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第二遍笔记(7)

常见十大思维陷阱

维基百科上有一个专门的页面,上面罗列了常见的形式逻辑错误和非形式逻辑错误。导致人们犯这些逻辑错误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1  概念不清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不夸张地讲,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

一般人看见房子,不会觉得砖头有多么重要;但是对建筑师来说,砖头分为好多种,每种功用都不同——这就是内行和外行的区别。“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作者母亲的话)这一教诲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以至我上学期间从未觉得哪个科目太难。后来做了老师,有机会大量观察,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学习困难和思维困境,都是因为之前在学习基础概念的时候不加重视造成的。

“脑子混乱”的人,就会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混乱、无法理顺的。比如,“不恰当比较”、“无关类比”是很常见的逻辑错误,可是很多人犯这类错误,只不过因为概念太乱、太含混,才会把迥然相异的东西当作差不多的东西,甚至当作同一个东西。这样的人看问题永远只能看到表面,甚至连表面都看不清——

不知道“目标”与“计划”之间区别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可能会因为死守计划而最终无法达成目标……不知道“政府”与“国家”的区别,不知道“科学”、“科普”与“科普作者”之间的区别,不知道“上学”与“学习”之间的区别,就可能会因为自己有博士学位瞧不起中专毕业的人,另外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憎恨那些有博士学位的人……(自古套路得人心!)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最好先去读一下该学科的发展史,这是最好的起点。可惜,大多数人一直讨厌历史,因为没弄明白“历史”与“历史书”之间的重要差异。

2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从本质上来看,不确定性和未知是一回事。未知永远存在。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呢?可现实往往是复杂的。

不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很多认知上和逻辑上的错误。由此引起的逻辑错误实际上是心理问题,而并非只是欠缺逻辑学训练。很多人接受过逻辑训练,也依然常常掉进逻辑错误的陷阱,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本质上就是不现实的人。所有“仓促的结论(hasty conclusion)”、“仓促的概括(hasty generalization)”、“过分简单化(over-simplification)”,从根源上来看,都是由拒绝接受不确定性造成的。粗暴二分法(false dichotomy)也是拒绝接受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结果,犯这种逻辑错误的人,往往暗自希望自己的二分法能够概括一切情况,却在不知不觉间把不确定的因素排除在外(辩证法像诡辩又没有相关的论证读物)。

3  因果关系

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因果关系无所不在,大多情况下也确实如此。可问题在于,因果关系分析往往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人们也常常由于因果关系分析错误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且不自知。

常见错误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比如针对“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举个例子,有些人认为“电视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托福考试作文题)。

之所以如此认为,是有人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即现在的人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A)——这是真实的;与此同时,他们又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即现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B)——这也是真实的。这两个现象好像有一定的联系:每天只有24小时,花在这里的时间越多,花在那里的时间就越少……于是,这些人就用“因果”关系把这两个现象联系起来。

的确有些人因为电视看得太多不与他人沟通,但另一些人不看电视也不会沟通,他们可能会酗酒、吸毒…… ▷就算电视是沟通被破坏的原因,也不见得是唯一的。某个人白天丢了工作,回家之后有气却不愿意告诉家人,于是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看电视,这时,“不沟通”的表面原因是“看电视”,而深层次原因是“失业的烦恼”。它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理由。人与人之间不沟通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沟通技巧。如此,“电视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种观点,或者说这种观点后的因果关系,是站不住脚的。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非常重要的情况:有时相关联的两者间是“互为因果”的。

最误导人的把互为因果的关系谬解成因果关系的,是教科书中的一个观点: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实上不是:外因会影响内因,内因同样会影响外因。它们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双盲测试

1955年,在《行之有效的安慰剂》一文中分析了涉及1082个患者的15个临床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平均35.2±2.2%的治疗效果来自安慰剂。毫不夸张地说,“双盲测试”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医学文明的开始。

在教育领域中很难应用“双盲测试”作为检验手段,“鱼龙混杂”的现象无法避免,只能“见怪不怪”。尽管很难用“双盲测试”检验教学手段,但这种思考模式仍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审视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的理论依据。由此可以想到,无论是什么学习方法,都可能有⅓的人由于安慰剂效应而宣称自己确实受益(注意,他们无意欺骗,是真诚的)。很多人宣称某种学习方法神奇,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确实看到了很多的“成功案例”,却没看到或者忽略了更多的“失败案例”(同样并非故意)。

