容传播的都是人性之善,都是正能量。

王阳明则说,岂止是《诗经》,其他四经同样如此,都是传播正能量。从古至今,天下圣贤的话,也都是“思无邪”,除了正能量,这些经典的书什么都没说。

这个思无邪、正能量就是良知,一切伟大的经典,都在彰显人性之善,都在教人实现良知。

不过,王阳明同时承认,有“思无邪”就有“思有邪”,有正能量就有负能量,正如有阴就有阳一样。我们必须承认这点,不过承认之后,必须提升正能量,必须助长阳,必须做到思无邪。

正能量或者说致良知的重要正在此,因为大多数人致良知的水平不高,所以总是在意外在的环境。如果我们用良知对待他人,他人就会回我们以良知;如果我们用良知对待这个社会,社会就会报答我们以良知,因为良知是可以交换的。

王阳明的世界观“万物一体”的理论:人人都不会戕害自己的身体,总给自己身体最好的关注,那么,身体就会回馈给你健康,如果你把天地万物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他们以正能量的关照,它们就会回馈给你正能量。

他好,你也好,天下就好了。

人只有一个心

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欲。天理和人欲并非势不两立,而是相生相克,辅车相依。其实,天理是由人欲产生的,人必须是先有基本欲望,天理才可产生,人有求生的欲望,所以不杀生的天理诞生,人有物质和精神满足的欲望,所以幸福的天理产生。

所谓“率性之谓道”,就是顺应这些基本欲望去实现之,这就是道,就是道心。一旦超越了这些基本欲望的追求,就是欲,就是人心。

王阳明认为,人心只是一个,而这个本源是“道心”,但一旦沾染人的意念,就成了“人心”。困了睡觉是人的基本欲望,要睡觉就是道心,但非要找美女陪,这就成了人心。意识到找美女陪是沾染了不好的意念,立即改正,人心又成了道心。

总之,我们只有一个心,就是道心,它会下滑为人心,只要你致良知,就能重新让它还原为道心。

为什么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性,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善、正能量、良知;命,则是有生就有死。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就是不要和他谈“性”谈“命”。

大部分是中人之资,所谓“中人之资”,并非是他的理解力、感悟力真的很差,而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大道。所以,和这种人谈性谈命,纯粹是对牛弹琴。

不和中人以下的人谈性谈命,还有个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和他们谈性,人性本善,良知与生俱来,他们就会臆想,既然良知是现成的,人性是善的,那还何须去事上磨炼,完全从心所欲就是了。阳明心学左派后来就都变成这副德行了,他们全凭私意,断章取义,结果比从前还要放纵,这是害了他们。

和他们谈命,有人认为,既然命不可改,那还奋斗什么,于是消沉下去;另一种人则认为,命既然是上天给我们的,上天无所不能,我们的命也应该无所不能,这种想法会让他们拼命向外求,违背大自然,违背客观规律,结果碰的头破血流。

人的认知肯定不同,良知有大小。同样一个道理,有人认识到真谛,而有人则流向偏门,所以和中人以下的人,先谈高深的大道,就是在害他们,必须从最低等的道德入手,循序渐进,慢慢把性和命的道理传给他们。如此,才是致良知,才是不作恶。

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古人读书,最先就是读,读了许多遍后就要背诵,背诵的精熟了,根本不必老师指点,其文章内涵自然水落石出。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

王阳明小时候同样如此,中国古人相信,若想深刻了解一本书的本意,第一步就是把它背诵起来。但在这里,王阳明却说,读书只要理解,而不需要记得。这显然和中国传统教育是冲突的,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王阳明这段话是说给成年人听的,而不失小孩子。

为什么很多人非要记得,原因就在于其念头不正。他记住了很多书中的内容,不过是想炫耀自己知识渊博,知道很多东西。王阳明则说,读任何书,都是为了自己的心体,或者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涵养自己的心,除此而外都是错误的。

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得,这念头都不对,都有一种向外施展、炫耀的心。读书是让自己的心宽阔、厚实起来,如此才是读书的真谛。

何时该杀身成仁,何时该委曲求全 

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是中国儒家最高精神,虽然都向往生是基本人欲,但前提是这种生必须符合天理。当“生”遇我们的良知、尊严相冲突时,我们就要弃“生”而选择良知和尊严。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王阳明举的例子是夏桀的大臣关龙逢和商纣的大臣比干。这俩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当君主胡作非为,让天下不太平,百姓遭受灾难时,为了让天下太平、百姓不遭受痛苦,奋起反抗他们的主子,最后杀身成仁。

王阳明说这二人看得透,所以虽然死了,但却做到了永远不死——永远活在大家心中。

怎样才算看得透?只有致良知才能看得透,依凭良知的判定去行动,该生则生,该成仁则成仁,不要偷生,否则活一千年也不过是一千年的禽兽,而不是人。

如果判断自己是否该勇于抗争呢?就是遇到一个能抗争的机会,如果没有抗争,你在以后的日子里是否活的心安。倘若还是心安理得,没有抗争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什么时候不要抗争?

中国历史上有勾践为了生存而品尝敌人的粪便,韩信为了活下去而钻刁难者的裤裆,他们为什么不在那种羞辱,尊严丧尽下,舍身成仁呢?

王阳明说:“圣贤处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屈,其道未尝不直也。”意思是,大圣大贤的人也会遇到低谷期,在低谷期遇到别人对自己的挑战,委曲求全也是正确的,是正道。

什么时候该委曲求全?

第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高峰少、低谷多,人在低谷若想爬上高峰,必须忍辱,活着才是真理。

第二,古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受小的屈辱是为了以后的大谋,也就是说,你必须有大谋。所谓“大谋”,用王阳明的说法就是,你必须知道在你人生中,何谓第一等事,也就是你的人生终极目标是什么。凡是和你人生终极目标不相干的,都应该忍下来,别让这些小辱干扰你。一遇凌辱,拔刀而起的是匹夫,匹夫是没有人生终极目标规划的。

第三,在正视“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和有“大谋”的情况下,你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所谓尊严,在低谷时一文不值。你的尊严、价值并不仅仅由你主宰,很多时候是由别人决定的。所以,暂时放弃尊严,是为了以后获取更大的尊严。

第四,有所忍才能有所不忍。“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有用处”。

杀身成仁的事很少,委曲求全的事很多,我们要学的事在良知指引下的委曲求全,少点杀身成仁。

惟庸人无咎无誉

梁启超撰写《李鸿章传》是一部经典,其开篇第一句话更是经典中的万王之王,这句话就是“惟庸人无咎无誉”。

大意是说,只有平庸的人,才很少有赞誉和毁谤。只要你不是庸人,或不甘心平庸而想创建事功,那赞誉和毁谤必然接踵而来。

李鸿章就是这样的人,他官居极品,做了很多受人称赞和诟病的大事,临死前,还对世人不理解他而懊丧。极少的一部分人赞誉他为王朝的中兴名臣,绝大多数人骂他是卖国贼、奸臣、贪污犯,凡是你所能想到的屎盆子都扣在了他的头上。

梁启超圆睁怒目,拍案叫道:李鸿章是伟人。

如今我们已对李鸿章有了清晰的认识,他是那个时代最有能力,也是最心甘情愿出力的人。他从未因毁谤而不去做事,他有所为,迥然有别人于那些不作为的饭桶官员。

仅在中国历史上, 毁誉参半的人不胜枚举,如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当然,更包括心学宗师王阳明。

他们有个共同点,心中抱定一个伟大的信念,矢志不移地去行动,不惧人言,只问事情的走向。

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功勋盖世。当他在战场浴血奋战时,大奸贼鱼朝恩对他百般诋毁,甚至挖了他的祖坟。

郭子仪班师回朝后,连皇帝都战战兢兢,认为郭子仪会大闹一场。在那个时期,郭子仪想要大闹一场,没有人有能力阻拦。但是,郭子仪跑到皇帝面前,痛哭流涕。他说:“这肯定不是鱼朝恩干的,我带兵多年,杀人无数,仇人多如牛毛,一定是我的仇人挖了我的祖坟。”大唐皇帝极度惊骇,郭子仪这种解释哪里是凡人的风度,简直是神人附体。

事后,郭子仪对心腹说:“我何尝不知是鱼朝恩挖了我的祖坟,但我已是功高震主,如果非要让皇帝惩治鱼朝恩,那皇上岂不是更加确定我功高震主了?”

心腹愤愤不平地说:“虽然如此,可您这处理方式也太窝囊了吧。”

郭子仪叹息说:“有人说我挽救了大唐王朝,有人则诋毁我居功自傲,你说我到底是哪种人?”

心腹脱口而出:“当然是拯救大唐王朝的人。”

郭子仪摇头道:“不对,如果我认为自己是拯救大唐的人,那其实也就认定了我是居功自傲的人。赞誉和毁谤是共进退的兄弟,你不能只要赞誉不要毁谤。所以,我既不是拯救大唐的人,也不是居功自傲的人。”

有人问王阳明:“如何避免毁谤?”

王阳明回答:“毁谤是外来的,连孔子那样的圣人都无法避免,更何况是我们。”

人再问:“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王阳明回答:“有啊,你只要把别人对你的毁谤看作是对他人的毁谤,正如你见到有人欺负弱小,虽然很生气,但也不会被气死。”

人笑了,这是啥方法?不是逃避吗?

