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国藩是个笨人,有多笨?听听下面这个故事——13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曾国藩在书房背一篇300字的短文,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复读了多少遍,可就是背不下来。
这时有个贼光顾他家,潜伏在他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熟睡后下手。左等右等,曾国藩就是反复读那么篇文章背不下来。
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勃然大怒,跳出来说:“像你这等笨蛋还读书!”贼人说完,把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并对曾国藩说:“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
小偷是很聪明啊,但是他把这个聪明劲没有用在正道上,可惜了。
曾国藩小时候确实不属于那种才气纵横的人,曾国藩23岁时才考取秀才,而且前后考了七次。要知道,晚清的著名人物中秀才普遍都很早。
比如说比曾国藩小一岁的左宗棠,14岁就中了秀才,而且是全县第一名。而曾国藩考了七次才中,还是全县倒数第二名。
李鸿章17岁就中了秀才。所以说,曾国藩读书开窍是比较迟的。
曾国藩看上去确实资质一般,不够聪明。但是他就是发扬了这种人一己百的精神走向成功的!
这个故事看出:生为庸人,应当以勤补拙;生为才人,应当谦虚稳重。
02
他是个现实主义者,更是理想主义者
一个天资平平的“中人”,最终却做到了传统知识分子“立功、立言、立德”的最高境界,让一个萎靡涣散的王朝又延续了半个世纪。曾国藩被网友戏称为清朝的“励志哥”,而他的人生也被当作是一个成功学范本被广为宣传,各种诸如“跟曾国藩学管理”之类的教材也风靡一时。
200年后,曾国藩对于当下的意义是什么?是那些官场权谋?显然不是。
“曾国藩的身上集中了传统精英的某些最优秀的品质。他以并不缺少悟性的刻苦和执着,重新体验和阐述了迤逦数千年的天人之道、伦常之理。曾国藩不止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更是一个以自胜胜人、以圣贤自许的理想主义者,他甚至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标高,一种让人可以仰望的方向。”孟泽如是说。
在张宏杰看来,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把自我实现定位了最高的需求,而曾国藩直接把目标锁定在做“完人”。他认为,这一目标实现了,其他目标就自然而然地能达到。
他在给诸弟的信中说,不必占小便宜:“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名声既出,信义既着,随便答言,无事不成,不必爱此小便宜也。”也就是说,如果做成了光明磊落的伟人,建功立业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古往今来,立志之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实行的人,却是凤毛麟角,曾国藩的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脚踏实地地实践了自己的志向。”
张宏杰说,曾国藩对自己近乎苛刻,通过这种自修方式,逐一检出自己身上近乎所有的缺点毛病,在几乎所有细节中贯彻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他的进德修业,才迅速而有力。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文字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