自证预言

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令人迷惑: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但也不是不能解释:或许这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有关——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事实上,这种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

自证预言无所不在,它也使因果分析变得更为复杂:自证预言实现的那一瞬间,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原因竟然“无中生有”变成了真正的原因。

4.逆命题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若p,则q它的逆命题:若q,则p它的否命题:若¬p,则¬q它的逆否命题:若¬q,则¬p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其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指“非”。)

然而,许多人不知不觉地就把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等同起来。有70%以上的人分不清楚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区别。参见《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2000,迈克尔•艾森克(Michael W. Eysenck)、马克•基恩(Mark T. Keane)合著。

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异类》的作者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在其成名作《引爆点》中提到了一个现象:禁烟运动往往带来反效果,越禁越吸引未成年人,因为突破禁忌总会带来一些微妙的快感。很多未成年人开始吸烟,并非因为吸烟很酷,而是因为他们看到吸烟的人很酷。无数的人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而被他人左右。

混淆原命题和逆命题,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广告设计者最常用、最舍不得放弃的手段——因为它很有效,至少对70%的人有效!

5.举证责任

也许你曾遇到过这类对话——

甲:我要……

乙:那么做有什么好处?

甲:呃……那你说,有什么坏处?

乙:……

甲:那就这么定了!(要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甲眼里,乙“哑口无言”就是自己的胜利。)

另一个本质上一样的例子——

甲:有人能活200岁以上!

乙:……扯淡,我还真没见过活过200岁的!

甲:你没见过就没有啊?你必须找遍全世界才能证明确实没有!

这两个例子的共通之处在哪里?

在第一个例子中,甲声称要做某事,那么,“证明那么做是有好处的”这个责任应该由甲来承担,而不是由乙去“证明那么做有什么坏处”,或者“证明那么做确实一点坏处都没有”。“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各种原因基本上都能归结于知识的困乏。不懂统计学,所以不知道统计样本有效性的核定;不懂概率,所以常常害怕不确定性;不懂科学方法论,所以从未听说过双盲测试……

不明白“举证责任”的人,逻辑没办法明晰,脑子没办法清楚。在多数情况下,证明否定论断要比证明肯定论断难得多。

首先,举证难度受举证人能力的影响。其次,举证难度受当时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甚至文化)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受需要证明的结论与当时社会普遍认知相符程度的影响。由于举证难度的不同,所以,争论双方常处于这种状态:

▷其中一方肩负沉重的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of)

▷另外一方则享有来自假设的恩惠(benefit of assumption)

当有一方(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时候,讨论就没法正常进行下去了。拒绝承担举证责任很简单(不懂举证责任的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运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要求对方进行反证。他们的逻辑是: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

6  案例局限

在哈佛商学院刚起步时,找不到合适的教材。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采访顶尖的商人,详细地记录这些卓越的领导者正在做的和做事的方法,就是“个案”。经过一番努力和分析,教授们又发现不可能拿着这些“个案”照本宣科,因为不存在既定的“标准”来衡量“为什么会成功/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教授们采取了不同以往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让学生们先去认真阅读这些“个案”,然后认真准备课堂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的行动方案。到今天,这种“教学模型”依然这样运用。

“案例教学法”固然相对先进,但也有自己的局限,很容易陷入一些常见的谬误。可是,很多书籍都把商学院“承认有缺陷但不得不使用”的“案例教学法”当作天经地义的方法,导致各种各样的逻辑错误随处可见。其中最为常见的逻辑错误就是“以偏概全”。

比如,不少书籍曾这样用爱迪生举例说理:对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这么说:“有些人以为我之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如果他肯努力行动,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

名言: “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

有传言称这句话是断章取义,原话是“天才就是99%的汗水再加1%的灵感,但这1%的灵感远远比99%的汗水重要”,事实上,爱迪生仅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

“努力行动”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原因。至关紧要、但并不经常被提及的是,爱迪生有幸出生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度。再深入追溯,爱迪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不妨假设一下,爱迪生若是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

另外一些人采取了与“努力行动”恰恰相反的行为模式,同样获得了成就。比如,沃伦•巴菲特只采取一个等同于“不努力、不行动”的策略——等待卖出时机。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也与“努力行动”恰好相反。