王阳明叹息道:“其实应对毁谤,哪有那么容易。不过,若想把外来的毁谤不当回事,首先要做的事把外来的赞誉不当回事。倘若你对外来的赞誉很当回事,那你肯定会把外来的毁谤也当回事。如果您对外来的赞誉一笑置之,那你就能在应对外来毁谤时做到不动心。”

人这种动物就是喜欢别人的赞美,不喜欢别人的毁谤。这就是典型的欲——好善恶恶。

你喜欢某些东西就肯定厌恶某些东西,如果你什么东西都不喜欢,那自然就什么东西都不厌恶。所以,应对毁谤有两种方式,一就是浑浑噩噩地活着,少做事;二就是对赞美不要动心,自然对毁谤就无所谓。

这就是无善无恶,不对善意动心,自然不会对恶意动心。当毁谤来时,正好练心,这是王阳明心学的基调。

当然,我们也做如是想:正因为有毁谤来,才证明了我在做事,而不是尸位素餐。无论是多大的组织里,凡是那些无誉无咎的人,绝对是很少做事的老油条,凡是那些有誉有咎的人,一定是想要做事的伟人。

唯有在毁谤的大风大浪中坚持信念,遵循良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你如果真是个做事的人,做事情还做不过来,哪有闲心纠缠于咎誉上?!

厌弃外物的静坐就是邪恶

静坐是修习阳明心学的第一步,它是个手段不是目的。而佛家是常常把静坐当做目的,而非手段。这个叫刘军亮的人要去善中静坐,就是把静坐当成目的,而非手段。

王阳明奉劝他,不要跑进深山老林中去搞什么灵修,和外界完全隔绝的静坐是巫术,不是灵修。真正的灵修静坐是以不厌弃外物为第一要务的。跑进深山老林,静坐时间一久,尤其是有吃有喝后,人就会变得懒惰,喜欢出世,不喜欢入世。

凡是“厌弃外物”的静坐都是邪恶。当然这是儒家的立场,佛道二教就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和外界隔绝,才能修成正果。

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解释,对错很难分。但有个疑问:作为社会人,主动隔绝于社会,是否还算作是人?

不端不装,是为知行合一

“仲尼与曾点言志”是《论语》中的一段重要内容,说的是孔子和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四人谈人生和理想。

子路最先说道:“我的志向是治国平天下。”

孔子微微点头

冉有第二个说:“我的志向比子路小,只要治理一方即可。”

孔子又点了点头,问公西华的志向。

公西华说:“我想做外交官,纵横捭阖。”

孔子点头微笑,看向曾点。

曾点一点都不严肃,人家在那里谈理想、谈人生,他却在一旁鼓瑟,这太没礼貌了。

孔子问曾点:“你有什么理想?”

曾点推开瑟站起来回答:“我与他们的理想有所不同,我的理想是,暮春三月,陪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

孔子鼓掌叫好,赞叹道:“我欣赏你的志向啊!”

这就是孔子“仲尼与曾点言志”的故事,或许有人认为,孔子是不是老糊涂了,呕心沥血传道授业,难道就就是为了培养曾点这种浪荡弟子?

这就要从孔子思想说起,孔子很少谈“性”和“天道”,因为这东西太玄乎,你总是谈玄乎的东西,就会忘了当下的实际。孔子思想重点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以“仁”(爱人)为根基,非常扎实。另外,“天道”难违,如同客观规律一样,孔子也很少谈“命”,命就是时势。时势不可造,只能等待。

曾点的最大优势就是,不像那三位一本正经,满脸严肃,谈起理想如同谈世界和平,他很随意,而这种随意,恰好是阳明心学的眉批:不端不装。

就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圣人的学问不失拘束痛苦,而是释放心灵的,不要装作一本正经的道学家模样。

北宋理学鼻祖程颐和哥哥程颢都是当时鹤立鸡群的人物,但二人性格大大不同,程颐极端严肃而程颢则平易近人。所以程颐和程颢后来在思想上分道扬镳,程颐成了一本正经的理学鼻祖,而程颢则成了活泼灵动、直指本心的心学鼻祖。

今人都讨厌理学,喜欢心学,缘由就在两个鼻祖身上,一个装,一个不装。

装着、端着,迟早会出事。南宋路太后的侄子路琼之,拜见世家的王僧达。他走后,王僧达把路琼之坐过的凳子、用过的恶茶碗,全都扔掉,扔得大张旗鼓,深恐别人不知道。

路太后知道后,大发雷霆,下令她儿子——皇帝刘骏处死王僧达。

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因端架子而被宰掉的案例。

心里已确定别人的意见是对的,但因为身上有标签在,所以死不承认,装着、端着,这就是知行不一。

或许有些人的确在某些方面才华横溢,是一个出色的领导人,一个优秀的出资,一个五百年才冒出的思想者。这样的人,应该要装一装,端一端,创造属于自己的气场。

但是王阳明说,你之所以能成为出色的领导人或者是某个领域的精英,只是你侥幸激发出了你良知固有的这份能量,再加上时势而已。

人皆有良知,如果运气相等,人人都能激发出良知固有的那份能量。

请相信,只要你肯知行合一,也就是按良知的判断去行事,骑在装着和端着的人脖子上轻而易举。

最后请记住,无论你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阶层,只要不装、不端着,就是在知行合一。

心学的两个特点

什么是圣学,就是圣贤之学,用王阳明的话来解释则是,圣学,心学也。通往圣贤之路的各种学习,都必须用心,心外无学,凡是用心去学的学说,都是圣学,因为它是成就每个人心体的。

那么,圣学的特点是什么呢?

以阳明心学为例,它至少有两个特点。一:经过实践验证——孔子从来没有自己不知道还乱写的。无论是孔子还是王阳明,乃至那些古圣先贤们,其所留下的思想都是经过验证的,知道的就写,不知道的、不确定的或者未知的从来不写。所以你就明白,为什么中国传统哲学都关注“人生观”,而很少有对“世界观”的阐述。因为心外的世界太难知晓,所以中国古代哲学家干脆不讲,只关注人生观,这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自然科学的低落。二:反躬自省——颜回对于自己做不好的地方也没有不知道的。中国古人坚信,如果一件事没有做好,得罪了一个人,最大的问题不在那件事上,也不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这种结果促成了中国传统哲学始终向内求的反省精神。

经过实践验证、反躬自省就是圣学、阳明心学的两大特点。理想状态下,只要你的理论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就去行动;发生问题后,反躬自省,向内求而不失向外,那你就能成为圣人。

立志做圣人

立志,几乎是阳明心学的一条主线,王阳明无时无刻不在谈立志。其实不只是王阳明谈,凡是古圣先贤都谈。你翻开著名人物的传记,扑面而来的就是立志。王阳明也不能免俗,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向,就如马有了缰绳,船有了舵手。你让马左转,它不会右跑,你让船转弯,它不会直行。大有”一志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势。

谈到志向,所有人都会说,这玩意很简单啊,人孰无志?有了志向,就能天下无敌?

没错,人皆有志向,从真命天子到贩夫走卒,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梦。问题是,真正的圣人能把志向坚持到底,庸人常立志,圣人立常志。圣贤立志坚定不移,雷打不动,遇到艰难困苦时,总会返回初心,去回忆那个志向,然后继续向前。

志向是一个人将念头形成影像,深深地刻在心上。

王阳明所谓的立志,其实就是做个善人,最低限度不要害人。他说,如果你做好人,亲戚朋友都嫌弃你,那你就不要做了;如果你做恶人,亲戚朋友都喜欢你,那你就做下去。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亦可为圣贤。立志成为善人,就是要时刻关照自己的内心,听凭其对你言谈举止的善的判定。

做好人,其实很难,因为如果你没有做好人的志向,好人好事,就只能偶尔为之。若想成为圣贤,就要先成为不害人的好人。若想成为不害人的好人,就必须让良知明明白白,不能有一点私欲沾染。如此,才能成为圣贤。

良知的神奇

良知到底有多神奇,首先我们要确定的一点是,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道德感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判断力告诉我们,什么事我们有能力做的,二者合一,就是良知妙用。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能够生天生地,成就了鬼神、天帝,一切都从此出。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心上有良知,所以心能生万物。心生万物,并非是我们的心真的生出了万物,二十五欧美以良知赋予了万物价值。

好比说,一个青花瓷,一件名人画作,它本身根被不值那么多钱,但我们以良知赋予了它们高价值,所以它们才有了存在的理由。

由此可知,良知生万物,心生万物,心外无物。

人的良知如果不被遮蔽,那就能无善无恶地赋予客观事物正确价值:见到美色,赋予美;闻到狗屎赋予臭;面对不义之财,赋予不能取;面对功名利禄,赋予“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超脱价值。

王阳明说,一旦你真诚地致良知,那种感觉就能让你手舞足蹈。当然,这是一种境界,必须亲自践行、体悟,才能感受得到。

至少到今天,恐怕只有王阳明达到了这种境界。

如何致良知

1519年,王阳明用了不到五十天的时间,彻底平定了拥有精锐二十万的宁王朱宸濠。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击败强敌,这就是致良知的威力。

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这一功业面前,恐怕只是小儿科。

事后,他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如此说道:“致良知,就是对境应感……”

所谓对境应感,就是突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境合一,便能得出最佳应对的办法。

王阳明说,在突发状态下,最容易体现良知的宏大价值。平时不遇急事从容不迫,有充足的时间考虑。但战场上,呼吸存亡只在一念间,必须全神贯注,刹那之间,念头顿生,抓住这个念头,以良知判定,良知一判,立即行动,绝不容转念和思考。在这刹那之间,不欺良知,不忘良知,即能天人合一,情境合一,知行合一。

不要不相信这种论调。良知就是巨大的能量源,一旦爆发,就能改变宇宙。很多人之所以在面临突发危机时,无法处理好。原因只有一个:良知被遮蔽,无法发挥威力。而遮蔽良知的,就是厉害毁誉,确切地说,就是得失之心。

