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苦涩的歌2008-10-29星期三阴有小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我国大地上流行着这样一首歌《我热恋的第二个故乡》,歌词是这样的: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围绕在小村的周围。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那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歌,吟唱着那个时代,唱的是陕北黄土高坡上的情景。那是一片瘠薄的土地,千百年来我们的劳动人民就在那样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明、辉煌和奇迹,陕北的信天游、陕北民歌已经征服了所有热爱生活的中国人,并且逐渐迈出国门走向世界。陕北的那片热土一直都在用磁石般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
不过那毕竟是一个贫瘠的地方,那里缺水,多深沟,到处都是黄土,要到沟的那边去需要走半天。虽则那里的大枣名扬海外,并且有黄河水从那里流过,可根据我了解来的信息是那里的人们并不富裕,人们的生活并不是幸福,就正如那首歌里面唱的: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围绕在小村的周围;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所以那是一首苦涩的歌,除了最后一句“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它变得地也肥呀、水也美呀”能给人带来信心和希望而外,别的都是一阵一阵从心头涌起的苦涩。
流行那歌的时候我正在读高中,由于曲子的旋律很是优美,所以我们的老师在课余时间教会了我们,我们便成天破嗓子地吼。当时的我们没有想太多,只是被歌子里面的旋律牵引着。后来我才慢慢觉出了歌子里面暗藏的苦涩,并深深牵挂那里的人民,他们虽则徜徉在信天游无与伦比的甜蜜里,但当喝着苦涩的井水,住着低矮的草房心里毕竟不是滋味。当外面的世界已经是风景这边独好,当外面的人们已经迈向了小康,而他们还在低矮的草房里咀嚼着干饽饽,这种生活的差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他们的心灵安稳的。
可日子毕竟已经过去这样多年了,在这些年月里,党和国家领导人没有忘记那块革命热土,前任总书记江泽民和这任总书记胡锦涛都曾多次来到这里,关注这儿的生态建设和这儿人民的生活,相信今天的陕北已经是清格茵茵的水,蓝格茵茵的天,这儿的土地上遍地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这儿的房子是楼房,这儿的水是天然的泉水。土地不再贫瘠,而是成了人们敛财的聚宝盆,经过那儿人们三十年的真情和汗水,那里一定已经变得地也肥、水也美。你如果还想在那里看低矮的草房和苦涩的井水,也许只有在反映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视剧中见到了,那首歌中所描述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首歌只有还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这些体味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成为心中时常咀嚼的一种思维。
写到这儿,真想亲自去那儿看看,看看那儿宽的路,高的楼,清的水,蓝的天。听听那里的信天游,让自己的思绪回到年轻的哪会儿,让自己再年轻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