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别名:百部根、百部草。
来源:为百部科百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蔓生百部(小百部)和对叶百部(大百部)或直立百部(小百部)的干燥块根。
产地:小百部: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四川、湖北、湖南、广东、江西、河南等地亦产。大百部主产于江西、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状鉴别:小百部:块根略呈纺锤形,多干缩弯曲,长约4~18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土黄色或淡黄白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纵皱沟棱,质硬易折断。断面显角质,微有光亮,中心柱木质心多扁缩。气微,味先甜后苦。
大百部:块根较粗长,长约12~25厘米,直径约1~2里厘米,余与下百部相同。以根粗壮均匀,内碴角质光亮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生物硷。直立百部根含直立硷等。对叶百部根含对叶百部硷等。蔓生百部根含百部硷、百部次硷等。
功效与作用:止咳、杀虫,其原理为:1、抗结核。体外试验对人形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实验结核病有一定疗效。
2、镇咳。临床观察有效,实验方面还未能充分证实。目前已知的事其生物硷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从而可能有助于抑制咳嗽反射。
3、杀虫。乙醇浸液和水浸液对头虱、衣虱、阴虱、动物虱等有灭杀作用,乙醇浸液较水浸液作用强。又有毒杀椿象、天牛等多种农业害虫。50%的百部药液能灭杀鼠蛲虫。
4、抗菌。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5、抗病毒。动物实验证实其煎剂能降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对已感染的小鼠有治疗作用。
此外,以堇色毛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炮制:切咀,生用或蜜制。
性味:甘苦、微温。
归经:入肺经。
功能:润肺止嗽,灭虱杀虫。
主治:肺劳咳嗽,寒热咳嗽,蛔虫蛲虫,外敷皮肤疥癣,浓煎外擦灭诸虱。
临床应用:前人认为本品能治新久各种咳嗽,久咳(慢性咳嗽)者尤其适用,由肺热引起的新咳、痰喘也可用。现代多用于:
1、治肺结核。辅助其他抗结核药,可配白芨、沙参、党参、川贝、栝萎、麦冬、杏仁等为丸,长期服食,对改善症状有一定帮助。
2、治百日咳。常配白前、川贝、沙参、紫菀等,水煎服,方如百部煎,又可用百日咳饮(此方在痉咳期疗效较显著)。以上两方可治小儿急性气管炎。
3、治蛲虫病。用灌肠法给药,单用百部煎液,或配苦楝子根皮、乌梅等煎水(用50%煎液),每次约5~6汤匙作保留灌肠(晚上进行)连用2~4天,能加强内服药的驱虫效果。
4、外用灭虱和止痒。用百部粉(酒炒)或其煎液局部外敷。
用量:内服6~18g,治肺结核用量宜较大。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百部煎:百部9g,白前6g,紫菀9g,川贝6g,沙参9g,陈皮4.5g,甘草4.5g,水煎服。
百日咳:百部、沙参、川贝、白前各3g,加水400毫升,浓缩为200毫升,一日分六次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