人一旦有得失之心,就会瞻前顾后,前思后想,结局就是没有抓住那个刹那之念,万事成空。

这就是致良知的法门,是万无一失的功夫。但有了得失心,抓不住按个念头,就成了“一失”,一失,就万无。

王阳明平定朱宸濠时,理所应当有得失心,平定不了,朱宸濠造反成功,必会反噬,王阳明三族就会灰飞烟灭,因为违抗圣旨,所以仍有后患。

按王阳明的说法,当时哪怕有一点心思考虑这些,之后的功业就是笑谈。然而,在致良知的情况下,这一切都无足挂齿了。

这还不是致良知的最高境界,王阳明的弟子王畿说:“死天下事容易,成天下事大难;成天下事容易,不居其功大难;不居其功容易,能忘其功尤其大难。”

王阳明说,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虽然创建了不世之功,但只不过是一时良知的应迹,过眼便为浮云,马上忘了。

良知还有很多事情要指引他的主人,过去的绝对不会留存在心。良知绝不会躺在功劳簿上美滋滋睡大觉,也不会陷在过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它很冷酷,来一件事就解决一件事,解决完毕,马上忘怀。人生就应该如此,这就是致良知的最高境界。

致良知不是静坐凭空想象,也不是枯木死灰般什么都不想,它是要你不欺良知地事上练。其所提倡的“事上练”,到各种诱惑、困难上去练心。磨炼到最后,真诚无欺成为你的本能,不必考虑,不必运筹,面临情境,立即发动,这就是真正的致良知了。

我们必须经历一些大利害、大毁誉,才能真正体悟良知的妙用,才能真正做到致良知。

这种大利害、大毁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对其他人无足挂齿的事情,对你而言恐怕就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上努力致良知,形成惯性,这就是我们人生最好的道路。

致良知要形成惯性

东汉时有个叫杨震的官员,常以“清白吏”为标准要求自己,所谓“清白吏”就是两袖清风,秉公执法。

某年,杨震被调到东莱担任太守,赴任路上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提前得知消息后,不禁大喜。王密当初做秀才时,受过杨震的恩惠,后来他进入仕途,也是杨震举荐。王密想趁此机会报答杨震。

首先,王密请杨震吃大餐,杨震很高兴,吃饱喝足后回住处,王密跟了过来。两人谈天,夜已深,杨震就大气哈欠来。王密向外探望了半天,连鬼都睡觉了。王密拿出带来的箱子,打开后全是金子,大概有十斤。他对杨震说:“感谢您多年来对我的照顾和举荐,这是我答谢您的。”

杨震立即板下脸,正色道:“我们俩相交,我自认了解你,但你却如此不了解我,你现在这么做是在凌辱我。”王密拿出官员的伶俐来,说:“勿要见怪,今晚这事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大摇其头,声音洪亮地回道:“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这就是杨震著名的“四知”论,后来世人就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伟大的杨震终生都奉行这种价值观,有人让他给儿女积累些财富,他说,要让儿女也做清白吏。

有人问王阳明:“我总是很认真地下功夫要让良知不间断,可应付事物时突然发现良知照管不到,这该如何是好?”

此人的疑惑是大多数人的疑惑。人在无事时,没有诱惑是,总觉得自己是圣人,一旦有事,诱惑一来,马上就钻了进去。钻进去之后,才大吃一惊:哎呀,我的良知呢?

王阳明告诉疑惑者:“你这就是对良知认识得不真切,所以有内外之分。所谓”内“就是未经之事时,良知不会发动,所谓”外“就是事情来了,良知发动。同样一个良知,内时有,外时无,原因就是对良知认识不真切。”

为什么会对良知认识不真切呢?因为你根本没把良知的指引当回事,正如你不把一个人当回事,那就不会去深入了解他,不深入了解他,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疏远,关系疏远,就等于没有了关系。你和良知没有了关系,对良知的认识肯定就不真切了。

我们如何和良知建立真切的关系?王阳明说,非是靠你的聪明才智掌握许多知识,而是要将心中的渣滓化去,使得心中没有丝毫沾染与滞留才行。

这沾染和滞留就是对财色名利的沾染和滞留,我们观察杨震的生平就会发现他平时一直对财色名利保持淡然之态,所以才能拒绝别人的金子。

如果对财色名利始终保持热情,即使平时把大话说得惊天动地,也没有用,一遇诱惑,必然失身。

唐朝中后期,名臣裴佶的姑父在京做官,但他这个官是清水官,没有人巴结他。裴佶常常去看姑父,姑父总说些大义凛然的话,说完这些话,就批评同僚崔昭,说崔昭这家伙没有任何德才,却能得到诸多同僚的赞赏,原因就是崔昭这孙子总送礼给那些人。

裴佶的姑父越说越气,险些把茶杯砸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来通报:崔昭那孙子来了。裴佶的姑父大怒:我不见这种人!

可略一思索,他就跑了出去。过一会回来,满面春风地说,崔昭大人真不错,送了我官绸一千匹,哈哈。

裴佶的姑父之所以有如此变化,就在那一千匹官绸上。一千匹官绸没有来的时候,他的良知在内,大义凛然,忧国忧民。绸缎一来,良知就跑出心外去应对了,应对的结果是,收了绸缎夸起了崔昭。

这就是内外不一,凡是平时心上沾染财色货利和滞留在财色货利上的人,都是这德行。只有悟透良知的真谛,真切地认识良知,才能避免内外不一,才能知行合一。

天道即良知

王阳明曾有诗云“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在这里,他说,良知是极端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非只依此来判断,绝不会有差错,所以,良知就是你终生的师父。

人的自然禀赋被称为“性”,顺着这种本性行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作“教”,王阳明的解释是,天命就是本性,率性就是顺着本性,就是天道,天道就是教化。

有人问他:为何说天道就是教化呢?

王阳明的回答是,天道就是良知。

为何天道是良知呢?因为一切道都在我心中,纵然是天之道,也是被我的心认可的,所以,天道就是良知。

这样看来,我们人就是宇宙的中心,宇宙的心脏,宇宙的良知,宇宙(天)所赐予人间的一切道,都逃不开我们人的评判和接纳。当然,这是人文科学,如果是自然科学,譬如重力这个天道,不管你接纳与否,它都在发挥作用。

朱熹理学还有点科学精神,王阳明心学把自然科学彻底排除,只谈人文科学,只谈人生,不谈自然。

不做噩梦的办法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哥哥太子李建成后,登基称帝。但他总是很焦虑,因为他杀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哥哥。这说明人做错事是知道的,知道的理由是,心上总不安,这是人人皆有的良知在发挥作用。

李皇帝先是白天焦虑,后来夜晚也不消停,他总能在梦中真是的看见浑身是血的哥哥死盯着他看。后来,有术士给李世民出了个主意:”邪念最怕正念,邪人最怕正人,您因为做了亏心事,所以现在不是正人,需要找个正人为您守护心灵,不让邪恶进来“李世民就找来大将秦琼和尉迟恭,让他俩在自己晚上睡觉时,站在门口。俩人站了几天后,李世民不做噩梦了 ,白天精力充沛,也不焦虑了。再后来,李世民见二人太辛苦,所以就找人画了二人的相貌。贴在门上,这就是中国的“门神”的来历。

很多人做了亏心事后,晚上很难入睡,一入睡则噩梦连连。这正如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不但知昼,而且知夜。意思是,良知不禁在白天存在,夜晚也存在。表面上看,人睡觉后良知就不工作了,可你一叫别人,别人就会从梦中醒来,这就是良知知夜。

如何让自己睡个好觉,不做噩梦呢?

如果在白天你的良知畅行无阻,不被遮蔽,那夜间,良知就会收敛凝聚,不会干扰你。确切地说,我们白天做事都符合良知,晚上良知就会和你的身心一样,处于美好的休息阶段。反之,白天做事总是违背良知,晚上良知就会报复你,让你不停地做噩梦。若想昼夜心安,就要致良知。

最后,王阳明说,良知在晚上的行为才是它本来面目,因为人在睡觉时,良知和人的身体心灵一起寂然不动,没有任何杂念私欲。人如果能在白天面对事物如同在睡觉中一样,那就是良知光明到极致了。

为何佛道二家不能治国

王阳明年轻时对儒释道三家思想有过精神的研究,最后归于儒家。其对佛道的痴迷可从以下几件事上看出。

1501年,他到九华山上寻找佛道的奇人异士,闻听山中有个叫蔡蓬头的高人,立即钻进深山,四处寻找。后来终于找到,他热情邀请蔡蓬头到他临时住所吃饭喝酒。

蔡蓬头吃的特别高兴,王阳明就趁机问长生不老之术,蔡蓬头吃的上气不接下气,只是回答他两个字:尚未。这哑谜更激发了王阳明的追问热情,他不停地问什么是“尚未”。蔡蓬头只是回答他:尚未。最后蔡蓬头被追问得走投无路,只好说:“我见你第一眼,就看出你非我道家人,你还有世俗相。”

王阳明不罢休,又继续去寻找其他高人。但所有的高人都告诉他:“你的世俗相太明显。”

在自我冥思苦想了许多日后,他终于明白了佛道二教的弊端。那就是,佛道二教都要抛弃亲情,才能成佛成神。但亲情如何能抛弃?

两年后,他在杭州一寺庙内看到一个和尚静坐,有人告诉他,这个和尚已经不视不言静坐三年。王阳明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禅宗和尚的禅机。所谓禅机,就是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让接收方触机领悟。

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地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回答:“还有老母。”

“想念她吗?”

