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三个部分:什么是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焦虑的具体表现;原因及参考措施。若不需要知其所以然只需要知其然那么请直接看黑体字部分。
一、什么是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适龄宝宝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游戏和生活,进而迈出了其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直接面临着与家长的长时间分离,宝宝经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
幼儿分离焦虑是一种很大众的现象。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上来说(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当我们生理需要缺失、安全感缺失、归宿感与自尊心缺失时我们会变得焦虑不安。刚进入幼儿园时幼儿的心理会从原来的平衡状态变成不平衡的状态,心理冲突就会产生,从而出现一些成人认为不合时宜的外显行为。这个时候成人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解决心理冲突,从失衡状态进入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二、分离焦虑的表现:
1、生理变化
饮食:食欲不振(就餐时间不吃东西或者吃的极少,有些伴有哭声)、消化不良
睡眠:睡眠不好、做噩梦、讲梦话、不肯入睡、哭泣
免疫力:免疫力下降,偶有感冒、腹泻、发烧、肚子疼
躯体症状:头昏乏力、心悸多汗、头痛、胃痛、恶心呕吐
2、情绪行为变化
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独立默坐、单独活动、情绪紧张、念叨回家、拒睡拒吃、随地大小便、依恋老师、依恋自带物、乱跑、侵犯、暴怒、退行等
三、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及供参考的应对措施
1、幼儿方面
(1)幼儿的气质类型(详情请参考托马斯和切斯的“纽约纵向追踪研究”报告)
幼儿的气质类型与亲子关系、社会化、行为问题密切相关。三种典型的类型如下:
A、容易抚养型。生活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新经验;主动探索环境、对新异刺激反应积极;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
B、抚养困难型。生理节律、生活规律性差;难以适应新环境;对新异刺激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积极性;负性情绪多;情绪反应强烈。
C、发展缓慢型。对环境变化适应缓慢;对新鲜事物反应消极,对新异刺激适应较慢;情绪经常不甚愉快;心境不开朗。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会对新颖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情境中逐渐活跃起来。这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成人的抚爱和良好的教育作用会逐渐发生变化。
气质是先天因素决定的,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分离焦虑很大原因是因为先天气质,那么请接纳,切记和其他孩子做比较,因为这样对你的孩子不公平。
气质的稳定性是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所以请结合成人的教育方式。
(2)幼儿的社会性依恋类型(详情请参考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研究实验)
三种类型的依恋如下:
A.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B.回避型依恋
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占少数。
C.反抗型依恋
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同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种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少数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依恋是孩子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
如果孩子在入园分离方面有比较严重的问题,那么,排除气质问题外,请不要急于从孩子身上寻求解决方法,审视主要养育者与孩子的养育关系。
(3)对陌生环境的不安感和害怕及对环境的不良评估
人的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是联系的,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须经过人的评价与评估才会产生情绪。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对这一环境若做出了不良的评估,则幼儿便会对此陌生环境感到不安全和害怕,这是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动因。
家长可以和幼儿交流关于幼儿园的一切事情:
A熟悉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知道幼儿园中做什么,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B可以借助绘本、儿歌讲讲幼儿园的故事: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可以参加各种有意思的活动等。
供参考的绘本:关于幼儿园生活的:《小阿力的大学校》《我爱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关于未知领域的、对成长所带来孤独感的恐惧、对同伴的渴望:《米琪和许愿星》《米琪》《米琪和月亮花》《小丑普什卡》;关于缓解孩子入园后对家人的思念的:《魔法亲亲》
C玩幼儿园角色扮演游戏
D交新朋友:帮助孩子认识班级的同伴,减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
E呈现给孩子平静安宁的心态:上了幼儿园后,孩子得独自面对、处理问题,很容易产生失落、焦虑与不知所措的感觉,甚至会担心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所以家长要努力和孩子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多陪孩子游戏,听孩子说话,对孩子耐心些、细心些,让孩子对爸爸妈妈的爱感到放心和安心。
F信任孩子,信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担心会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家长应当发自内心的相信: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帮助,上幼儿园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事情。其次,相信老师也是很重要的。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时,他们会因为信任父母而信任老师。
G最好不要把幼儿园、老师当成镇压孩子的工具,利用幼儿园、老师来威胁、恐吓、欺骗孩子做自己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如果这样做可能的后果有:孩子对老师、幼儿园生活产生抵触、恐惧心理;如果有一天孩子发现幼儿园、老师并不是家长口中的那个样子,那么孩子会对家长这个本应给予最厚重的安全感的人失去信任,这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2、教育及教育者方面(此文不涉及)
3、养育者方面(参见上文幼儿方面相关内容)
补充一点:如果希望孩子不焦虑,那么家长请自己先不要焦虑。孩子是敏感的生物,他们会感受到成人的焦虑,并且因为爱自己的养育者,会按照养育者的心理需求做出相应的行为表现和情绪症状。即:孩子心里会想“哦,爸爸妈妈好担心我上幼儿园啊,那我一定要符合他们的期望,这样他们才会更爱我,更关注我”,于是,孩子会加重自己的分离焦虑症状来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而养育者看到后会更焦虑,结果就彼此不断地印证和恶性循环。
所以,养育者请分清楚焦虑的人到底是孩子还是自己,也许你眼中孩子的焦虑只是你的一种投射。(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一些家长每天很焦急很频繁的问老师孩子哭泣、吃饭、睡觉、出汗。。。之类的怎么怎么样。我不知道一个在网络上如此焦虑的家长会在面对孩子时怎么掩饰自己的焦虑。在孩子的眼中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嘴上说着幼儿园怎么怎么好,可是为什么他们这么担心?这是一种矛盾的存在。
4、如果以上所有的方法都不能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那么可以试一试下面的方法。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方法,但是在山穷水尽时可以试试。
A准备一些对于孩子来说是强有力的奖励品(物质的、精神的都可以),当他愿意去幼儿园时给予奖励。等到孩子已经习惯了每天去幼儿园时逐步撤销奖励,让孩子去幼儿园的动力从外部转化为内部。
B想方设法让你的孩子对老师产生认同,让他因为认同老师而愿意、喜欢去幼儿园。这个是利用了儿童的认同。
现代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产生认同的基础是儿童知觉到自己与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性别、相貌、能力等)。认同带给儿童以归属感和成就感;使儿童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漂亮。幼儿主要对父母产生认同,对教师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喜欢的叔叔阿姨以及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
儿童对这些对象的认同会使他们产生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强大感”的意识。