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宝宝来说,吐奶是很常见的,约有40%的婴儿会经常发生程度不同的吐奶。吐奶不是什么大事,但宝宝大口大口吐起奶来,很让人心疼,也会让家长觉得“吓人”。今天说说吐奶这个事儿。
平日喂奶中,很多妈妈们发现宝宝在喝奶后会在嘴角溢出一些奶,这时家长难免会担心是不是自家宝贝身体出现问题。
其实,溢奶是宝宝常发生的一种现象,专家表示,新生儿溢奶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婴儿成长,溢奶逐渐减少,但溢奶严重的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溢奶现象一般会伴随成长逐渐消失溢奶是指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
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教授王新良指出,引起溢奶的原因与新生儿的消化道解剖生理特点有关:新生儿胃容量小,生后十余天每次才容纳50~100克奶,食管发育比较松弛,胃又呈水平位,胃和食道连接的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较松弛,所以胃内容物如奶和水或奶块易反流。
而十二指肠和胃连接的幽门发育却比较好,极易痉挛,所以奶水不易进到十二指肠。表明胃的出口处紧而入口处松,所以,极易造成婴儿溢奶。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张亚兰表示,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几周内常会有溢奶,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婴儿成长,溢奶逐渐减少,过一段时间可完全消失。
不见好转需区分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对于溢奶不见好转且有愈发严重的情况,王新良建议,这时就要区别生理性溢奶还是病理性呕吐。
“生后2~3周溢奶越来越严重,食后几十分钟即呕吐,就要想到幽门痉挛或先天性幽门狭窄。”王新良还指出,发烧吐泻时要考虑胃肠炎、脑膜炎等,这些疾病造成了病理性呕吐。
表现呕吐频繁,有时呈喷射性,呕吐量多伴有奶块,绿色胆汗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新生儿身体健康,因此,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
需要为吐奶担心么?
宝宝吃奶时常会吞入一些空气,这会让他感到不舒服,烦躁不安,可能在打嗝的时候吐奶。还有一些时候,吐奶是因为吃多了。
吐奶通常不会造成窒息、咳嗽、身体不适或严重危险,即使是在婴儿睡着时发生。所以并不需要为吐奶太过担心。
有些婴儿吐奶更频繁一些,但大多数在他能坐之后会好转。少数吐奶非常严重的婴儿会持续到开始学步或断奶后,有些还可能持续到1周岁后。持续吐奶、宝宝明显表现出不适的话,应该寻求儿科医生的帮助;如果没有疾病类的问题,家长要做的就是等待孩子长大和帮助他减少吐奶。
吐奶和呕吐的区别
吐奶是轻微的反流,宝宝不会有太大的感觉。呕吐是指胃内容物被强迫性地从口腔吐出,量比吐奶多,反应更加剧烈,也更加痛苦。如果宝宝经常呕吐(每天1次或多次)或者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样物质或黄绿色物质或者吐得很远(喷射性呕吐),应立刻就医。
减少吐奶的方法
吐奶不能彻底“治愈”,但以下方法能帮助宝宝减少吐奶:
喂奶时尽量安静、平静且愉快。
宝宝吃奶的过程中避免打扰、突然的噪音、强光和其他分散婴儿注意力的事情。
在喂奶过程中,经常给宝宝拍嗝。
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吃奶。
每次吃完奶,竖直抱起20-30分钟。
刚喂完奶时,不要挤压宝宝的腹部或剧烈玩耍。
不要等到太饿了才喂他。
用奶瓶喂奶时要确定奶嘴上的孔不太大(会让配方奶流出太快)也不太小(这会对婴儿吃奶造成障碍,让他吞进更多空气)。翻转奶瓶后滴出几滴,然后停止,说明奶嘴上的孔大小合适。吃奶时倾斜奶瓶,让奶充满整个奶嘴。
将整个婴儿床的床头侧垫高(但不要用枕头),让宝宝仰卧睡觉(背朝下,但脸可以侧着)。让他的头部高过胃部,可以防止睡着后吐奶造成窒息。
怎样给宝宝拍嗝
在喂奶过程中,经常给宝宝拍嗝,即使他没有不舒服的表现。暂时停顿并调整姿势会减缓他的吞咽速度,减少吞下的空气。吃配方奶的婴儿应每吃完60-90毫升就拍拍嗝。吃母乳就趁着换位时拍嗝。
1、趴在肩上。
让宝宝趴在你的肩膀上,抱紧他,一只手稳稳地支撑他的臀部,另一只手轻拍或轻抚宝宝的背部。
2、面朝下趴在你的腿上。
让宝宝趴在你的腿上,面朝下,腹部靠在一条腿上,头部放在另一条腿上,头部略高于胸部。用一手稳稳地扶住宝宝,另一手轻拍或轻抚。
3、坐着。
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头部向前,你扶住宝宝的下巴,用胳膊支撑胸部。轻拍或轻抚,确保不要让宝宝的头部下垂。
如果几分钟后还是没有拍出嗝来,不用担心,继续喂奶即可,不是每次都会打嗝。等他吃饱后再试着拍嗝,然后竖直抱起10-15分钟防止吐奶。
看完小编给的建议,有没有让你安心点呢?没错,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需要为孩子的吐奶而担心,这个问题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自动解决。你只要学会这些正确的拍嗝方式,耐心多拍一会儿就好了。太担心的话,也可以向儿科医生寻求帮助,想必他也会很淡定地说“哦,不用担心,大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