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671天,2024.09.14
前两天刚刚和老师们探讨 “自我感动”,今天听课又听到这个词,也激起想要说一说的愿望。“自我感动”从当下来看是一个偏贬义的词,或者说是偏否定的词。意思是你的努力、付出、所受的委屈、默默承担的都是你自己一厢情愿,并非他人所愿,所以感动不了对方,也感动不了他人,唯有感动自己。或许你所“自我感动”的一切都是有条件的,有所期待的,希望是等价或超价交换。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自己以为的等同于对方或他人以为的,以为这样做也是对方或他人需要的,自己这样做,对方或他人是看得见、感受的到,进而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就会发生自己想要的变化与结果。实际上,往往都是事与愿违的。就如听课时老师说的,父母一方辞职或牺牲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陪孩子,且不说父母这样做是不是孩子想要的、需要的,而父母一般都是身在心不在地“陪”着。美名其曰地推掉了应酬、娱乐在家陪孩子写作业。坐在孩子旁边,自己两眼紧盯手机。这样与其说是陪伴倒不如说是监督,不仅起不到陪伴的作用,还可能扰乱孩子写作业的注意力和专注度,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不平衡与抵触对抗之心~凭什么让我写作业,你却可以看手机。有的家长辞掉工作全职陪孩子,买菜做饭洗衣收拾屋子等,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样样都包办替代,事事都任劳任怨。父母也常常感动于自己勇于牺牲自己的事业、爱好等,全身心地陪读。先不说陪读的效果是否如愿以偿,皆大欢喜。且说父母的这种牺牲尊重孩子的意愿了吗?孩子希望父母全职陪读吗?希望与自己相关的件件样样事事都甩手给父母吗?还有,父母付出这样巨大的“牺牲”,有没有想过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压力与负担吗?他们小而弱的肩膀和心理能扛住吗?他们每天都是如何生活的?内心的感受如何?记得看过陈默的一篇文章“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还没跟上”,从文章内容所以,“我理解,父母的这种“牺牲”实际上是把自己对未来的焦虑转嫁给孩子,这种“陪伴”是有条件的,即孩子必须以优异的成绩或名牌大学回报父母对孩子的“牺牲”,否则孩子就不知道感恩,对不住“我”的“牺牲”,“我”对你的“好”。然,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通过刻苦努力都能实现父母的愿望,所以,他们会过度焦虑、自责、害怕,常常会深陷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内耗状态中,学学不动,躺又不敢躺平。善良的孩子往往就向内攻击自己的做不到、做不好以及让父母失望的痛苦中,久而久之便抑郁了、焦虑了等。所以,我在想,这份自我感动还是不要的好,不仅不会委屈自己,也不会间接“祸害”孩子。如果说衡量“自我感动”积极正向意义的标准是“是否有效”,“有效”不是对自己而是付出的对象。如果我辞职陪孩子读书是孩子需要的、期待的,而非是我辞职需要孩子以优异成绩回报我,那么就是有效的。再如我放弃娱乐休闲的时间来学习成长,不是为了做出每天八小时之外几个小时的假装努力来感动自己而是为了学以致用让生活更美好、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系统更和谐。总之,“自我感动”的事尽量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