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例【个人生涯规划】的来询者,都是妈妈为已经上大学或者即将上大学的孩子来做咨询的。
有的妈妈是觉得孩子天天就知道玩儿,没有一点危机感,不上进。
有的妈妈是觉得孩子都这么大了,说多了不听,管又不知道该如何管。
有的妈妈是未雨绸缪,为明年孩子上大学选专业提前做准备。
总之,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来的妈妈们,都是担忧的,甚至是焦虑的,希望孩子好,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让孩子好。
而来的孩子们,也都是茫然的,矛盾的,希望妈妈给一些中肯的建议,又不希望妈妈管得太严。
如果我不是位妈妈,可能我真得是无法体会一个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无私且深沉的爱。
虽然我只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但是我看到,感受到这些妈妈们的各种不完美的表现,其实都是出自对孩子的爱,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了。
特别是自我觉醒意识不够强的妈妈,对孩子的爱往往都通过自己的恐惧、担心、无力感而体现出来,结果孩子接收到的就是控制、强迫、啰嗦。
面对这些来询者,我通常都会先调整妈妈们的状态,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明白对于孩子,他们需要的只是尊重与适当的引导。
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灵魂,是与我们平等的。
尊重孩子有其专属的天赋才华,不需要去和任何孩子比较,他本身就是完美的。
而家长们所需要做的引导,也非常简单,就是基于孩子的天赋,为孩子创造激活天赋潜能的环境,并在孩子需要寻求帮助时,伸出我们的援手就好。
这里面有信任,有对自己的信任,有对孩子的信任。
相信你自己越来越成为真正的自己时,孩子也会成为他自己真正的样子。
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自己所有的事情,我们只是孩子的助力、支持。
做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素养和能够应对未来的能力。
也就是为孩子创造激活他天赋潜能的环境。
第一、了解孩子的天赋,使其在压力之下保持乐观的能力。
孩子面对的压力,不外乎就是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带来的两种类型的压力。
比如别的孩子考上了名校,而自己却只是上了一所普通的学校。
比如别的孩子去参加美国游学夏令营了,而自己却在家帮父母种地。
比如别的孩子英语口语直接过了8级,而自己却连4级都过不了。
当孩子面对这些社会现实的时候,都会感到无形的压力。
父母除了安慰孩子,鼓励孩子之外,真正能帮到孩子其实很有限。
而当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天赋之后,你根本无需安慰孩子,你只需要去为孩子创造一个让他真正感到开心的环境就好。
因为你知道孩子真正的潜能在哪里,很清楚孩子如何做事能更好提升他的天赋技能。
比如,连英语口语4级都过不了的孩子,极有可能是他天生就缺乏关于语方方面的天赋,但孩子的想像力却超级强,做为父母,你完全可以为孩子去找一个充满着想像力速记英语,提升口语能力的学习环境。
这个时候,你给到孩子的鼓励是具有实质性帮助的,是可以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找到属于自己更加合适的解决方法。
所以,父母越爱孩子,越要在孩子遇到不如意,发脾气当逃兵的时候沉住气,帮孩子树立信心,鼓励孩子去多尝试,想办法。
即使失败了,也无需埋怨批评孩子,而是通过这些尝试,让你和孩子都多了一些人生的体验,要让孩子知道,保持乐观本身,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第二、基于孩子的天赋,帮孩子拥有,规划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记得我在上学的时候,我老妈还有老师常会跟我说:你再忍忍,到了大学就轻松了,就没人管你们了,就可以随便玩儿了。
结果,我真得玩了四年后,才发现,这其实是最大的谎言之一。
上大学,才真的只是孩子在人生路上迈向独立的第一步。
可是,当孩子们真的在大学里,随波逐流的逃课,夜以继日的游戏和无所事事混日子,才真是孩子们最危险的时候。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是如何拉开距离的,那自我规划和终身学习绝对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孩子未来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想要占有优势,更多的不再是拼爹,拼妈,而是拼孩子们自己做选择的能力。
让孩子们仔细的考虑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不假思索就做出决定,这是一个需要刻意练习的过程,它练习的是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一直努力的,是要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随意的生活。
所以,孩子也同样是的,要让孩子们努力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随意的生活。
比如我们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天赋,不是直接告诉他们。
而是通过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中如何去做出选择,让孩子看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不懂,不会的地方;
通过解决这些不懂,不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拥有很多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能力。
做出的决定多了,经历的局面多了,孩子们的领导力、决断力和眼界自然就开阔了。
也自然不会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他们会知道自己尚且浅薄,需要紧跟时代,不断学习。
永远踏实努力,不断进步的孩子,才是在未来社会中,最安全、最出色的孩子。
第三、参照孩子的天赋,帮孩子拥有对新事物保持好奇的能力。
很多人都过早的把自己安排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生活模式,每天似乎也忙忙碌碌,但是未来却一眼望得到头,不再有活力和乐趣。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
当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孩子,对什么都不再好奇也不再探索,那他就与一只干瘪的苹果无异,自然也会被同龄人轻松超越。
著名主持人张泉灵从央视离职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生命的后半段》,里面有几句话是这样的:
“我唯一拥有的就是我的好奇,在42岁还有的好奇。艰苦的挣扎也没有磨蚀的好奇。幸好,爱我的人只是因为想保护而阻拦,他们终究是爱我的,知道于我,浇灭好奇心,无异于谋杀。”
“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其实,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好奇的能力是人类天生就有的,特别是孩子们,他们总是喜欢摸摸这里,玩玩那里,看什么都新鲜。
甚至一个钥匙扣也能摆弄上半个小时。
但是这种能力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减少。
我们父母要做的,其实不是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而是努力保护,让孩子通过对外界的不断探索从而探索自己,认识自己。
比如在孩子化身“十万个为什么”,缠着你不断提问的时候,也许就是他求真求实的天赋在发挥力量。
当孩子想去踩踩水坑,淋淋雨的时候,也许就是他冒险精神的天赋在发挥力量。
当孩子说想要尝试去做某些你觉得无用的事的时候,也许就是他的创意天赋在发挥力量。
做为父母,我们一方面即要满足孩子这些天赋发挥所需要的环境,也需要特别有觉知的去保护好孩子们的这些好奇心,正是因为这些在我们看来好像不好的东西,可能就是在激活孩子的天赋技能。
我们去参照孩子的天赋,观察孩子的这些由于好奇心而引发的行为,我们就会看到,孩子正在努力的活出真正的自己。
未来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把孩子培养得成绩拔尖,未必是真正优秀的父母。
但是把孩子培养得有格局有能力,能充分适应社会,绝对是父母的功劳。
从现在开始布局,孩子未来才能过得幸福快乐,游刃有余。
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们,还有爸爸们,祝福你们也能与孩子一起活出自己!
我是张海燕(V:A54562947),一名生涯规划师,擅长通过解读个人天赋帮助你解决生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