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对佛道二教更是刻意忽视,有弟子问他这方面的内容,他从来不作答,一旦作答,就是臭骂弟子不务正途。

在上面这段话中,我们只需要记得最后一段:佛教虽然养心,但不可治国。

养心就在于格心,佛教和道教格心,是把事物统统格掉,这样一来,世俗事物就成了佛道修行的拦路虎。王阳明说它之所以不能治国,一是刻意,人与生俱来诸多烦恼,客观存在,佛道二教非要去除,一旦去除不了,就会人格分类,成为虚伪;二是人与生俱来诸多情感,尤其是亲情,佛道二教却要和亲情割裂,这就导致佛道二教无法做到“亲民”;三是佛道二教格心,却不在事物上格,而治国必须在事物上格心,儒家格心,从不脱离事物,最好的格心就是去事物上格。

人类历史上,用佛道治国的皇帝似乎只有印度阿育和中国南朝的梁帝国。阿育王的孔雀王朝讲佛教慈悲,但更讲“亲民”。南朝梁帝国的萧衍(梁武帝)以佛教治国,自己常常玩“舍身寺庙”的把戏,让大臣拿钱来赎。梁帝国于是成了最喜剧性的帝国:开国皇帝萧衍后来居然被活活饿死。

所以王阳明说,唯有儒家能治国。原因是:儒家看重世俗事物,儒家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融为一体,儒家能做到“亲民”。

此心不动的境界

孟子和告子都说,人要做到不动心。但这二人的境界有云泥之别。告子让人不动心,是在“不动心”这个行为上用功,正如你面对不义之财,告诉心,你绝对不能动,你感动,我就干掉你。孟子所谓的“不动心”是一种境界,欲达到这种境界不能只关注境界本身,而是要关注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集义。所作所为都符合道义,自然就在遇到诱惑时不会动心。

告子的办法看似有道理,但太执着,把这件事看得特别重,一遇事,立即想到这句话,总是过度关注性,深怕它到了心外,就成为另外一种模样。这就是把心物一分为二,总是战战兢兢。孟子的办法则是,顺着我们本善的心去做就是了,本善的心自然能分辨善恶。分辨了,就按它的答案去行动。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只要遇到物时,顺着良知的判定去行,就没有问题,何必过度关注“无善无恶”呢?

越是关注、执着于某事,某事可能会让你失望。此心不动的境界,只是让我们凭借良知去行动后的必然结果罢了。

万物一体

王阳明说,人的良知就是世界,世界如果没有人的良知,就不能称为世界。这意思是说,没有人,这个世界就不可能存在。因为是人创造了世界,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们人类发现了它们,和它们建立了联系。

此为万物一体,王阳明在此举的例子很特别:五谷、禽兽等都可以滋养人的身体,药石等东西可以治疗疾病,是因为人与万物所禀的气是相同的,所以能够相通。

能相通,就说明我们是一体的,万物一体,就需要我们善待天地万物,如同善待我们的身体一样。

这就是博大精深、悲天悯人的心学世界观。

岩中花树论

王阳明最著名的岩中花树论,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话,但异常灵动玄虚,其主题则是“心外无物”。

他那位伟大的朋友说:“这朵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无关,既然它不在我心内,那就是在我心外,可你却说,心外是没有事物的。你做何解释呢?”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是同归于寂的。即是说,你的心和那朵花没有建立联系(以心去看它)时,你的心对那朵花而言,就是寂静的,没有动。而那朵花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它没有和你的心建立联系,它对你的心而言,就是寂静的,没有动。

而当你来看此花时,事情就变了。你用眼睛看此花,是受心得指使,心指使眼睛看到了花,心和花建立起了联系。

然后最关键的一点来了:你必须给花赋予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鲜艳。天地万物,存在的前提是有价值,而价值必须由我们的心来赋予。你和任何东西建立联系,都会潜意识地赋予它们价值,不建立联系,就不可能赋予天地万物价值,没有了价值的天地万物就不是天地万物,心动才有万物价值,不动就没有。所以,心外无物。

人见到鲜花会赋予其价值——鲜艳。驴见到鲜花则会赋予其价值——好吃。鲜花仍是鲜花,但看它的对象不同,其价值就不同了。

王阳明这段“岩中花树”论,只是诠释“心外无物”的绝佳例子,它只是王阳明“心外无物”的低级解释。“心外无物”理论的本源是王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万物一体”;既然天地万物都是我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它们和我的心密切相关,那么,哪里有心外之物?

阳明心学的诸多概念、理论,诸如“一念发动即是行”“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警醒。“心外无物”警醒我们的是,人须有“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世界观的博大决定你人生的境界,同时也提醒我们,少喝那些无聊的事物产生联系,它会耗费你的精力,力争做到心外什么都没有,心里有的全是良知。

万物一体,也有轻重厚薄

人和万物是一体的,因为人有仁爱(良知),但《大学》却指出,仁爱应该有轻重厚薄,否则就是墨子的兼爱,爱别人的父亲如同爱自己父亲一样,可谓莫名其妙。

王阳明在这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仁爱为何有厚薄,不必用逻辑论证,它是天经地义的存在。倘若你要牺牲身体的某个零件,是手指还是眼睛?肯定是手指,如果是眼睛和心脏呢?肯定是眼睛。我们和禽兽是一体的,但有朋友来,难道因为和禽兽一样就给朋友吃糠?

为何有时候我们会牺牲万物之一,而保留另外的万物之一?就是因为仁爱源自亲情,一切都从亲情出发。倘若只有万物一体,没有轻重厚薄,要么你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要么就是白痴。

一旦我们没有仁爱轻重厚薄的意识,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许多付出,注定廉价。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屈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楚怀王在位时,他对楚怀王可谓是奉献一切的忠臣,但楚怀王对屈原却一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对他爱理不理。最终楚怀王被秦人扣为人质,死在了秦国。屈原得知此事后,悲痛万分,整日疯疯癫癫,对人生失去了兴趣,就跳了江。这就是今天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的死,你可以说是被忠君的思想逼到了悬崖边上,不死不足以证明他忠君。但以人性角度论,他多年对楚怀王的付出,始终得不到正向的回应,这是他最后闭目向江里一跳的根源。

这里还有一个反向的例子,大名鼎鼎的伍子胥年轻时和老爹一起在楚国做官,他老爹大公无私,所以得罪了很对奸贼。奸贼就在楚平王耳边吹风,最后楚平王把伍子胥老爹捉起来准备宰了他。

有人对楚平王说:“这老头的两个儿子有超人的智慧,必须斩草除根。”楚平王就对伍老头说:“给你的两个儿子写信,让他们来。他们来了,我就放你。”伍老头狂笑道:“你别做梦了,他们不会来的。”楚平王大惑不解道:“难道他们不忠君孝父?”伍老头说:“那咱们就试试。”于是他给伍子胥兄弟俩写信,说:“你们来,我就活了。”伍子胥和兄弟们商量道:“咱们老爹为楚国付出那么多,居然也遭遇这种厄运,我们算什么,去了就是死。但咱们又不能不孝。”伍子胥说:“复仇和杀身成孝,哪个更难?”兄弟说:“当然是复仇。”伍子胥说:“那我选复仇。”后来伍子胥的兄弟去见他老爹,被楚平王杀掉了。伍子胥本人逃出楚国,辗转到吴国,最后用吴国的力量灭掉了楚国。他把楚平王的尸体挖掘出来,鞭尸三百,以示复仇成功。事后有人问伍子胥:“你带领他国军队灭掉了自己的祖国,这算什么?”伍子胥睁目道:“楚王对我不仁不义,我为何还要对他忠诚?”

我们常说:付出总有回报。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但付出未必就有回报,因为付出必须有接收方,也就是付出和回报必须产生感应。

屈原对楚怀王毫无保留的付出就是廉价的,因为他得不到回应。伍子胥深谙此道,所以他不会被忠于楚王这个概念绑架,全身心投入复仇中,绝不付出。

如果你知道了最廉价的付出是什么,就知道了什么才是最高贵的付出。那就是积极回应我们付出的人,比如我们的妻儿、父母,和那些把你当回事的亲人朋友。只有肯回应我们的人,才配让我们付出,因为这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付出。

当然,最高贵的付出还有一种,那就是为我们自己付出。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为自己好,锻造自己,使自己身心都安康,做最好的自己。这种付出比世界上任何付出都要高贵,因为只要你对自己好一点点,瞬间就能得到回应。

最后一段话:“眼睛没有本体,以万物的颜色为本体;耳朵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声音为本体;鼻子没有本体,以万物的气味为本体;口舌没有本体,以万物的味道为本体;心没有本体,以天地万物的感应是非为本体。”

王阳明以此段话说明了两个道理。第一,要行动,你有眼睛、耳朵、鼻子,倘若不去用,这些东西就不会存在。而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去看、去听、去闻。尤其是我们的心,它存在的理由就是和天地万物感应互动,倘若没有这些感应互动,我们的心就是个不成材的器官。这段话再一次证明,阳明心学是行动哲学,一切都以行动为标尺。第二,我们要以心去感应天地万物,在“万物一体”的大环境下,要能感应出轻重厚薄,什么对象是值得你为之付出的?什么对象是你应该弃之如敝履的?这个,很重要。

