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瑶里的第二日,与第一日的晴朗不同,天空有些阴沉,时而飘下细雨,在这个静谧的小镇里,似是绵绵。
在宾馆的大床上,甜甜的睡到自然醒。每一次旅行我都习惯不急不慢,把脚步放缓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不是吗?
我们一行就在小镇中漫步,第一天傍晚散步到小镇的边缘,看见了一栋破旧的平房,浅浅的看了两眼便离开,直到今日才看见它的庐山真面目。
一条小河从山间流下,河边住着人家,老人搬着木椅子坐在树下,水边到处可以看见洗菜、洗衣的身影。没有控制自己,我们也到水边感受了一把水的清凉。
两位成员组成的先遣部队,发现了一家早餐店,带领着我们品尝了一番瑶里的美食。毫不夸张的,我在这里吃到了我这二十年来吃过最好吃的一碗面。
并没有龙肝凤髓,很简单的几味山珍吊足汤头,鲜香就溢满整个味蕾。绕是我认为自己厨艺尚可,也无法复制这一道美味,少了那山中的馈赠也缺少这水的玲珑。这碗面究竟是什么滋味呢?浓香的汤汁盛满碗底,细圆的面条化在汤中,上面盖着木耳,鸡蛋几样简单的食材,咸淡适中,每一口送去嘴中,都是面条裹着汤汁,慢慢咀嚼,食材鲜就沁入喉间,是真美味。我很少有这样只知道单纯的用美味去形容一道食物的时候,但面对它我是真有些词穷。另一碗就是这里的特产,碱水粑,有点像炒面片,但它是用米做的,所以吃起来有点像炒米粉,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在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插曲,这家早餐店的老板,原本在河边杀鸡,见我们到来便忙着招呼生意,一只鸡就这样扣在盆底下为我们煮好食物后,老板骑上摩托车就走了,不带走一丝云彩,而那只鸡依然被扣在盆下……估计它也有些不知所措。
上午的时光,我们就打着伞在细雨中悠悠闲闲的度过。河边的吊脚楼,嵌在墙面里的瓷片,坐在桥上写写画画的学生,乐呵呵的店老板,这座还未开发过度的小镇给予游人太多的惊喜,我有些自私的希望这座宝藏不要被人发现,又为镇上的居民感到惋惜,这样好的美景,这样好的山货真应该被更多的人发现欣赏。
在小镇的胡同里,我们来来回回的穿梭,这儿的每一处对于我的父辈而言都是异常的熟悉,细碎的麻石路,斑驳的窗户纸,这是他们年少时看见的。我紧紧的跟在他们身后,听着他们的感慨,也仔细记录下这一份珍贵的回忆。
走出胡同,老人在树下乐呵呵的坐着,看充满欣喜的我们,看每天潺潺流过的河水。在祠堂中,有一户人家正在宴请宾客,是婚礼。大门开放,穿堂风呼呼的吹着,叔伯兄弟们坐在一起喝着小酒,说着他们的那些甲乙丙丁。
在这棵树下,我们拍了好多照片,大笑着,互相拥抱着。这一处的景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撞上了我们一家最开怀的时刻,良辰遇上了美景。看这三兄妹,笑的多甜。他们互相揭短,互相说着各自的黑历史,哥哥永远是哥哥,多做一些,妹妹也一直是那个护短,娇纵的妹妹。
之后,我们去了梅岭,在三伏天的时候最适合去了,避暑的一大胜地。我们到了大榕树下,拍拍它们,抱抱它们,做一些幼稚的举动,在这几百年高龄的大树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孩子,不是吗?
我们可以丢掉生命的桎梏,不去想生老病死,不去想生活的烦恼,在大树下做一个快乐的稚童。
在梅岭,我们爬了爬楼梯,看了看水车,四处溜达了一圈,就驾驶着坐骑开上了去往景德镇的乡道。
在瑶里的静谧时光悄悄画上了句号,带着我们装满整个后备箱的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