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是我们从小就背过的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贺知章离乡五十多年后告老还乡走在回家路上的偶遇,五十多年,尚且乡音无改。
最近在做活动,其中有个游戏环节,邀请一些小朋友到舞台上,听一段几个字的简单音频,要求用家乡话翻译出来(楼主是四川人)。但我发现,几乎所有能在舞台上开口说话的小朋友基本上都是张口就来普通话。
主持人忍不住问,你家乡是哪里?
成都,都江堰,西昌,德阳,雅安………
城市很多,语言却只有一种——普通话。
不是我对普通话有什么偏见,我也知道,学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
我,只是心疼四川话而已。如此博大精深,如此丰富的词汇,精准的表达,却没有人来继承,好像自我们九零后之后方言就突然出现了断层。不需要少小离家,就已经没了乡音!
然而这种方言的死亡在四川仿佛速度还算很慢的。早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个大型交流论坛,来的都是初高中生,全国各地都有,还有很多外国友人。其中一个河北承德的妹子和一个安徽合肥的妹子跟我一组。可能是由于活动地点就在成都温江的原因,算是我的主场,一张口就噼里啪啦说四川话,引得俩妹子一脸惊愕:你们平时都说方言吗?
她这一问搞得我很错愕:方言?没有啊,我这是地道的成都话。
她说:那不就是方言吗?
我笑说: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用语,算是官方语言了,所以不认为是方言。那你们平常不说家乡话吗?
她一脸羡慕的看着我,然后又低下头不好意思的说:我不会说方言,从小就只会说普通话。
我忍住了没有冲口而出地说:我觉得成都话才是最好听的。只是收敛自豪同情地说:真遗憾。其实内心的os是,你们真没文化(我只是从地方文化传承的角度认为没文化)
再一次有这种为语言感到的悲伤来自大学寝室,室友两个北京人一个西安人。又一次为用家乡话打电话被他们模仿而引起了这个话题。我说,北京话好听啊,说起来溜溜的。两位北京室友齐刷刷地说:我们不会……
作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她们清楚的知道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只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北京话的精髓还是自成一体的。
轮到西安同学,我说,你们陕西话还是很有特点的啊。说着学着以前看过的电视剧里的学了几句。
她笑,不对,你这是陕北的,陕南不是这样的。
我说,那是那样?
她说,我不会……
我,汗颜……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回复她。我问,你没学过?家里人不说?
她说,家里和学校都只教了普通话,长辈交流的时候会用西安话,但跟我说话的时候就会变成普通话……
这一点我很快在成都街头得到验证,隔三差五就会在公交车上看见爷爷奶奶带着小孙子乘车,一路上都在用“普通话”与小孙子交流,大概你也猜到了我为什么要打引号,没错,就是传说中的川普。没有接受过普通话系统性训练的老人们,甚至有很多是爸爸妈妈,用平翘舌不分,n,l不分的蹩脚川普在教孩子识文断字……
看到这个场景,我心里那个别扭啊,你们就直接教孩子原汁原味的方言不好吗?学校里有专门的语文老师(虽然有些语文老师的普通话也不标准)来教拼音和普通话,有正确的发音方式和拼读方式,难道还不够吗?为什么这些家长宁愿教孩子歪普通话也不愿意教正宗的方言呢?
也许有的人会说,方言,多土啊!但是你到成都来看看,或者至少我的圈子里是这样的,不会说或听不懂成都话的人才是真的土。然而进入工作环境之后才知道,原来原汁原味的方言这么奢侈,搞得我们几个朋友格外珍惜可以坐在一起大杯喝酒大口吃肉大声侃成都话的时光。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国际化和标准化,讲究和谐统一,方言是过去时了,我们不能倒退。但我想说,文化同质化才是真的倒退,才是真的匮乏。社会在讲城市包容性,但我更喜欢提城市归属感。有归属感的人,才会更忠诚,更敬业,更卖力,更有可能付出爱!有乡音才有根!
不知道为什么家乡话会在00后出现一个断层,大概是80后的父母在国际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小心被同化。我只希望我们90后不是最后一批会说方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