生死,全人类的问题

夭寿不二,意思是,无论上寿还是短命,都是一样的。言外之意:人,有生必有死,死亡无法躲开,它是全人类的问题。

1507年,王阳明抵达几乎是洪荒时代的龙场驿,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折磨让他痛不欲生。在身心双重的折磨下,他感悟出,人到绝境,可以抛弃一切,只有一种东西无法抛弃,那就是生死观。我们为何无法度过生死关,就是因为它是从生命的根子上带来的,而且它和其他欲望不同,人对生的欲望和对死得厌恶,是绝对的天理。再也没有一种天理比这个更纯粹。

但是,如王阳明所说,倘若我们无法对生死看得破,想得透,整个心体就不会畅通无阻,就无法尽性至命。

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研究生死。宗教创造了死后世界,中国儒家创造了“做圣贤,永远活在别人心中”的摆脱生死的方法。

如何摆脱生死观,抛掉未来科技不算,至少有三种方法。第一,皈依宗教,这种办法很有效,它创造了一个死亡后的世界,让你永远不死。前提是,你要坚信它。若你的理性太多,这种办法就会失效。第二,关注当下,让自己永远都关注当下的人和事,使自己的脑子停不下来思考生死问题。按王阳明的说法,做好当下每一件事,以良知贯穿其中,生时有意义,死后同样意义重大,就等于长生不死。第三,创造一种让自己信服的理论。这需要的东西很多:智慧、心态、学识以及强大的不为外物所动的内心。若要看透生死观,你要在这三个方法汇总来回地跳。

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所有的能量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都守恒,即是说,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宇宙中所有的能量都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也不会凭空消失不见,人体内蕴含的所有能量,在我们死后都会成为别的事物的一部分,也许是蝴蝶,也许是飞鸟,也许是星云的一部分。如此,我们就可明白,现在构成我们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曾经是别的事物的一分子。可能来自太阳、月亮、外太空的星云,也可能是猴子、猪、驴。

那些事物当时也惧怕死亡,但在我们身上却获得新生。我们现在惧怕死亡,根本没有必要,因为我们在死亡后也会在别的事物上获得新生。

人为何怕死?其实很多人根本不怕自己的死亡,而是担心自己死后,亲人如何。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从生命根上带来的”,我们一生下来,就自动自发地生出责任感,特别是对亲人的责任。

对人生(各种情感)的眷恋,才是我们惧怕死亡的原因。

这样讲来,害怕死亡的人,才是真有良知的人。

规则和原理,哪个重要

王阳明曾说过,致良知的要点之一就是,在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病根逐一找出,扫除干净,如猫捉老鼠一样,绝不放过一个,彻底根除。

有弟子认为,把这些病根都找出,扫除干净,就像是把肉挖掉,倘若把肉挖掉,那不是留下个大疮吗?即使好了,也会留下疤痕。

咋一看,这种论述很正确,王阳明恐怕也拿不出好的理论来反驳,所以他才正色道:“这是我治病的房子,确实能去掉人的病根。即便有再大本事的人,过了十几年也还用得着。你如果不用就放下,不要糟蹋了我的方子!”

王阳明这段话很重要,它其实探讨的就是,规则和原理那个更重要。

什么是规则?

规则就是,去除那些病根会留下疮和疤痕,所以这种治疗方法不适用。规则就是你必须这样,不能那样。

什么是原理?

原理就是这种方式经过时间和事情的验证,很有效。王阳明说,我的这个方法已经被多人验证过,即便有再大本事的人,过了十几年还用得着。

人生在世,其实遵循的都是规则,很少有人孤注一掷地遵循原理。

因为原理,很多时候是一种直觉和本能,无法用科学证明,却能用实际证明。

我们对规则要有怀疑之心,因为规则是在某个情境中的产物,情境一变,它可能就消失了。我们应该对原理深信不疑,因为它是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平庸的学说,它永远都能解释所有的问题,但很多时候,它无法解决某些问题。阳明心学,简易明快,直指本心,它虽然不能解释人世上所有问题,但它能解决人世上所有问题。

阳明心学就是原理,不是规则。

致良知只能靠自己

王阳明“致良知”的法门只一句话:你的良知是自家准则,情境来,良知判定是便是,非便非,不欺它而行,这样就能致良知,就是致良知。

这段话,王阳明大概说了很多次,可还是有很多人来问。有人明明知道了致良知的功夫该如何练,却仍要王阳明再进一步说明。王阳明则认为,既然知道如何致良知了,那还有什么需要说明的?良知如此明白,你在致良知法门上实在下功夫即可。不在这方面用功,只在言语上说来说去,越说越糊涂。

实际上,欲达到知行合一之境界,王阳明心学提供了两种办法。一种是被动的,静坐和省察克治;第二种是主动的,就是致良知。王阳明让我们致良知,只是要叫我们去事上磨炼。所谓事上磨炼,就是要力诚,所谓力诚,就是让我们认识知行合一的本体:知行本一,不必曰合。一切所知的就是所行的,一切所行的就是所知的。

你永远无法让一个围棋高手告诉你,他为何会走出天外飞仙的一部;你也无法让一个高明的厨子告诉你,他是如何炒出好菜的。

他们唯一知道的事就是他们做出了这件事,这就是一切所知就是所行,一切所行就是所知。懂得了这些,我们就会发现,阳明心学只有一个灵魂,那就是知行合一。

倘若不把知行看做是一回事,那就不会在致良知上下功夫,因为致良知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知”“行”合一。而致良知,靠不了别人,只能靠自己。

为什么圣人能预见未来

1222年,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统治者成吉思汗和最伟大的道士丘处机见面,成吉思汗之所以要见丘处机,是因为民间都传颂着丘处机能“前知”,懂得成圣不死之术。总之,民间传说中的丘处机就是个活神仙。

成吉思汗问丘处机:“如何统一天下?”

丘处机回答:“不滥杀一人。”

再问:“如何治理天下?”

回答:“敬天爱民为本。”

又问:“如何长生?”

答:“清心寡欲为要。”

成吉思汗沉默一会,问:“仙人可前知?”

丘处机回答:“只要心至诚,就能感动天地,天地就会给予前兆,敏锐地抓住前兆,就可预知未来。”

成吉思汗深以为然

孔子说,命这东西不可知,尽量少谈。因为在中国传统儒家看来,命运很多时候是注定的。

人一旦想“前知”,那就是对命的一种亵渎:命是注定的,“前知”是想在不可能中制造出个可能来。这缘于人的私欲:想要趋利避害。人一旦想趋利避害,有些有害无利的道义之事,就不会去做。

所以,凡是那些“无事不登三宝殿”“要佛祖开示未来”的人,都是有私欲的人。

圣人为何不“前知”?因为圣人也无法免于祸福,圣人只有一个办法可尽量避免祸而得到福,那就是有颗至诚之心。“诚”就是良知,其实就是关注当下致良知。

一旦你能让良知光明,就能在别人浑浑噩噩时发现事物的前兆,抓住前兆,就能抓住事情变化的方向,然后才能解决问题。

而要获取这种辨识前兆的能力,就要以致良知之心对待天地万物。理性而言,我们专注于某种事物时,就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其发展变化的内因就能为我们所知。

倘若你没有把当下做好,而总是“超前”地想要知道未来。这不但是私欲,而且还会忽略当下,让未来转向。世界上所有人都看不到未来,圣人能看到未来,诀窍就是,以至诚之心做好当下。

良知无知而无不知

《智囊》记载,诸葛亮有次去找刘备,刘备正和一个人聊天,这人见诸葛亮来,就找了个借口跑了出去。诸葛亮对刘备说:“此人是刺客。”刘备大吃一惊。诸葛亮说:“他看到我后心神不宁,可见他听说过我的厉害,我就是面镜子,妖魔鬼怪一来,必显形。”

历史上有些以识人闻名的人,比如管仲、杨坚、王阳明、曾国藩……

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能瞬间洞察对方的心理活动,然后做出最快速最精准的判断。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本心纯粹,如一面镜子,万事万物到面前,马上映现。

张居正未做内阁首辅时,和心学门徒耿定向走得很近。二人经常在一起论道。某次,有个叫何心隐的人来找耿定向。(何心隐也是心学门徒,自诩是阳明心学的正宗门徒。)耿定向热情招待何心隐,二人谈的热闹,忽有人来报,张居正来了。何心隐听过张居正的大名,觉得他是官场中人,自己乃布衣,不便相见,于是跑到帷幕后躲了起来。

张居正和耿定向聊了一会便离开了。何心隐面无人色地从帷幕后走了出来,对耿定向说:“讲来杀我的人,必是此人。”

耿定向大为惊骇,问原因。何心隐说:“你等着瞧,事实会证明一切。”

后来张居正做了首辅,力推改革,何心隐到处煽动改革派人士,和张居正反抗。张居正大怒之下,命人将其逮捕、剿杀。正如他所说,自己就真的死在了张居正手里。

何心隐和张居正连面都未见,只是听了张居正和其他人的几句聊天,就断定自己会死在此人手里,非是他未卜先知,而是他良知光明看透了张居正。

真正的圣人能“知”他人,就是因为充分发挥了良知。良知并未有意识地告诉他们,我可以知人。但一遇到人就能知。正如太阳不可能告诉万物,我要照耀你们,可一遇万物,它必然照耀。

良知从来不会有意识地去知,却无所不知,良知知道一切,只要你能光明它。

这是心学的梦想,你行动了,就成现实。

别拿勤奋和别人的天赋拼

在所有领域中,都有顶尖高手。如果对他们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他们固然很勤奋,但真正让他们成为那个领域顶尖高手的却是天赋。凡是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都具备了这一领域所要求的天赋。

古代战场上,韩信、成吉思汗、王阳明等出类拔萃的军事家,努力固然重要,但天赋才是决定他们成为名将的主要因素。同样的付出和努力下,项羽就不如韩信,没有人能和成吉思汗相提并论,也没有人能和王阳明平起平坐。

什么是天赋,天赋就是老天爷给你植入的神一般的能力,你来到世界上,只需要把它使用出来即可。既然是神一般的能力,凡夫俗子怎么能和这种能力比拼?