爱迪生的“案例”只能告诉我们:爱迪生非常努力、热爱工作。但是,这个“案例”无法证明:一个人只要跟爱迪生一样“非常努力、热爱工作”,就可以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就——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

爱迪生是不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

7.对立论证

人们可能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换句话说,用同样的论据证明截然相反的论点。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同样的现象,截然相反的解释。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是,工作中总有一些人抱怨老板或者上司愚蠢。

可是,上司真的愚蠢吗?(并不排除在有些情况下,上司愚蠢的可能性——没有人十全十美)

然而,另外一个解释可能更合理: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这也是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往往是别人要求的。在任何一个部门或团队里,上司做的事情全都是显性的,是所有下属或者成员都看得见的;而下属之间、成员之间往往并不清楚对方正在做什么。于是,下属们更容易“共同”看到上司的缺点。

抱怨上司“愚蠢”的人和能够发觉“上司的愚蠢可能有另外的解释”的人,得到的结论和采取的行动往往截然相反。因此,时间在他们接下来的经历中所产生的伴随作用也截然相反。

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停抱怨的人基本上把“上司很愚蠢”作为自己偷懒的借口。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可笑与可悲:既然上司那么“愚蠢”,自己又为什么要用宝贵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为这个“愚蠢”的上司打工?那些少数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是不会抱怨的,要么想办法解决问题,要么在爱莫能助时自行离开。

8.张冠李戴

有时候,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有一批人热衷于此,因为他们发现张冠李戴非常奏效。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牧师正在准备第二天布道的讲稿。他的妻子有事出去了,小儿子在一边吵闹不休,严重干扰了他的思路。心烦意乱之中,牧师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从里面挑出一幅色彩鲜艳的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2角5分钱。”牧师以为这件事会花掉儿子整整一个上午,但没过10分钟,儿子就拿着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敲响了他的房门。牧师对此十分惊奇,他问道:“孩子,你怎么这么快就拼好了?”“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地图的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试着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牧师笑了,爽快地付给儿子2角5分钱,对他说:“谢谢你!你替我准备了明天布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那些讲完这个故事的人跟着会意味深长地说: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应改变自己。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你的生活就会是快乐的;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消极的,你的生活就会是忧伤的。”

这个解释的逻辑是混乱的。就算结论正确,有思考能力的人也应该拒绝那些逻辑混乱的论证。这个故事能符合逻辑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换一个角度,也许能找到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而“成功学大师”们转述的结论是: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这是偷换概念,连“类比说理”都算不上。

但是这种混乱的逻辑可以带来理解上的惊喜。于是,无数人不由自主、不加分辨地接受了。

“成功陷阱”

我们倾向于认为成功的人乐于并善于分享他们的经验,膜拜自己稀缺的品质——触类旁通、百折不挠、炉火纯青、四两拨千斤,草根出身的更能引起共鸣。在我们加持的炫目光环里,他们侃侃而谈,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每个字都饱含着智慧的思考,掷地有声、字字珠玑,让人恨不得把每个字都记下来回去“反刍”。

但是,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要了解沟通的基本原理,才能不至沦落到“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境地。虽然倾听任何人时,都不应该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但另一方面,我们若是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也同样危险。因为这种沉醉于自我提高的假象很快会让人痛苦地发现,除了花钱买热闹增加了点儿谈资,还消耗了宝贵的时间和意志。

“成功陷阱”虽然由鲜花铺就,还是可以用心发现的——

从成功者的角度看

首先,成功者其实没必要、没义务,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述所有的细节。如果用财富、权力来衡量成功,那么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数不尽的磨难,同时也充斥着不可告人的细节。如果把他们说的当作全部,把他们没说的当作没有,那么就是严重的自我认知不足,只能永远是做分母、当韭菜的命运。

其次,成功者在讲述经历时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付出的代价,夸大曾经面临和战胜的困境,夸大成功的难度。他们不是故意的,是因为所有人都有虚荣心。他们已经成功,所以荣耀的程度就取决于其难度,即:起点越差,成功显示出的难度就越高;难度越高,获得的掌声就越多。

