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大树需要不断吸收水分、养料才能枝繁叶茂。同样,我们的人生也要经常吸取慈悲、智慧的养料和水分。
有些年轻人一听到“慈悲”二字,就兴致索然,觉得跟自己当下的生活联系不大,他们可能更想知道:怎么样让自己快乐?修什么法马上减轻压力?怎么样保养身体?…… 其实,不管你现在和将来在社会上做什么,如果没有慈悲的心,整天含辛茹苦地追名逐利,就算最后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名望,也可能活得比以前还苦不堪言。
大乘佛教的慈悲,提倡关爱一切众生,这对很多人来讲,恐怕很难做到。但即便如此,起码你也应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这是每个人的天性。 实际上,在这个人世间,倘若人人都有一颗慈悲心,处处多为他人着想,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前两年,甘肃有一辆幼儿园的校车被撞,原因是严重超载,只能载9个人的车,却装了64个人,结果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事发之后,全国各地开始高度重视校车的安全…… 如此亡羊补牢,虽然也很有必要,但如果有关人员心里常怀慈悲,那就会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看,自然经常关注孩子的安全,如此很多危险便可防患于未然。
没有一个社会不需要慈悲。假若,人人都把慈悲当成理所当然,就算不能杜绝一切恶行,至少也会减少许多悲剧的发生。 如今,不少毕业不久的学子们,只想找个满意的对象,组建一个舒适的家庭,钱再赚得多多的……这样想固然没错,但请不要当成是一辈子追求的目标。以前,古人读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问问现在的人,谁有这样的万丈豪情? 就算你日日夜夜为了名利而劳碌,但到头来能得到什么呢?揭开外表的繁花似锦,可能只剩下了内心的“压力山大”。对一个人来说,身体不健康了,可以到医院去治疗;但如果内在缺“德”,导致了各种心理疾病,那到任何一个医院去,都可能无药可救。 在这个世间上,假如每个人眼里只有自己,就像开车时人人都往前冲,最后只会令交通堵塞,谁也过不去。如此,受害者到底是谁?肯定是你自己。 因此,利他就是利己。无私的慈悲心,才是世间上最好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