什么是勤奋,勤奋就是希望能通过后天努力得到这种神一般的能力。

别拿自己的勤奋和别人的天赋拼,那样你会活的很累、很辛苦。或许有人说,我的勤奋也能创造奇迹。正如曾国藩,天赋不高,却通过辛苦努力完成了人生试卷的满分一样。没错,如果满分是一百分,那大家都一样。但是,曾国藩的一百分和天赋极高的王阳明相比截然不同。曾国藩的一百分是因为只能考到这个程度,而王阳明的一百分是因为试卷只有一百分。这对于后来的人生成就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所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的天赋。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最容易成功。

情欲即天理

大明万历初年的首辅张居正独揽大权后,准备进行改革。当时正缺人才,有人就向张居正推荐了海瑞。海瑞在大明乃至整个中国历史,都是大名鼎鼎的,他以清廉、绝对的铁面无私著称。

推荐海瑞的人本以为张居正会立即启用海瑞,没想到张居正拒绝了这提议。他说:“海瑞这人刚正不阿,执法必严,为人处世向来都以人性为出发点,受老百姓爱戴理所当然,但是他没有情感,冷面无情,不懂得用情感当人际关系、官场中的润滑剂,所以才屡次被同僚弹劾。这种人,只能做旗帜,绝对不能让他参与实际政务。”

人心分为两种,一部分是人性,一部分是七情六欲、情感、情绪。用七情六欲、情感、情绪推动人性去行动,就是知行合一。你要做一件事,首先它必须符合人性,符合天理,但人性、天理只是指路牌,人不可能只盯着指路牌就能达到目的地,必须有情感的推动。

你对符合人性的事物付出情感,这个事物就会如你心愿,你付出的情感越多,这个事物就会越让你满意。只要你本人付出情感了,觉得事物很满意,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也会对你的事物满意。

反之,如果纯靠人性,因为没有情感的润滑和推动,你很难把它做成。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处理问题、和别人的交往其实靠的都是情感,而不是冷冰冰的人性,虽然它是正能量。

很多人一听到“情欲”就觉得它很坏,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七情六欲”产生了执着心。饿了吃饭是天理,但我们非要执着于满汉全席,要吃得像样,吃得让别人知道我很有钱。这就是人欲,就是恶了。

七情六欲、发自良知的情感以及情绪,倘若不执着,不刻意拔高它,就都是天理。人之所以为人,正能量的人性固然重要,但情感更重要。唯有如此,我们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人格分裂的变态。

海瑞值得称颂,然而社会纷繁复杂,要在这乌烟瘴气的社会中做成事,空有情怀和人性远远不够,必须借助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伟大情感。它是一条通往成功之路的捷径,你走在这条路上,只要带着良知,就没有任何任何问题。

知行合一的三类人

从知行角度来划分,人分三类。第一类是“生知安行”的人,这种人,良知特别光明、要做什么事,只要按良知的意思去行动即可。

第二类人“学知利行”的人。这种人,良知也很光明,但必须经过省察克治之功,努力按良知的意思去行动。

最要命的是第三类“困知勉行”人。因为他们的良知收到蒙蔽禁锢十分深重,即使想按照良知去行动,也会被私欲阻隔,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千百倍的功夫,才能按照良知的指示去行动。

我们由此可知,如果努力,人人都能知行合一。只不过,有人很容易就能知行合一,而有人要下很多功夫。不管怎样,知行合一是人类能做到,能达到的一种人生最高境界。

它容易之处就在此,但它也有难度,即使是那些“生知安行”的人也不敢自以为是,一旦自以为是就可能达不到知行合一了。至于那些“困知勉行”的人,根本没有努力,就认为自己轻易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更是痴人说梦。

所以,若想知行合一,先确定自己是哪类人。确定之后,再向知行合一进攻。

遇哀事,是否还有乐

儒家学派说,乐是人心本体。意思是,乐应该主宰人心,每个人都应该以“乐”为灵魂。

有弟子问王阳明:“如果遇到父母故去,哀悼痛哭之后,心中的乐是否还存在呢?”

王阳明回答:“父母故去,肯定要哭,这是人之常情。也只有自动自发地尽了此情,快乐才会重新回到我们心中。”

很多人往往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这是错误的,因为你遮蔽了人心的本体——乐。

生老病死本是客观规律,无人能改变,人活着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和快乐,如果被这些客观规律阻碍,那就不是人了。

悲痛有限度,快乐无限度,记此,则知人生。

你看到的是鲜花还是坟墓

周文王的《卦辞》、周公的《爻辞》、孔子的《十翼》都是对《易》的解释,但看法不同。

王阳明的解释是,只要这种解释不是哗众取宠,不是炫耀学问,而是发自良知地让世人知《易》,那就没有问题。因为同样的事物,因观察者的角度、学识和心胸的不同,而会出现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也同时说明,心外无理。

正如竹园里的竹子,只要长着竹子的枝节,就是本体上的相同。倘若拘泥于教条、固定的成规,就会被框死。人必须发自真心地去对待所有事物,而人因为性情的不同,对待事物所秉持的价值观在细节上也会不同,但大体上相同,这大体相同就是遵循良知的结果。

鲁迅的作品《过客》中,过客想一老人和小女孩问路。老人告诉他,过了前面的坟墓就到了;小女孩告诉他,过了前面开满鲜花的土丘(坟墓)就到了。有人说,人应该学小女孩的心态,整个人生就会明亮起来,千万不能学那老人家,否则人生一片黑暗。这种说法乍一听动人心弦,其实是一厢情愿的扯淡。那个小女孩看到鲜花以及老人看到坟墓,二者都是发自良知。小女孩没有经历人生的艰辛和随年纪增长对死亡的恐惧,她的世界是开满鲜花的,这就是她的良知;她看到鲜花并非是有意看到,而是她的良知使然。老人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和年纪渐长后对死亡的恐惧,他的世界是现实而阴森的,这是他的良知。他看到坟墓并非有意去看到,而是他的良知使然。

我们的良知是有阶梯的,或者说,我们在人生中的每一阶段都有固定的良知指引。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看到鲜花,什么时候该看到坟墓。

你真有自知之明吗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舜是出名的孝子,他老爹自从娶了第二任老婆后,对舜就没有从前那样慈爱。但是舜却认为自己不孝顺,所以他在孝的方面始终在努力的补。其实,这才是真正的自知之明: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认为自己做的很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足,才有补的意愿,才能补上来。他老爹在慈爱方面始终没有补的心,最后就成了舜大孝,他老爹大不慈。

如果舜当时干掉他老爹,孝之美名无法传播,尧也不会把江山交给他。

我们中国历史顺口溜“尧舜禹”就少了个“舜”,历史将被改写,所以,有自知之明多么重要!

如何说服别人

王阳明举了一个孔子的例子:有个大字不识的农夫来向孔子请教,孔子并没有给他讲任何知识点,而是抛出一个问题,让农夫来辨认对错,农夫知道对错后,孔子再帮他分析,为什么这是对那是错。

如此一来,农夫自己知道的是非,是他内心本体就有的天赋准则,即便如圣人孔子那般聪明,也只能引发对方以良知判定,而不失用自己的大理论帮助别人判定。

当有人向你请教时,尽量少卖弄学问,直奔主题,启发对方是非之心的良知,让他们自己判定。不要卖弄学问,夸夸其谈,这看似显得你十分博学,却只会使对方手足无措,最后违心地承认你说的是对的,这就等于把对方的良知遮蔽,你以为你在做一件说服别人的好事,其实是大恶。

如何说服别人?从字义来看,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你根本无法说服别人,服人之口,未必服人之心。真若服人之心,必须让对方自己判定对错是非,你所要做的就是用各种方式激发出他的良知,只要激发出他的良知,良知自会知是知非。

感谢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的人渣

王阳明说,恶人这玩意儿,有个特点:文过饰非,掩盖罪恶。如果你直接去碰触这个特点,那就是假发了他的恶性,非变本加厉搞死你不可。你也不能总想让他变好,因为对恶人而言,变好人是难度特别大的事。一旦你着急,还会激发出他的恶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既不憎恨也不关爱,在自己心上用功,把自己锻造的内心强大,以自己的光辉去悄无声息地感染他。

当然,如果你被恶人欺负得特别不舒服,你就要想开点,这是老天对我的考验。孟子说了,人若想成为圣人,老天必须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毅,使他具备不曾具备的才能。

一旦这样想,你就会心情大好,原来老天是让我成为圣人的前奏啊。这当然有点阿Q精神,但如果你把这些苦难都熬过来,并在苦难中修炼了心,那你离圣人的境界就不远了。

在最后好的时光里遇到人渣,能度过难关,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正如舜在年轻时遇到象一样,王阳明说,如果舜不遇象,舜就不可能在谋害他这件事上格物。韩信不遇无赖,就不会钻裤裆。从而也就没有由此萌发的奋进之心,冲破千难万阻,抵达人生最高境界。康熙不遇鳌拜,就不能体会到皇权必须靠自己取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由此才在后来的岁月中珍惜权利,清明执政。

遍观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都经历过非人的遭遇,因此才能在掌控人生后,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人生。

不过,一定要在最好的时光里遇到人渣,这个最好的时光就是青少年时期,这个时代,人的思维清晰,想象力活泼,拥有渴望观看世界、统治世界的青春意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热血时代。这个时代需要磨,那些人渣就是上天赏赐的磨刀石。

在最好的时光里遇到人渣,必须冲破它的牵绊,才是一种荣幸。倘若你被人渣击倒,没有把它当成磨刀石,却把他当成人生中的拦路石,那就不是荣幸,而是悲哀。

当你站在人生巅峰,俯瞰往昔岁月里的人渣时,你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方式只有一个:复仇!

