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孩子们,“我”从与世界的融合中逐渐分离出来,经验着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分隔、形塑着自己的内在空间。
建筑,带给九岁的孩子们内与外的交织、温暖与安全、人与环境的互动。
我们的建筑版块,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动物的家、人类的家、建筑实践。
关于动物的建筑故事,由创世记版块延续而来——人类在这个世界开始了落地的生活,他们需要建造自己的家来遮风挡雨。于是,人们开始观察动物们是如何搭建自己的窝。
第一个出场的主人公是河狸一家——河狸可是天生的建筑师——牙齿、爪子、皮毛、尾巴……样样都是建筑的绝妙工具。
河狸除了自己搭建,还会利用水流本身带来的枯枝、泥土来修建水坝。孩子们对河狸的智慧也很是佩服。建筑,从来都不是脱离周遭孤芳自赏的作品,而是与周围的环境相融、相生,彼此成全。
河狸修水坝,主要是为了在枯水期提高水位,让家的入口常年保持在水下——安全与坚固,这是动物建筑师们首先会考虑的。
河狸还会把家里营造得舒适——河狸妈妈铺上厚厚的枯叶养育河狸宝宝,哥哥姐姐也会在家帮助照顾刚出生的小河狸——就像九岁的孩子,内心更加独立,同时也渴望着家人的温暖。
建筑,不仅是房子,也是家。不仅需要牢固、隐蔽、安全,还要舒适、充满温暖。建筑故事,除了带给孩子们关于建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呼应到孩子们在这个年龄的内心需要。
第二位动物建筑师是园丁鸟先生和园丁鸟小姐。他们各有各的建筑目的——园丁鸟先生把小亭子搭在地面,是为了美观,以此讨得园丁鸟小姐的喜欢;园丁鸟小姐则把巢搭在高高的树顶,主要是为了将来养育宝宝的安全。
孩子们很惊叹园丁鸟先生用于装饰小亭子的材料之丰富——蜗牛壳、羽毛、浆果、花朵……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园丁鸟小姐会更喜欢哪一种小亭子? 哪一种小亭子既美观又实用?
比起河狸一家修建的水坝和家,园丁鸟的故事里,又多了做建筑时的分工和美感需要。
通过动物的家,孩子们看到——建筑,是安全和温暖的庇护所,也是美的呈现。是创造,也是和周围环境的互动。
人类的家,更加精彩,但万变不离其宗。喵把班上的孩子们也编入故事之中——孩子们跋山涉水,从福建出发,一路探访各种建筑——
故事中,孩子们首先拜访了福建的土楼——它夯土而建,以石为基。方方圆圆的外形,犹如城堡般坚固。众多家庭居住在一个土楼之中,在古时既可抵御荒山中的野兽匪盗,又可在生活中相互帮忙。
孩子们的第二站,一路向西南而行,去探访吊脚楼——它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自然浑然一体。传统的搭建方式不用一钉,全凭木料榫卯相接而成。半悬空的样式,保护人们远离潮湿、蛇鼠。
吊脚楼,从远古一步步演变而来,从最初依托大树的庇护所,逐步过渡到有了房子的雏形。
第三站,孩子们搭上火车,去到中国的西北,去看看一种由山洞演变而来的建筑——窑洞。干燥寒冷的气候、厚厚的土层,其貌不扬的窑洞里,却冬暖夏凉,给了人们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孩子们建筑之旅的最后一站,在辽阔的草原——木头和羊毛毡搭成的蒙古包,高高的门槛,矮矮的门,把寒风挡在屋外,还可以根据季节调节高度,是个温暖、可以移动的家。
建筑版块,孩子们除了在有趣的建筑故事中让情感流淌、除了把思考的火花书写在主课本上,也有许多意志力的工作——
在泥塑课上
在家中
在徒步的路上
在学校大门旁的家长等待区,孩子们觉得这里需要一个小屋,为等待接园的家长们遮风挡雨。
小屋的第一期工程完工,更多关于建筑的精彩,下学期继续
这学期的建筑版块告一段落,看着孩子们的照片,仍可想起每一个当下孩子们的的欢声笑语。
感谢每一个孩子对建筑的热爱、在设计时深邃的思考、在工作时全然的投入;
感谢一点学苑的木工老师曾老师、徒步课长老们专业又风趣的指点;
感谢家长们在家中的陪伴,和孩子们一起找材料、搭建;
感谢帮助我们的每一颗小石子、每一团泥、每一根木桩、每一截竹子。。。
在三年级的英文课上,我们会一起念一首关于职业的诗歌,其中有一段就是关于木匠的——“I think I will be able, to build one as high as the towel of Bable, when I am a man.” 是的,九岁的孩子,无所畏惧、无所不能,在他们心中,他们可以盖起像巴别塔一样直入云霄的房子,当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
九岁的你们,已经具备如此的力量,去构想、去建造。
世界的未来,在你们手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
喵
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