从听众角度看

一方面,多数人喜欢听成功者讲述他们的艰苦经历——越“苦大仇深”越喜闻乐见,文似看山不喜平。大多数人一生注定波澜不惊,才不想听“平平淡淡是真”、“时间就是力量,才能就是积累”的烂俗常谈,真实的生活也不可能天天波澜壮阔。统计表明,绿茵场上平均每个人的控球时间只占整个足球比赛时间的3%,97%的时间都是在有意甚至本能的奔跑。球星的光芒绽放在球到他脚下的几分钟,而我们恰恰就只看成功人士的那3%,还自称是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成功者都是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成功的。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自己的“不成功”,才能更为自然地接受自己的“不成功”。潜意识里的想法如果表达出来可能是这样的:“看,成功多难呀!要付出那么多代价才可以呢!我还没付出那么多代价,没成功很正常嘛……”。

从客观上说

成功者依然是人,不是神,也有认知偏差,人类大脑具有的一个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依然起着作用。所以,成功者在给他人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掩盖那些追悔莫及的错误,因为那些经历太痛苦了。在他们的讲述中,他们最终会用无比顽强的精神摆脱那些看似不可逆转的困境——这样的讲述换来的当然是热烈的掌声。那么,他们有没有到现在都无法解决的困难?我不相信没有。

再者,时势为花床。他们遇到了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赚钱,并且赚得很多,所以从宏观上看,不是他们自己所认为的经验在起作用,而是宏观经济给了他们机会。但是,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跟自己的经验没有关系呢?

最后,有些“宝贵经验”就算正确,放到别人身上也并不那么灵验。老话有“人贵自知”之说,其实人贵自知太难了!比如成功者说,他们并不在意钱,知道人格的可贵。但是,我们不一样,大部分听众现在没有足够的钱!人在没钱时,对“人格可贵”的理解很难深刻。人活着是要吃饭的,在基本条件都不能保障的时候,“人格有个屁用”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这不是玩世不恭或者愤世嫉俗,这是平常人对现实的正常应对。

牢记: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破而后立。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不要说模仿,就算观察成功者也很困难。我们身边真正的成功者很少,成功背后的东西很难看清楚,而成功者们又会有意无意地美化和包装他们的经验,这一切都干扰了我们的判断。不过,观察失败者却相对容易得多,因为失败者的失败往往是显然的、确定的,失败的真正原因也往往很容易查实。并且,我们身边失败者的数量,显然要多于成功者的数量。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除了多花心思分辨,一定要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带来的灾难。

9.感悟与道理

反思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之一。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常说“光想是没用的”(“Ideas are cheap.”),因为反思的结果并不一定有价值,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八千里。

并非只有科学家才要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也并非只有专家级的新闻工作者才要分清“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认识“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

“案例”往往来自别人的经历,“感悟”往往基于自己的经历。人们在分析自己的感悟时,更难排除“安慰剂效应”。“个体经验”往往存在着偏差。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险的,误己误人。

虽然二者的区别简单明确:“道理”是普适的,“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很多“感悟”有局限,甚至可能是有很大误导性。但真正分清“道理”和“感悟”并不容易。

10.克服恐惧

“道理都明白,可就做不到”也许是无数人在生命中无数次遭遇的尴尬。

人性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如此“邪恶”(这里并非贬义,只表示负面),如此顽固,如此让我们无可奈何?答案很简单——恐惧。

恐惧又会带来另一个更有杀伤力的品性——懦弱。思考训练书籍里总是提到阻碍人们正确思考的诸多障碍,比如我的更好(Mine-is-better)、死要面子(Face-saving)、拒绝改变(Resistance to Change)、顺从多数(Conformity)、简单粗暴的分类(Stereotyping)、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以及恐惧带来的懦弱。

人们总喜欢用善恶区分一切,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实际意义。更有意义的区分是“强”与“弱”。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善良,只不过是懦弱的表现。“强”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说那些“赚了黑心钱”的人捐出大量金钱给慈善机构是伪善,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实际上也确实很“强”,有资本做出“伪善”的事情)

人类作为注定会老死的物种之一,天生就充满了恐惧。因为害怕死亡,所以宁愿相信存在叫做天堂的地方;因为害怕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宁愿相信转世投胎、轮回再生;因为害怕强者无疆而又不能面对自己的懦弱与无能,所以宁愿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成功者害怕既得利益受损,于是在“分享”成功经验时着了魔一样地夸大遇到的各种障碍,却对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运气”绝口不提;碌碌无为者如饥似渴地享受成功者的“分享”,在听到成功者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九死一生的时候,潜意识里暗暗欢喜——原来我没成功是有原因的啊!