舜后来当上了天下之主,为了感谢象多年来的“照顾”,把他封赏到当时兔子不拉屎的湖南道县北做鼻国国君,这大概就是复仇。

自悟和被点化,哪个更重要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而且学的是一个专业:兵法。孙膑灵性比庞涓高,但庞涓有个孙膑没有的优点:他特别好学,尤其是对鬼谷子所教授的内容异常上心,几乎能倒背如流。

几年后,鬼谷子对二人说:“我所知道的都传授给你们了,你们现在可以选择,是继续在山中学习,还是下山去。”

庞涓选择下山,跑到魏国,很快凭借实力做了大将军。孙膑在山中又学了一段时间,但可疑的是,鬼谷子根本没有传授他任何知识,只是让他自学。

后来,孙膑下山去投奔庞涓,不久,其军事才略就如火山爆发,把庞涓甩出去几条街。庞涓非常懊悔,臭骂鬼谷子是个骗子,他认为自己走后,鬼谷子又传授了孙膑很多兵法知识。

但孙膑说:“没有,我那段时间只是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变成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是老师给的,而是我的。”

再后来,庞涓陷害孙膑,孙膑逃到齐国,最终在战场上干掉了庞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王阳明说的很对:学问的确需要开导,但不如自己领悟那样一通全通。所谓一通全通,就是能建立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子得于心的。如果自己没有体系,你灵性再高,靠别人开导得到的也只是碎片化知识。

碎片化知识虽然是知识,却无法升华成智慧,这就是靠名师和靠自己的最大区别!

从根上用功

王阳明说,孔子的气魄特别大,别人就特别关注孔子的气魄,总想学那气魄,就如有人看到拳击手勇猛而去学拳击手的走步一样。殊不知,人有大气魄,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这种积累包括心性的涵养、知识的学习等硬件设施。没有这些你根本学不来。

正如参天大树,要学大树参天,就要培养树根,而不是去枝叶上搞名堂。否则就是搞反了。人必须从跟处开始努力,平时多付出,才会有回报。

有了错,不要掩饰错

掩饰错误,虽然能糊弄住他人,但糊弄不了自己。正如王阳明比喻的:在过错上用功(掩饰),就好像修补打碎的瓦罐,时日一长必然会产生文过饰非的毛病。

文过饰非的毛病大大要不得,它会让你犯了一个错误,然后用另外的错误去掩饰。如此一来,形成恶性循环,你的错误就越来越多了。

文过饰非的人总比那些明知错误而不改,非但不改还不加掩饰的人要强很多。至少,在掩饰错误的人的身上,我们还能见到良知的一点光亮。

不过,文过饰非是人类的一种防御本能。所有人都认为有了过错要改正而不是掩饰,其实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问题没有发生在你身上,你当然希望对方承认错误而且改正。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把这种负面本能去除了,光明正大地接收别人的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

你会吃饭吗?

吃饭本身就是修行,在吃饭这件事上我们最好的修行就是细嚼慢咽,吸收更多的营养。但有人常常是食不甘味,无论什么美味,迟到嘴中如同嚼蜡。

这至少说明以下几点:第一,他的心已经放不到饭上,因为心上被各种物欲遮蔽,所以他指出,即使饭后没有事,也总是潦草地吃;第二,即使是吃饭这种事,如果你不用心,付诸情感在里面,你也吃不出味道来;第三,人被各种物欲俘获后,由于欲望无止境,所以永远忙不完,这样一来,你就成了一个特别忙的人,身累心累;第四,王阳明让人关注当下,关键是让你做一件事就倾注所欲人性和感情在这件事上,唯有如此,才能心平气和,否则,吃什么都是浪费,根本不懂如何吃饭。

良知就是同理心

如果良知是厌恶上级对你的某种行为,那么致良知就是,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良知是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那么致良知就是,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级。

这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换位感受、换位行动,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同理心“。

人若能有这种同理心,就会让别人舒服的同时,也能让自己内心安宁丰盛。这种同理心如何获得呢?

王阳明的答案是,致良知。知道自己在哪里过了或者不及,就是中正平和的良知。矫正自己的”过“,补充自己的”不及“,就是致良知。

每个人都应该常问自己的良知:我遇到的好事,应该让别人也感受下,我遇到的坏事,绝对不能让别人感受。很多人做不到这点,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奴使奴,使死奴“。一个奴隶能使唤其他奴隶,说明他和从前的主人一样掌管了一点小权力。此时,他不会抱有同理心:从前主人对待我,让我生不如死,我绝对不能让我的奴隶也和我一样生不如死。诸多奴的想法是,我终于可以欺压别人了,要像从前的主人一样欺压那些奴隶。

人失了同理心,没有换位思考的动力和能力,归根结底,就是良知不明,要么是过了:别人给他一棒子,他十棒子对待其他人;要么是不及,别人给他一块肉拯救了他,他觉得理所当然。

诸多人的良知不明,就是在”事上磨炼“环节出了问题。”事上磨炼“是练去除欲望、培养善念,去除恶念之心,很多人却在”事上磨炼“上练就了一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心。

良知就是同理心,丧尽天良就是没有了同理心。

良知的妙用

苏秦、张仪是师兄弟。张国时期,二人靠一张嘴赢得功名利禄,并名垂史册。二人在当时被称为纵横家,通过说服当时的各个国君而成就功名。

王阳明认可这二人的才智,说他们具备了圣人之资质。同时还说二人擅长揣摩人情,无不中的。为何能有如此奇效,就是因为他们窥见了良知的妙用。

在整个《传习录》中,王阳明常常提到良知的神秘莫测和天下无敌,但举的使用良知的例子都是那些骨头烂掉的、传说中的圣人。在这里,总算举出了两个使用良知、验证良知天下无敌的人——苏秦、张仪。

良知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里,唯一的答案就是,揣摩人情,无不中的。

我们都知道,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它是我们的本能和直觉,尤其是直觉,真正的直觉不是错觉,而是通过天赋和后天的努力,会精准地判断出对方的心。

简单而言就是,如果你的良知足够光明,你就能发现对方心里的缺陷,它对欲望的追求程度,它内心的强大程度,它最想要的是什么,最厌恶的是什么等等。

只要你知道了对方的心理,剩下的事就是按方抓药。人皆有良知,良知可以交换可以互相感应,在交换和感应的过程中,你能判断出对方的良知是光明还是黑暗。一个良知黑暗的人,必然是私欲强盛的人,那就用各种办法满足或者破除他的私欲,他一旦得到满足,必然就成了你的傀儡。

王阳明说苏秦和张仪没有把良知用到好的地方,可能是他们只关注当时的国君,把国君搞得团团转,而没有拿出良知来让当时的老百姓受益,确切地说,没有做到亲民。

到底该如何理解人性

关于人性的讨论,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家几乎倾巢出动,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最有名的当属三种: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可善可恶。哪种正确呢?

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精明之处。王阳明说,要给人性下个确凿的定义,这不可能。一旦你给某种事物下定义、规则,它就失去活性,没有意义了。

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对人性的看法?原因就是,有人从人性本体上说(人性本善)、有的人从发用上说(人性本恶、人性可善可恶),有的人从源头上说(人性本善)、有的人从流弊上说(人性本恶、人性可善可恶)。

这就很容易让我们理解,为何有些好人会做坏事,而有些坏人也会做点好事,因为性流动起来,倘若没有良知的力量,人是无法看管好它的流向的。

人类有一种心理叫首因印象,就是首次看到你时,你的某种行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而这种印象就是他评判你的标尺。譬如第一次见你,你正在吹胡子瞪眼,那对方就会认定你脾气很差;第一次见你,你正在狼吞虎咽,满嘴流油,那对方就会认定你没有修养,等等。

这就是犯了王阳明所谓的”执着“的错,人的本性是无善无恶的,流动起来会有善恶,但流动起来并非是其人性本体。

我们要让自己的人性美好,不是在它流动时用功,因为它的流动很随意、没有规律。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有事会突然发怒,一个性格特别开朗的人,会突然焦虑、抑郁。我们必须在源头——人性本体——上用功。

如何用功,只是致良知而已。不停地致良知,形成惯性,让我们人性善的一面永远流动,恶的一面永远不流动。

美好的人生,就是伏羲时代

王阳明把一天比作从古至今(他那时)的时间段。不过,他是先从夜晚开始的,即是说,人真正的开始是从夜晚,而不是早晨。夜晚来临,大家睡着后,没有了视觉、听觉,没有了思想和作为,心中淡然平静,这个时候好比是上古伏羲时代。

”伏羲时代“很长,有整整一夜的时间,然后进入清晨。人如果专心地休息,早上起来后则会神清气爽,安定庄严,但此时人已经有了视觉、听觉,有了思想和作为,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如果准备的心全是正念,那就是尧舜时代。那个时代,有明王在世,万物一体。

上午,人的精力最充沛,正能量十足,大家都会礼貌交往,秩序井然,这就是”夏商周时代“。中午以后,吃饱喝足,人的慵懒本性萌发,精神昏聩,往来杂扰,不能聚精会神于一件事,各种念头杂七杂八,这就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等到夜晚渐渐昏黑,万籁俱寂,人的心和天地万物一起沉寂,绕了个圈子,重新开始。

