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一部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已经在国内上映一周多了,口碑不错,票房上也有可能和《摔跤吧!爸爸》一拼,平时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关注电影资讯,经常是老婆领着我去电影院看她精心挑选的电影,这部剧也是,颇有代入感的情节设置、带动观众心理变化的镜头切换以及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会让观影者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可以算是一部全程无尿点的电影。
这篇是本人的观后感,避免不了有剧透的内容,对没有看过的朋友建议可以自己先去电影院看看该片,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看完此文后觉得是否再去。
从好电影入手来聊聊《天才枪手》
电影是人类文化艺术和思想认知的一种视觉呈现方式,好电影的素材往往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因为人性有喜欢反差大、刺激和厌倦冗杂等特点,所以电影必须运用夸张、幽默等艺术化手法来快速调动观众的情绪,进而在一定时长内反映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引起观众共鸣或思考,能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背后的道理和本质通过塑造一些人物和设置一些情节来演绎一个故事的方式告知他人就是好电影的基础,《天才枪手》把影片的时间定在每个观众几乎都会经历校园阶段,主角定位在每个学校或每个班级必然存在的学霸和学渣,主要情节是大多数人都可能有过或看过的作弊经历,从小的作弊违纪到大的作弊违法,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通过两次重要的选择与拒绝,最终反映出男女主角在价值观上的区别,显然我认为《天才枪手》是一部好电影,是因为它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和思考,每一个观影者似乎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身边人的样子,甚至有很强的代入感。
喜欢小琳的选择与坚持,却常常屈服于生存变成了班克
家庭的影响。男女主角,小琳和班克,两个天才。小琳出生教师家庭,生活不算富裕却也不至于穷苦,父母离异,父亲希望女儿能够过上比自己好的生活,努力给女儿创造好的就学条件,同时也要求女儿不能为了追求金钱和物质富足而丧失了原则和底线;班克出生底层家庭,母亲做苦力挣钱养家糊口,希望通过挣钱供班克读书来改变命运过上好的生活,但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忙于生计也没有太多时间管班克的学习和生活,母亲每天为了生计为了钱奔波劳累让班克觉得只有好好读书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改变他和母亲的命运。
学校的影响。小琳转学后遇到了格蕾丝,无意间发现了辅导老师为了赚钱居然泄题给报名参加他的辅导班的同学(包括格蕾丝在内,可惜的是文化课几乎没有基础又不不主动复习的她在考场上都没有反应过来考题竞是辅导班的习题,还是小琳因为辅导格蕾丝才发现),接着是学校变相收取的高额赞助费被小琳发现,此时的小琳对社会的不公平和欺瞒深感不满,但是作为学生的她除了成绩优异以外,手中没有所谓的权力可以行使,而且父亲认为学校并没有强迫他们转校交赞助费,都是家长们自己的选择,父亲的不支持,合法申述渠道也无法发挥效用,让小琳为自己的作弊找到了一个正当的理由,既然你们大人都可以说一套做一套,为什么我们学生不行;班克相对来说没有什么朋友,他一心只想把书读好,遵守纪律,然后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他的学习与生活在参与作弊之前比较单纯,一心学习的他对于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没有机会接触也没有时间思考。
之所以重点讲到男女主角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因为这对于他们后面的选择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琳犯了错却能最终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班克也犯了错却彻底被改变了。
大多数人都认为小琳最后的选择和坚持是对的,而对班克从原来满满的正能量变得自私自利、不择手段深感痛惜,可是现实的残酷是我们想的往往和我们做的不一致,只有少部分人真正像小琳那样选择并坚持,大多数却在有意无意间变成了班克,这也就是为什么年轻有正义感的时候常常觉得一些人很讨厌,可是没想到若干年后自己却变成了曾经讨厌的那类人。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这是我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上看到的《圣经》里的一个故事,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圣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彼得三次不认主。大意就是耶稣跟门徒说完自己将要被刑拘以及判刑。彼得立即表示誓死捍卫耶稣。耶稣告诉彼得:“你虽然现在信誓旦旦,但夜里鸡叫前你将三次不承认认识我。”彼得坚决表示对自己的忠诚和勇敢有信心。结果,鸡叫之前彼得果然就有因为惧怕承认认识耶稣而惹祸上身,进而对卫兵否认认识耶稣。
这个故事告诉我:没有经历考验的“人品”,不能放心被视为“人品”。
任何选择都有代价,你选择了一方必然要放弃其他,而这个选择体现了它们在你心中的价值和地位。如果诚信是你的原则和底线,诱惑再大都不能破,否则你以为你认同的价值选择或许只是自我慰藉的一个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