很奇怪为什么《圣经》里反复提到“七宗罪”(贪婪、淫欲、饕餮、嫉妒、懒惰、傲慢、暴怒),却绝口不提人生最大的敌人“恐惧”,以及小鬼“懦弱”?那根深蒂固的恐惧是一切“恶”的根源,懦弱才是“原罪”啊!后来明白了,宗教最需要的实际上是“恐惧”。为了让人们向往天堂,便设计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地狱。没有令人恐惧的地狱,天堂又如何令人向往?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事实上,“勇气需要培养”这句话里面的“培养”不如换成一个更朴素的词——积累。勇气与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得的。

一个人的强与弱,实际上就相当于他的勇气减去他的恐惧之后的分值——如果是正数,那么他是强的;如果是负数,那么他是弱的。所有人的起点都是负数。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惧。勇气可能等于零,恐惧却永远大于零。

摆脱“自以为是”的陷阱,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永远存在。现今的自然界中,绝少有动物以人为主食,但还是经常出现人被其他动物咬伤或吃掉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那些动物被惊着了、害怕了,才主动出击。

同理,那些突然放弃讨论,转而“变”得不理性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在那一瞬间让恐惧占了上风勇气殆尽。不要以为自己拥有无比的勇气,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恐惧,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的勇气不能抵御我们的恐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别人的恐惧?

11.用有效语言提示作为辅助工具

思考和表达并不总是一前一后的。有些时候,思维会因所使用的语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这时语言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作者父亲常常帮助他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有一次,他看到七八岁的我指责别人说脏话,就告诉我:“其实有时候有些话‘话糙理不糙’……其实不说脏话的人不一定不脏;偶尔说点脏话有助心理健康。”。

这些纠正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父亲禁止我在任何情况下说这样的句子:

……本来(原本)就是嘛!

这种句式在生活中只有一个用处——找(最后的)借口。

永远不要说“我认为……”!(你的看法关我屁事?我要的是事实……)

在很多领域,有些“思维训练”只是需要更改语言习惯。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刺激思考: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这些看起来简单,却往往带来不同凡响的思考结果。慢慢就会发现思维因为这些句式的运用而发生的巨变。

而另外一些句式,则要刻意回避。比如:……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试图批判一个错误立场时,即便是在完全正确地批判时,也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抵抗(往往来自那些不知其所以然的所谓“同情者”):“……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这样的“诘问”常常奏效,只不过奏效的方向并不是驳倒批评错误立场和观点的人,而是让发出这样诘问的人自己据谬而喜,让被批评的人错上加错(很多人分不清“自己的观点被批评”与“自己被批评”之间的重大差异),让更多不明就里的人受到更严重的误导。

没有什么立场和观点能像单细胞动物一样纯粹——每个立场和观点都是由许多其他的立场和观点构成的或者被影响的,就像“多细胞有机体”。哪怕由10000个对的立场和观点拼成的立场和观点,也不见得整体上是对的,更何况“确实有一点可取之处,但其他地方千疮百孔”的立场和观点呢?要是“……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可以成为我们必须拥护或者不得反对某个立场或观点的理由,我们几乎就必须拥护所有立场、不得反对任何立场了。

比如已被废除的一夫多妻制,真的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吗?因为一夫多妻制也有可取之处,我们就要拥护它、要退回去吗?

这个常见的句子还有一个变体:“我发现……还是很有一些道理的!”那不是废话吗?就算是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里也有很多有道理、甚至相当精辟的观点。但为什么全世界都要禁掉这本书?跳大神的也有可能说中那么一两次,为什么我们一次都不能信呢?闭上眼睛蒙对一次一点不难——一只坏掉不走的表,一天之中还能对两次呢。

“我发现……还是很有一些道理的!”常常成为很多人把垃圾当宝贝的唯一理由。这道理尽管简单,但总是被很多人忽视,小则误导自己,大则误导别人,巨则误导至少一代人。

再看一个最浪费时间的:“要是 ……就好了!”这个句型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无论如何都于事无补。

所以,当脑子里闪出类似“要是……就好了!”的念头时, 要马上提醒自己“停!这个念头最耽误事了!”或“停!这个念头最没用了!”

不妨想想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要是我不浪费那么多时间就好了!

可是,我们已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竟然还在浪费时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