有的人把一天都过成了春秋战国,有的人则过成了夏商周,但很少有人能把一天过程伏羲时代。这是因为我们不坚信良知,总是被外物牵绊,所以有人的一天,表面上看有早晨、中午、晚上,其实过得就是中午那个浑噩的春秋战国。

王阳明期盼的是每个人要过伏羲时代,这就需要良知光明,不为外物所迷惑,如此才是真的内心平静。

不做乡愿,不做道德攻击,因为这都是弱者的表现

乡愿这种东西,在人类历史上、你的身边,比比皆是。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常常因照顾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坚持自己的立场,是非观随别人,永远不是自己的;总喜欢用世俗道德评判别人,这种行为恰好证明了他自己没道德。

于是我们即可知道什么是”非乡愿“:在做任务选择时,遵从根植于自己内心的良知去判断、行动。至于其他,什么都不管。

这是一种很少有人能达到的境界,因为很多人都在意别人的评价,都不坚信自己良知的力量,没有高度自信,所以就无法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狂者姿态。

乡愿没有自己的是非观,所以注定是弱者。当时王阳明受到的批评如雨后狗尿苔,但他依然凭良知我行我素。于是对他的道德攻击就越发激烈。越是如此,王阳明就坚信良知的力量,继续不管不顾。因为他坚信一点:弱者的唯一武器,就是道德攻击。

在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曹操和刘备,一个是王安石和司马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汉献帝要投奔各路军阀,只有曹操伸出援手,将其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昌。在曹操的操盘下,东汉帝国再度雄起,大有王者归来之事。但叛乱分子不绝如缕,刘备就是其中一支。刘备在军事上没有曹操厉害,所以他以道德为武器攻击曹操。对于刘备的谩骂和侮辱,曹操的反应极为平淡。他说:”刘备这大耳贼太弱,之所以没有锋利的武器和我抗衡,只能在道德上谴责我。可他却不知,我是只注重才能不太注重道德的人,他用错了武器,自然也投掷错了人。“像曹操这样的人才是英雄,不被道德武器击倒,对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连他的皮毛都伤不到。

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以司马光为首的高级士大夫们强烈反对变法。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挑不出毛病,就在王安石的道德上做文章。这文章特别难做,因为王安石几乎没有道德瑕疵。但皇天不负有心人,司马光终于找到了王安石的道德缺陷:这家伙修身不成,几个月不洗澡。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治国平天下?若干年后,王安石变法半途夭折,司马光卷土重来,主掌大权。他将当年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全部罢黜。那么被罢黜的人也对司马光进行道德攻击。司马光怒不可遏,在此上奏皇上,把他们贬到了南方荒凉之地。此时他才想起当初对王安石的攻击,最终得出结论:道德是门武器,它智能被弱者使用。

中国人特别喜欢喜欢谈道德,只是谈,真正能做到道德完人的屈指可数。中国是个道德至上的过度,尧当初把位子禅让给舜,只有一个理由:舜具备了孝的美德。

孝这种基本美德,竟然有如此洪荒之力,能让一个人成为天下之主。

正因为道德如此重要,所以中国人总把它当成一个威力巨大的武器。这个武器当然很有效,因为它纵然搞不倒对手,也会把对对手搞臭。

不过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把道德作为武器的人永远是弱者,强者从来不用这个武器。因为这门武器很容易拥有,谁还没有个道德瑕疵?只要有道德瑕疵,那这个武器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至于是否立竿见影,那要看对手是谁了,遇到曹操这样把道德当做脚底泥的对手,你就束手无策。

弱者之所以总指摘别人的道德,因为他处处不如人,只能在道德这个虚无缥缈的领域内和对手对垒。谈钱,谈不过人家;谈权谈能力,都不如人家,只能谈道德,再升级一点,就谈人生境界。

正因为处处不如人,所以弱者们总感觉比他强的人都有道德问题,如果没有道德问题,他怎么就那么有钱、有权,混的比我好?”为富不仁“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这句酸味十足的话就是道德谴责——凡是赚到钱的人都有道德问题。

你不可能用道德创建事功,正如你无法缘木求鱼一样。你若真有道德,就不会用道德去谴责别人,搞人身攻击,搞道德绑架。最没有道德的,就是那些总那道德说事的人。这种人,不但没有道德,而且会是永远的弱者。

傲慢不是致良知

人皆有良知,只要肯致良知就可以成为圣人,所以那些致良知的人都是平等的。既然大家都是平等的,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就不该自卑——人皆有良知,你也有;更不能自傲——人皆有良知,你有,别人也有。

很多人的地位和成就不足以证明他的实力,大多数时候只是凭着运气和时势而获取。给那些致良知的人一个运气和时势,人人都能成功。

人只要致良知,天理自然呈现,没有谁比谁更高明。我们总是钦羡那些如泰山一样的人物,因为他们凸出于地面,可王阳明却说,真正大的不是泰山,而是地面,但你们却见不到地面。

地面一律平等,人人不可见,却是事实。人不可自傲,不可凸出于地面,一旦凸出地面,虽然让你引人注目,但你实际并不庞大,因为平地比高山大。

放下身段,做平地,不要扯起身段,做高山。

四句教:知行合一的流程

四句教就是著名的天泉证道,所证出的道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世人又称这内容为四句教。

王阳明最后给出的解决方式是,对那些资质高(良知光明)的人,你只须和他说第一句和第三句:无善无恶之心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他一听到这话就明白了什么意思。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体光明,始终在行良知,日用而不知罢了。

而对那些资质较差(良知被遮蔽)的人,你就要和他说第二句和第四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他一听到这话就明白该在”念头“(意)上为善去恶,时刻警醒自己,我的”意“是有善有恶的,千万要谨慎,一定要正念头(格物)啊!

显然,这不是最圆满的一种学说的解释,而是私人订制。既然王阳明没有说明白,是不是四句教真的就是不明不白呢?

若干年后,心学门徒耿定向说,其实四句教称为天泉证道,证的道肯定和王阳明龙场悟道有关。王阳明龙场悟道悟的就是格物,就是心理合一,就是知行合一。所以,四句教一定是这些大同小异的概念的一个步骤。确切地说,是如何让你格物,如何让你知行合一。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善”是中庸、中和、不偏不倚的意思,“恶”是过或不及的意思。“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同时也是简易明快了解阳明心学的工具,更是阳明心学的“天机”。

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天王阳明正在为他的弟子们讲解心学。这时以老农来求见,老农不是来听课的,而是想和王阳明做一笔买卖。老农说,最近家里财政状况堪忧,很多地方需要现金。可悲的是,他没有现金,所以决定将自己的一块天地卖给王阳明。王阳明宕机拒绝。他说:“君子应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农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买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忧,可讲来怎么办?”王阳明决定,借给老农所需要的现金,还款日期不限。老农感激涕零,拿着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几日后,王阳明和弟子们到山水间游玩。在一处风景如画之地,王阳明看向山凹处一块田地,不禁赞叹道:“你们看,那里面山背水,远看如菩萨莲花宝座,实在是风水宝地啊。”有弟子试探性的问道:“老师喜欢这块田地?”王阳明眉飞色舞。“怎能不喜欢?良知能知善恶,它告诉我这就是‘善’的,我真是如喜欢美色一样喜欢这块田地。”随即,王阳明脸色呈现遗憾的申请,“可惜它不是我的。”该弟子笑道:“它理应是您的,只是您舍了。”王阳明迷惑地看着该弟子。该弟子解释道:“这块田地就是几日前那个来和您做买卖的老农的,他当初要卖给您的地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哎呦”了一声,人人都能听出他语气里的懊恼。可语音未落,王阳明立马顿足扼腕,说道:“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众弟子茫然。王阳明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紧闭双眼,静如枯木。许久,才睁开眼,看到弟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神态,缓缓说道:“我刚才的那想法就是私欲啊,欣喜的是,总算被我克掉了。”众弟子恍然大悟。

耿定向的解释是,当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水间游玩时,他的心坦坦荡荡、无牵无挂,是无善无恶的,这就是四句教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可当他听到关于那片田地的所有信息并产生懊悔之心时,就说明他的意动了,这就是四句教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那么,这个“意”是对是错呢?

他顿足扼腕,就说明这个“意”是错的。错就错在,他不该有懊悔的想法,一懊悔就证明他想据为己有,据为己有的心时错心。

他是怎么知的呢?是与生俱来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告诉他的!所以这是四句教第三句“知善之恶是良知”。他一知道错,马上就静坐,克掉这个错误的“意”,去掉恶,保持善。最后,他如释重负。这就是四句教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疑,耿定向的这种诠释是阳明心学“致良知”的过程,或者说是程式、法则。

万物一体和事上磨炼

王阳明说:“你们虽然离开了,但还在天地间。”这话就是万物一体的宏大世界观:你们纵然离开我,也逃不出地球,逃不出人间,既然你们在天地间,而那天地万物和我本是一体,所以你们在或者不在我身边,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心中互相有彼此,彼此有感应,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大家是一个整体,如同手足是我们的一部分,人怎么能忘记自己的手脚呢?

弟子说王阳明学说日益精进,从1508年创建心学到1521年提出致良知,王阳明心学的概念多如牛毛,心即理、立志、知行合一、静坐、事上磨炼、诚意、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直到正是提出致良知,他似乎终于找到了其学说的精髓,或者说是法门。

同时,王阳明在长期讲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使用各种巧妙无比的方法,抓住感召学生的时机。这样一来,他的学生自然就多了。这也算是事上练吧。


本文抄录自本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